印度到底是親美還是親俄?

浪速2009


印度雖然宣稱自己奉行不結盟政策,但是與俄羅斯的關係要比與美國關係更密切,這其中既有歷史因素,也有現實原因。但是,印度現在與俄羅斯和美國都保持友好關係,這樣才能使自己利益最大化。

一、冷戰時期,印度與蘇聯關係緊密,與美國相對疏遠。

冷戰時期,美國本來有意拉攏印度,但是印度奉行不結盟政策,美國轉而支持巴基斯坦。但是,蘇聯一直與印度眉來眼去的,所以印度與蘇聯之間關係更好,蘇聯也向印度提供大量的經濟和軍事援助。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與印度繼續保持友好關係,所以現在印度六成以上的武器裝備都是俄式的。

二、印度戰略地位重要,美國極力拉攏印度。

印度佔據了南亞的主體地位,戰略地位重要,這使美國不可能忽視印度的存在。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美國加大拉攏印度,冷淡與巴基斯坦的關係,這個時候美印關係有所緩和,但是還是沒有與俄羅斯的關係密切。

特朗普上臺以後,美國推出印太戰略,將印度、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納入自己的戰略體系,使印度成為美國戰略的重要一環,美國更加重視印度在南亞的作用。

印度現在要使自己利益最大化,既要保持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又要與美國保持友好關係。畢竟,印度大部分武器裝備是俄式的,印度在武器上離不開俄羅斯,而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印度的經濟發展需要美國的投資和美國的市場,為了兼顧兩方面的利益,印度不可能忽視美俄中的任何一方。

美國、俄羅斯、印度,都是世界大國,印度選擇左右逢源會使自己利益最大化,不能簡單地用親俄還是親美還界定印度與美俄之間的關係。


銘蘇先生


過去幾十年裡,印度是親俄的,被視為是俄羅斯的“準盟友”。

所以普京9月和莫迪在遠東會晤時表示,印度是俄羅斯的老朋友。莫迪則回應稱,俄羅斯是印度的可靠夥伴。

這真的不是雙方的恭維之詞,而是從1947年印度獨立後,基本就走了一條與俄羅斯為伴的發展道路。

一直到今天,印度國內的很多政策都有著俄羅斯的影子。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印度雖然在幾十年前就對國家軍事力量實施了國產化政策,但目前印度軍備當中佔最多的還是俄羅斯製造的武器,佔了50%以上。從這點就能看出,印度的發展離不開俄羅斯,過去如此,現在也是如此。

這也是莫迪和普京在剛過去的9月能夠惺惺相惜的原因之一。也是印度為什麼高調宣佈要在遠東投資10億美元,還可能考慮購買俄羅斯S400等武器的重要理由。

所以,印度和俄羅斯的關係,要比印度和美國的關係久遠以及密切地多。這是一個基本事實。

有些朋友可能看到莫迪訪問美國的時候表現很活躍,就認為美印是盟友了,這個觀點是不對的。

印度是第三世界的領頭羊國家,是不結盟運動的代表性國家,他怎麼能結盟呢?況且在印度外交中一直有一個概念,那就是要在東西方之間走一條“印度道路”。

這條道路在上個世紀50年代印度前總理尼赫魯時代反覆被提起,雖然有一段時間不說了,不過幾十年來印度的發展基本還是按照這個獨立自主的脈絡進行的。只是在某些時期對俄羅斯更親近,讓人們有一種“準盟友”的感覺。

但畢竟還沒有正式結盟,只是利益上的互相需求。所以印度也不可能和美國成為事實上的盟友。

這是印度外交的底線之一,莫迪雖然比較大膽,比較強勢,但是這點還是不會被輕易突破的。

不過不得不說,莫迪在2014年上臺後至今,印度的外交方針對美國越來越靠近是一個事實。

當然這也是在維護和俄羅斯友好關係,不損害雙方友好的前提下發展的關係,並不是美印關係發展,美俄關係就要受損。這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做個比喻吧——

如果說過去幾十年,印度親俄外交很明顯,那麼最近幾年印度是努力把這個外交天平往回拉,儘量讓這個天平在兩邊都能維持一種相對平衡的狀態,而不要過度親暱某一方。

莫迪為什麼要調整政策?

在木叔看來,他之所以調整外交政策,除了內因外,當然也和美國對印度不斷伸出橄欖枝有關。

可以說雙方是一拍即合的。

一個明顯的取向就是奧巴馬時代開始美國反覆提及的一個詞就是“印太地區”。

雖然這個戰略提到的,基本是說印度洋,但,提到印度洋當然首先想到印度,印度是印度洋周邊最大最強的國家嘛!

可見,美國對印度的重視當然也是印度走近美國的重要誘因。


木春山談天下


印度把自己定位成不結盟國家,也就是說不和任何一家走的太近,都保持一定距離。說實話,這是一個比較明智的選擇,因為不結盟恰恰是都結盟。他搖擺不定,誰對我好,我就跟誰近點,誰對我不好,我就離誰遠點。印度又是個大國,在國際上也有一定的權重,他要是偏向誰,誰也就能增加自己的籌碼。所以歐美俄這些勢力也都不斷的在拉攏印度,然後印度在這裡左右逢源,不斷的撈取好處......

對於中印這種國家,本身很大,卻又當不了老大,不結盟,應該是比結盟的效果好。跟蘇聯結盟,就得罪了美國,樹立起個強敵,然後在這個聯盟裡,還得看老大的臉色,非常不划算。

明面上講,印度是誰也不親,但從根兒上講,他還是親英、親美。主要是親英,順帶親美。

印度脫胎於英聯邦,它曾經長期是大英帝國的一部分,而印度人對宗主國的感情很深厚。精英階層也都是在英國留學、生活、工作。他的政治家、科學家、藝術家、教育人員、律師包括軍官......都是英國、美國培養出來的。這些人本身肯定對英美西方國家有著天生的親近感。現在,在美國的印度人也很多,混的也不錯,融合的很密切。美國很多大企業的CEO、高管都是印度人,還有很出名的程序員。印度人在英美比華人吃得開。

從獨立開始,印度的政治、經濟也都是學的英美那一套。軍隊更是按照英美軍隊組建的,武器裝備順理成章的是英械、美械。從血統上講,印度就是英國生的,軍隊也都是當年的殖民地軍隊繼承下來的。所以他誕生時,軍隊、政治就帶著英美基因。部隊用的都是西式武器。只不過後來他要搞不結盟,不跟誰走的太近,美國的武器買一點,蘇聯的武器買一點,英國的武器買一點,法國的武器買一點......覺得翅膀硬了,自己再造一點。結果就成了一支雜牌軍。

所以如果讓他明確選親英美還是親俄,答案不會有疑義,他肯定是選英美。

這些年印度買了不少俄製武器,感覺兩家走的也很近,但裡面是有緣由的:

印度核試驗。

1998年印度瞞天過海進行了核試驗,破壞了遊戲規則。美國作為世界老大,也必須要拿出態度來,不能允許這麼的胡作非為,於是對印度進行了制裁,包括武器禁運。這才導致它開始向俄羅斯靠攏,買俄國武器,在政治上,也自然要親近一些。

跟俄羅斯做買賣對印度而言是沒辦法的事,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他進行武器制裁、禁運,他只能買俄羅斯的武器。

這時候就又看出不結盟的好處了:你不跟我好,我就跟他好,你不賣我東西,我就買他的東西,我家的銀子就不是銀子?即便是遭到了美國製裁,印度依然還有得選。然後美國也不敢把他逼急了,徹底跑到俄羅斯一邊,再加上錢的香味,這兩年,美國的制裁也就不了了之了。

隨著美國的鬆綁,印度在未來應該又可以調整刻度了:這兩年跟俄國走的太近了,遠一點,跟美國再近一點。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印度心眼裡究竟向著誰,在一個細節上就能看出來:他家英薩斯步槍的口徑!

印度自己研製英薩斯步槍採用的口徑是5.56mm,這是標準的西方步槍口徑,跟英美看齊,而沒選俄製的5.45mm口徑。採用5.56mm口徑說明印度還是傾向於跟英美軍隊並肩作戰,這樣後勤更方便。他也更信任英美,在需要彈藥的時候,英美會及時的給他送過來......


銳度何老師


這個問題讓莫迪氣得想成仙。

作為世界上最活躍的國家之一,印度的目標絕不僅僅是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在13億自信的印度人眼中,印度應該是一個比美國更牛的存在,超級大國之位捨我其誰?

這樣一個極端膨脹的國家,你要問它親美還是親俄,那就是對它的侮辱,畢竟“親”不僅是個暱稱,更是“巴結”和“舔狗”的代名詞,印度是象,絕不是狗,絕不!

所以你是要這樣問:在你的心裡。美國和俄羅斯,你更欣賞誰多一點,這種大哥一般待遇的發問,最能讓印度如沐春風。

而在迷之自信的印度人眼裡,當然是更愛俄羅斯多一點,因為俄羅斯人身上天生帶著東北人的豪爽與耿直,簡單說來就是實在。比如賣二手航母這件事,說坑你就坑你,連漫天要價的姿勢都是那麼迷人。

而美國就不行了,天生帶著一副奸商嘴臉,特別是商人總統特朗普,除了在印度登月96%的節骨眼上掉鏈子,還假惺惺地把莫迪捧為“印度國父”,雖說自古套路得人心,但美國這種把戲連印度人也能一眼看穿,那就是想坑印度的小錢錢,這種沒有任何挑戰性的小把戲是印度人極其鄙視的。

所以在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大弟”面前,印度當然更青睞俄羅斯。

而在印度問題上,俄羅斯之所以比美國更積極,這一根本的原因在於印度對俄羅斯而言是不可取代的,但對美國而言卻不是。

二戰結束後,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逐漸形成,兩國為爭奪世界霸權無所不用其極,印度雖然1947年才獨立,但對於美蘇兩國而言都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

不過相比之下,作為陸權帝國的蘇聯自內向外擴張,每一個大陸邊緣據點都是蘇聯向海洋投射影響力的重要跳板,所以位於南亞次大陸的印度,自然首先成為蘇聯拉攏的目標。

而美國作為海權帝國,其主要擴張方式是自海洋向大陸方向構築包圍圈,包括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巴格達條約組織以及東南亞條約組織都是美國帶領西方國家圍堵共產主義陣營的典型寫照。

在這樣一個龐大的包圍圈中,雖然印度的缺失可能使得鏈條出現缺口,但由於蘇聯的主要擴張方向來自於西歐和東亞,因此即便沒有印度,美國圍堵共產主義陣營的目標也基本能夠實現。

所以在1971年之前,雖然美國四面出擊,但對於印度的熱情絕對無法與蘇聯相比。此時的美國為聯合伊朗打入中亞和中東,與印度的宿敵巴基斯坦情比金堅。

而自1971年第三次印巴戰爭巴基斯坦慘敗後,雖然美國乾淨利索地踹掉巴基斯坦同印度激情似火,但就像戰場倒戈的叛徒這樣,印度對美國絕對談不上深信不疑。

而美國從全球戰略的角度出發,也不可能全部將精力放在印度身上,徹底與巴基斯坦劃清界限。相反,在極力拉攏印度的同時,為制約伊朗和阿富汗,更為了防止東方大國從巴基斯坦進入中東和印度洋,美國與巴基斯坦同樣不清不楚,這讓印度感覺到了深深的欺騙。

所以儘管今天的印度武器裝備已經完全實現了萬國造,但蘇式武器仍然佔有很大的份額,這種有著悠久歷史的友好關係也成為當下俄印兩國情投意合的重要基礎。

雖然印度對美國軍火商而言是名副其實的冤大頭,同時這個13億人口的國家也是美國製約東方大國的重要棋子,但這種可有可無的地位也註定了美國永遠也得不到印度的心,而耿直的俄羅斯卻能得到印度的垂愛:

首先,因為有聲有色的印度非常需要武器裝備,而俄製武器除了皮實耐操,更重要的是除了航母,價格相對公道,這讓俄羅斯成為印度武器採購的首選;

其次,雖然印度人民大部分比較窮,但政府卻相當有錢,印度的一擲千金成為俄羅斯軍工人員工資的重要來源,所以俄羅斯為了賣給印度武器也是無所不用其極;

最後,相比於俄印關係,蘇聯解體後為對抗西方世界的圍追堵截,俄羅斯於1996年主動於東方大國發展全天候戰略伙伴關係。但隨著俄羅斯長期的一蹶不振以及東方大國一日千里的膨脹速度,這讓俄羅斯產生了深深的尷尬與焦慮,老大哥越來越找不到中俄關系中的定位。

所以普京需要從俄印關係中找到更多的心理安慰,要知道,雖然俄羅斯在歷史上並不是很有錢,但卻一直很傲嬌,“大俄羅斯”主義就是在西方國家極其鄙視俄羅斯的背景下俄羅斯對世界所有民族的不屑一顧。

相比之下,雖然印度也很自信和傲嬌,但深知印度成色的俄羅斯毫無疑問更能找到優越感。

再加上俄羅斯和東方大國因不堪回首的歷史領土糾紛,越來越焦慮的俄羅斯有更多理由通過拉攏印度未雨綢繆。

所以,俄印兩國可以說相互高度依賴,這種“沒有你我還怎麼活”的你儂我儂,註定了印度與俄羅斯的好感必然要遠遠好於美利堅。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印度即親美也親俄,簡單說就是中間路線,印度即需要俄羅斯也需要美國。首先印度有大國雄心需要美俄支持。其次,印度需要俄羅斯的武器。最後,印度需要美國的資本和市場。

首先,印度有大國雄心需要美國俄羅斯支持。印度從建國起就有大國情節,作為一個有雄心壯志的大國,有兩個世界大國俄美作背書,印度自然是求之不得。特別印度與巴基斯坦有領土爭端,莫迪擅自廢除憲法第370條,改變印控克什米爾的自治地位美俄都支持印度,這對莫迪政府可以說久旱逢甘霖喜出望外。



其次,印度需要俄羅斯的武器。印度雖然想成為大國,但其軍工產業並不能滿足印度的國防需要,而俄羅斯提供了印度大部分軍事裝備,不管是空中的蘇30戰機,還是海上的艦艇都有俄羅斯裝備的身影,所以印俄之間的關係,可以用倆字老鐵來形容。9月4日,俄羅斯通訊社報道印度今年已向俄羅斯訂購了145億美元的軍事裝備。可見印度對俄羅斯的軍事裝備的依賴,印度親俄不是一般的親。


最後,印度需要美國的資本和市場。印度作為世界第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只是處於初級階段,迫切需要美國的資本和美國的大市場。美國是世界經濟的老大,手指縫裡漏出點好處,對印度經濟就會大有好處,不管是美國的資本還是美國的市場,對印度的發展都是大的助推器,特別是美國的軟件外包產業,和製藥企業對促進印度相關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美國對印度來說作用應該更大一點,印度通過美國獲得經濟增長和收入。

作為一個有雄心壯志做有聲有色的大國的印度,印度一直秉承在大國間左右逢源的中間路線,即交好於俄羅斯也不得罪美國,說的好聽點是獨立自主,其實就是牆頭草兩面派,兩面下注兩面得利,印度確實也得益與左右逢源在大國間遊走的策略,從聯合國四常對印度改變印控克什米爾地位的支持就看出印度的中間路線又一次發揮了作用。

我是點力,喜歡就來個關注。


點力


長久以來,印度一直都自我感覺良好,即使是在英國殖民時代,印度也一直都以超級大國的追隨者自居,在1947年獨立之後,印度的領袖們更是到處宣稱自己應該成為第三世界的領導者,以世界的一極自居,這樣的一個國家,你說他親美或者親俄,實際上都是不合適的。

因為在印度的眼中,自己是與美國和俄羅斯平起平坐的對象,雙方不存在什麼依附關係,自然也就沒有了親近和疏遠的立場了。

在二戰之後的歷史中,印度與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其實也是在不斷地轉變的,因為歷史原因,印度在獨立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一直都與俄羅斯(蘇聯)保持著高度的友好關係,在某些時候,俄羅斯(蘇聯)對印度的支持力度,還要超過對東方大國的支持力度,

比如在借款方面,印度在上世紀6~70年代的時候,就曾接受過來自蘇聯無期貸款大概有一百多億盧布(當時的美元兌換盧布約為1.5:1左右),但是等到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印度在償還給俄羅斯貸款的時候,卻採用貶值之後的盧布償還(此時美元兌換盧布約為1:4000)。

在償還俄羅斯(蘇聯)貸款方面,印度人算是佔了俄羅斯(蘇聯)一個大便宜,跟人蘇聯借了幾十年一百多億美元,臨了就用一天的利息償還了幾十年的外債,由此可見印度在有機會的時候,在會毫不客氣地去佔俄羅斯(蘇聯)人的便宜的。

同樣在印度與美國之間的關係,也談不上什麼親密,由於印度在蘇聯時代與俄羅斯(蘇聯)的關係親密,因此美國在2000年之前與印度的關係很一般,在上世紀8~90年代的時候,美國還為了遏制印度轉而去支持巴基斯坦,由此可見兩國關係的惡劣。

美印關係從冷漠轉向友好,其實也只是近十多年的事情,在這段時間裡,由於俄羅斯整體實力下降,無法再給印度足夠的支持,使得印度不得不轉而加強與美國之間的聯繫,以次來強化印度在南亞地區的戰略地位。

但是在美印合作的這十多年裡,印度也談不上與美國親密,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印度自身的大國心態,不想徹底倒向美國,二是由於過去的親俄歷史,導致美國缺乏與印度全面合作的基礎。

出於以上兩種原因,美國對印度的態度,也一直都是採取了利用的態度,即有需要的時候就用一下,不需要就會扔到一邊去,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在2019年美國製裁伊朗的時候,就曾經嚴厲要求印度立即停止對伊朗石油的進口,但是對印度停止進口伊朗石油所造成的損失,卻始終都不聞不問,這也使得印度對美國的意見極為強烈。

總體而言,隨著印度國家整體實力在近些年出現增長的勢頭,美國與俄羅斯都已經無法將印度當成自己的“小兄弟”來對待了,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印度自己不甘屈於人下以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印度有可能會成長成為印度地區的強國,這會影響美俄兩國的印度洋戰略利益。

所以美俄都不會傾盡力量來培養印度,以避免在今後的時間裡,出現遭遇其反噬的可能,在這樣的戰略格局下,說印度親美或者親俄實在是為時尚早。


落下m


這是一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個人觀點是,隨著實力增強,國際影響力提高,印度越來越走近選擇親俄抑或親美的十字路口。不過這並不是絕對的,國際社會也有在俄美之間求平衡左右逢源的國家。或許這才是印度的最佳選擇。目前的形勢是,印度對俄羅斯更為信賴。



印度是南亞大國,雖然因為許多社會問題,印度在國際社會飽受詬病;但是這並不影響其日漸強大,國際地位提高。在全球範圍內如火如荼進行政治和軍事博弈的俄美兩國,都不能繞開印度,對其不屑一顧。如何和印度交好是俄美雙方同時考慮的問題。



同樣道理,印度的發展離不開和俄美兩國合作。現實是,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印度,在經濟領域和美國有著越來越緊密的聯繫;但是雙方政治互信卻很低。就眼下的局勢來看,根本談不上印度親美,如果一定有二選一的話,倒不如牽強的認定印度是親俄的。



印度現在並沒有實力和俄美兩國抗衡,既要在大國之間周旋,又要實現自己的發展。印度現在正在試著更圓滑的處理對俄羅斯和美國的關係。在保證自己國家利益的前提下,更加妥善的處理來自美俄兩國拋過來的橄欖枝。或許對印度來說,親俄親美不重要,重要的是讓自己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既能快速發展,又不至於被別人利用和左右,這也是一個大國應該有的正常思維。

個人觀點,歡迎大家瀏覽支持。同時大家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明空奕奕


印度是世界上少有的外交政策獨立的國家。談不上親美或者親俄


印度有很多可以黑的地方,比如說印度基礎設施破爛,種姓問題,窮,等等,但是印度的外交政策還真沒什麼可黑的。


尼赫魯


今天的印度外交政策是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定下來的,尼赫魯屬於國大黨,儘管現在的印度總理莫迪屬於印度人民黨,是國大黨的對頭,但是莫迪基本上也遵循了尼赫魯時期的政策,所謂的“不結盟主義”。



在中印戰爭後,印度戰敗,印度一度也想向美國求援,但是此後印度大致還是遵循了不結盟主義,也就是說獨立外交政策經受住了考驗。


在1991年以後由於蘇聯的瓦解,印度開始執行“東望政策”,所謂的東望政策是當年印度《政治家報》裡面所寫的《為了望向西邊而往東看 李光耀的印度人物》裡面提到的,總體來說,印度目前的外交政策深受李光耀的影響。


東望政策積極擴大印度在全世界的外交,尤其是中美俄的大國外交。但是東望政策的基點還是不結盟主義。


也就是說印度是少有的外交獨立的國家,這一點非常難能可貴,這個世界上沒有幾個國家有能力能夠執行獨立外交政策。全世界能夠真正執行這種政策的國家,只有中美俄印,像日本雖然富裕,但是卻是幾乎完全倒向美國,中亞五國是俄羅斯的地盤。

也是因為如此,在印度如此貧窮的情況下,國際社會還是高看印度一等。


獨立自主


以2018年美國發動的“印度洋--太平洋”的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為例,這個計劃是美國,日本,澳大利亞聯手發動的,印度表態不加入,這讓很多人感到意外,有些媒體認為這是印度不願意和一帶一路進行對抗,其實並不是,這只是印度傳統的外交思維,奉行的是印度洋---太平洋的多極化和非集團化的安全構架。


不但如此,在奧巴馬時代,奧巴馬的亞太再平衡的政策也企圖拉攏印度,但是印度不參與,奧巴馬的TPP,印度也沒什麼興趣,印度遊離於美國政策之外。


外交上獨立自主是需要付出一定代價的,這就意味著享受不到在集團內帶來的好處,遇到事情只能自己扛,好處是不必對於某個國家百般奉承,以至於某些時候不得不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對於絕大多數國家來說,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是他們所承受不起的。


李建秋的世界


印度自上世紀60年代初,尼赫魯執政時期就參與創建了“不結盟運動”這個鬆散的國際組織——即不與任何國家拉幫結派,自然也就談不上”親”誰和不”親”誰的問題。

那時,印度人多地少、國貧民弱,但在整個西亞地區,絕對是一個強國。因為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已多年,對西方國家天然的反感,也促使印度與蘇聯走近。但這個“近”,只是印度打出的一張牌,因為當時中印與中蘇的關係都形同仇敵,為此,蘇聯為了借力打力,則非常主動地去“親”印度的屁股。

隨著近些年經濟的崛起,印度自以為變成了大國、強國,也想在世界大舞臺上過過“主角”的癮。尤其是在莫迪上臺後,與其說印度親美還是親俄,不如說美國和俄羅斯誰更親印度的問題。

莫迪此時正在玩“多角戀愛”。他更想八面玲瓏,誰都不得罪,就像是在玩“車輪大戰”。這就是莫迪的高明之處——賣身不賣藝,誰還都離不開印度的“美貌和智慧”。


怡人之人148633009


印度一直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玩大國平衡戰略,既不想表現的特別親美,也不想表現的特別親俄。但是,由於傳統及現實的原因,印度實質上是與俄羅斯比較親近的。而且,印度希望做南亞的霸主,而且還一直夢想著走向遠洋把印度洋變成其內湖。這種想法,對於想稱霸全球的美國而言,絕對是不可接受的。因此,儘管印度在和俄羅斯大搞傳統上的軍技合作同時,也在軍政各個方向上向美國靠攏,甚至還要和美國首次舉行三軍聯合軍演,可是,由於戰略上的根本性分岐,儘管兩相比較,印度現在更親近俄羅斯一些,但無論是其比較親近的俄羅斯,還是其在努力親近的美國,對於印度,都是在利用之餘懷有戒備心理的。也就是說,無論印度親美還是親俄,其都是在玩火中取栗及與虎謀皮的遊戲,最後受傷的基本會是印度自己。

之所以說印度親俄,是有著傳統及現實的原因的。自蘇聯時代伊始,莫斯科就是印度傳統的軍技合作伙伴,雙方軍售總額至今已超過了1000億美元,以至於現俄羅斯仍是印度在國防、航天和核技術等敏感領域的長期合作伙伴:

印度在上世紀實現民族獨立後不久,就和蘇聯建立了密切的軍技合作關係,蘇式的T系列坦克、“米格”系列戰機很快就成為了印度陸軍及空軍的主戰武器,而且, 自1965年9月1日蘇聯同印度簽署第一份海軍裝備供應合同以來,蘇聯及俄羅斯現在已經先後為印度海軍建造了70多艘軍艦,並租借了多艘核潛艇給印度海軍用於練兵和執行戰備任務。進入新世紀之後,俄羅斯更是1美元賣給了印度戈爾什科夫號航母,並花費大力氣為之實現了現代化。從而讓印度海軍的俄式裝備率高達了80%多。

眾所周知,任何一支軍隊的主戰裝備,都是有傳承性,因此,儘管近年來印度加大了對美式裝備的採購力度,但由於俄印雙方的軍技合作不僅培養出來印度軍隊對俄式裝備的使用習慣,而且雙方共同生產布拉莫斯導彈這種聯合研製模式,以及俄羅斯給印度頒發的武器生產許可的做法,也讓印度軍工建設和俄羅斯有了千絲萬縷斬不斷的聯繫,因此,俄式裝備在印軍的統治地位,在短期之內是不可能被任何國家撼動的。此外,頻繁接受俄羅斯軍校培訓、習慣了俄式裝備的印度軍人,自然會對俄羅斯產生潛意識上的認可,這對於俄印關係的影響,應當是非常大的。誰能想像:印度從俄羅斯租借而來的核潛艇上,已經走出了七位印度海軍上將?又有誰會想像,這些憑藉俄式核潛艇上位的將軍們,會因為美國而放棄俄羅斯?

近年來,隨著美國全球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攻勢越來越凌厲,俄羅斯也在有意加強與印度的軍技合作,一些先進的戰略性武器也成為了雙方的軍售對象: 2018年10月初,俄印宣佈簽署價值約為54.3億美元的S-400防空導彈系統的軍售合同。根據該合同,俄羅斯將為印度提供五個S-400防空團所需要的裝備。對此,美國相當不滿意,曾一度宣稱要據此對印方實施制裁。 然而,印度對此的回應是繼續購買俄軍裝備:為了加強印度大型水面戰艦的防空作戰能力,2019年5月3日,印度國防採購委員會決定:花費大約5億美元從俄羅斯採購10架卡-31預警直升機。此前,印度海軍已經從俄羅斯採購了卡-31直升機用於執行預警任務。

此外,為了提升印度的影響力,俄羅斯也在努力拉印度一起制衡美國,例如,俄羅斯最近一直在強調:應當從零開始在波斯灣地區建立一個安全合作組織,印度則應當和俄羅斯、中國、歐盟及美國一起作為觀察員參加該組織。而且,俄印都有發展本國經濟的需要,因此,經貿合作是俄印關係發展的新方向:俄羅斯正在大力推進歐亞貿易路線的項目建設,其中的‘北南貿易路線’路線,就從俄羅斯經歐洲、裡海地區進入中亞國家再通往伊朗和印度。

因此,兩相比較,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與美國相比較我,印度都是比較親近俄羅斯的。

不過,印度對美軍的高精尖武器也是嚮往已久的,而美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軍火商,也是非常希望佔領印度軍售市場的,因此,雙方在進入新世紀之後,有了比較密切的軍技合作:2005年,印度便購得了美國“特倫頓”號船塢登陸艦,2010年之後,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諸如C-17“環球霸王”運輸機、C-130“大力神”運輸機、P-8I“海神”反潛巡邏機、AH-64D/E“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CH-47F“支奴幹”直升機、M777輕型榴彈炮等主戰裝備,一股腦也都從美國買了過來,以至於2013年印度成為當年美國武器最大的外國買家。而且,近年來,兩國軍事技術合作也在持續深入。印度先後引進了“長弓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生產線、海軍P-17型驅逐艦提供燃氣輪機、核動力航母的電磁彈射技術,MQ-9B“海上守衛者”無人機等。以至於有美國專家推算,在未來10年內,印美軍貿總額可能會達到1500億美元。

最近,印度總理訪問美國期間,雙方更是約定:11月份,印美雙方將首次舉行三軍聯合軍演,代號為“虎之凱旋”。這顯然是為了加強雙方在軍事方面的合作。

不過,俄羅斯對此很快就做出了反應——12月份印俄雙方例行性的因佗羅軍演,不僅將是三軍聯合軍演,而且在敘利亞戰場非常出彩的俄空天也將強勢參加:俄空天軍的15架殲擊機、約20架軍用運輸機及5架以上軍用直升機,將和俄東部軍區的300多名官兵,以及俄海軍的2艘戰艦、1艘油輪及數艘快艇共同參加此次聯合軍演。

顯然,俄美對印度的爭奪仍將持續進行下去 。

不過,由於印度希望稱霸南亞的大戰略是和美國全球稱霸的戰略相牴觸的,因此,美國對印度的防備之心,絕對是超過俄羅斯對印度的防備之心的:

9月底,特朗普曾公開表示,希望參與斡旋印巴之間的克什米爾問題並敦促印巴解決爭議問題。但10月1日,印度外長蘇傑生已明確表示:近40年來印度向來拒絕第三國就此問題進行斡旋。顯然,這是直接打臉了美國總統的斡旋建議。不過,對此,美國應當是有心理準備的。10月4日,美國相當嚴肅的學術期刊《科學進展》就已載文指出:印度現在擁有140-150枚核彈頭,到2025年時將增加至200-250枚。如果其和宿敵巴基斯坦爆發衝突,很可能會使用核武器,那麼,即使沒有第三國參戰,不僅雙方的死亡人數會達到5000萬到1.25億人,還會對全球的環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日射量將減少20-35%,平均溫度降低2-5%,降水降低15-30%。

因此,無論是美國還是俄羅斯,對於印度野心的危險性,那也是心知肚明的,所以,無論印度是親美還是親俄,華盛頓和莫斯科仍會將其作為潛在威脅對待的:利用當然會利用,但防備那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