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平:從“門外漢”到“行家裡手”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1月20日訊今年29歲的劉勝平2015年2月參加公安工作,現為長汀縣公安局河田派出所民警。4年來,他以踏實好學的工作作風成長為警營裡各項業務的“行家裡手”、縣公安局優秀教官,多次獲得上級嘉獎及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從一名普通高校畢業生成為一名人民警察,憑藉著對工作的熱情,不斷提高自身業務技能,在工作中幹、在工作中學、在工作中總結,從一名‘門外漢’華麗轉身為優秀教官的……”河田派出所所長劉慧生如是說。

“面對群眾,要像對待親人一樣。”劉勝平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2016年從縣公安局巡特警反恐大隊調至河田派出所工作後,劉勝平快速適應角色的轉變,帶著責任走進轄區,身懷感情走近群眾,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頭。

2017年5月,劉勝平走村入戶進行法治宣傳時,得知家住長汀縣河田鎮劉源村的劉大媽遇到了一件急事。原來,劉大媽因年紀較大且雙目接近失明,行動不便,一直無法到派出所申領二代居民身份證,導致其遲遲沒有辦理社保卡。瞭解情況後,劉勝平急群眾之所急,充分利用午休時間攜帶照相、採集器材,主動上門到劉大媽家中為其拍攝照片、採集指紋辦理二代居民身份證,回所後迅速為老人受理,及時幫助老人辦理二代居民身份證相關手續,並將制好的身份證親自交到老人手中,還協助老人辦理好了社保卡,在感動老人及其家屬的同時,也受到了轄區群眾的廣泛讚譽。

2016年,龍巖市公安局將河田派出所列為“紅土生態警務”創建點。面對新挑戰,劉勝平主動作為、先行先試、積極摸索,成立以民警名字命名的“勝平生態警務標兵工作室”。

劉勝平依託該工作室,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強化部門職能,構建了綠水青山、綠色出行、綠色餐飲、綠色警營的“四綠”工程建設,認真抓好“黃標車”的強制報廢工作。目前,河田鎮的所有黃標車均已報廢,超額完成目標任務。截至10月8日,河田派出所已辦理5起環保局移送的環境染環境案件,制止了30多起非法電魚,收繳各類槍支5把;聯合工商、食藥所等部門重拳打擊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的違法犯罪,查處了5起 “四黑四害”案件,從而有力地推動生態警務防控體系建設。

在河田派出所,劉勝平把教官本色融入日常工作,實行軍事化管理的同時,制定教學計劃,讓所裡的民警、輔警在閒暇之餘參加警務技能訓練,提高他們的實戰能力。“人民警察是一支天天有犧牲、時時在流血的隊伍,我想通過我的努力讓身邊的戰友儘量在工作中減少不必要的犧牲、不必要的流血。”劉勝平堅定表示。

(本報記者 陳章群 通訊員 曹蘭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