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最近,央視出品的綜藝節目《中央廣播電視總檯2019主持人大賽》,火了。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這檔節目,陣容高級、賽程緊湊、比試激烈,令屏幕外的網友們,看得又緊張又過癮,紛紛以"神仙打架"來形容。

與此同時,位列評委席的董卿,因為點評溫柔犀利,也衝上了熱搜。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在高清鏡頭下,她梨渦淺笑、氣質如蘭,又口吐箴言,讓網友們紛紛贊她是"才女"、"學者型主持人"。

其實,這不是董卿第一次收穫盛讚了。

主持春晚,她被贊"大氣";主持《中國詩詞大會》,她被誇"有才",主持《朗讀者》,她被評"睿智"。就好像是,任何場合的高光,都是為她準備的。

確實,聚光燈下、舞臺中央,46歲的董卿,永遠著裝利落、步伐輕盈、姿態優雅,也一直都不曾沾染半點中年人的枯敗與頹唐,叫人羨慕。

很多人說,"年齡"二字,對於中年女人來說,不再是引以為傲的資本,而是兵不刃血的"屠刀",因為它"斬殺"了自己的激情、夢想、追求。

其實,歲月從不曾優待誰,它只遵循自然規律來來去去,真正困住我們的,是我們自己。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年齡,不是中年女人的"拉路虎"

中年女人很難有自信,天天看著臉上的痘斑、眼角的魚尾紋、腰間的贅肉,自我折損。

當突然有了新的興趣愛好時,她會垂頭喪氣:"一把年紀了,還玩這個,別叫人笑話!"

當生活中出現了成長機會時,她連連後退:"不行不行,人老了,折騰不動了。"

當工作上要學習新生事物時,她叫苦不迭:"放過我吧,我這個年齡的人,哪有精力看書?"

"年齡",是一些中年女人的"結界",她們借它,屏蔽掉人生的種種可能。

但其實,她們可能沒有想過,年齡,也可以是"紅利"。因為,閱歷、眼界、思維、格局等等方面的提升,無不借助於日益增長的年齡來完成。

82歲的"硬核奶奶"苗曉紅,在今年5月,又一次開著飛機衝上了藍天。

她是新中國第二批女飛行員,這次飛行,是時隔30年的翱翔。儘管年紀大,還有幾十年的飛行空白期,但這並妨礙她出色地完成"作業"。

在教練的陪同指導下,她在天空飛行了40分鐘,還獨立完成了一系列操作。叫人驚歎。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她說:"我82歲依然可以飛,你們年輕人更可以飛,而且會比我飛得更好。"

這句話,讓人聽了燃爆熱血。

我想,就像這位奶奶這樣,正是因為有了年齡,才會有穩健的心理素質,去支撐她完成高難度的高空飛行;也正是因為經歷了世事,才會懂得,為夢想努力,什麼時候出發都不算晚。

當然,生活中的"硬核阿姨"、"硬核奶奶",不止一位。

根據新聞報道,上海有一位宿管阿姨,名叫原夢園,今年49歲了,仍然堅持連續3年旁聽交大的專業課程,還堅持上網課,最後,她考上了和兒子同一屆的研究生;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在日本,有位叫"若宮雅子"的奶奶,以60高齡退休,卻"退而不休",而是學習電腦,學寫代碼,用半年時間開發出一款APP——Hinadan("雛壇"),成為了蘋果公司最高齡的iOS開發者。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兜兜轉轉,人生過半。所謂的"中年女人",既然收穫了年齡,也一定享受了它帶給我們的"福利"。

此時的我們,既有閱歷加持的智慧,又有經歷賦予的自信,眼裡是春秋,胸中有丘壑,非常適合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辜負了,該是大大的可惜。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不設限",中年女人的人生才會"無上限"

餘秋雨說:"人生,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還有無限可能。"

中年女人,可能會滿足於當下的"歲月靜好":老公會賺錢又體貼,孩子健康可愛又全面發展,父母長輩自給自足、自得其樂,不會來打擾自己的小家。

這一切的甜蜜,會讓她們身心舒展、心寬體胖,甚至會暗暗告訴自己:這輩子,活到這個份上,我心滿意足了,我要開始享受了。

於是,對所有事情都應付了事,上班混時間,下班混圈子,不求新、不上進,不復盤昨天,不規劃明天,更不憂慮未來。

就這樣,在慵懶麻木中,活成了溫水中的青蛙,慢慢失去了跳出去的能力。這是非常可怕的。

"大女生"楊瀾剛好與之相反。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在90年代,楊瀾憑藉出色的外語能力和主持能力,成為了《正大綜藝》的主持人。和趙忠祥站在一起的她,儼然捧上了人人羨慕的"鐵飯碗"。

但在4年後,她放棄了這碗"飯",而是決定停下來,出國留學。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在哥倫比亞大學,她求知慾非常旺盛,別人選4課程,她修了6門;別人聚會喝酒,她對著舊式電腦,把因為死機而丟失的文件,一個字一個字重新敲打出來……

就這樣,在兩年後,她以全優的成績,拿到了哥倫畢業大學碩士學位。

最近這兩三年,楊瀾把目光投向了未知領域——人工智能,她以"文科生"的背景,死磕這個艱深領域,足見信念之強烈。

村上春樹曾說:"有些人的心,是世界上最令人絕望的牢獄。"

楊瀾顯然不是,能在職業的巔峰時刻"退下來",並遠走異國他鄉求取新知,就足以說明,她的心,從不自設牢籠、自我困頓。

楊瀾這類人,永遠有好奇心,永遠不滿足過去,只把昨天當積累,把自己當做"寶藏",永遠期待更好,也永遠保持"開發"的潛意識,想不成功都難。

這非常值得那些沉浸當下、止步不前的中年女人借鑑。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人到中年,到底應該是怎樣的狀態?答案可能在下面的文字裡。

46歲董卿再上熱搜:打敗女人的,從來不是年齡

胡適曾在47歲時寫詩云:"偶有幾莖白髮,心情微似中年,做了過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新加坡女作家尤金在《人到中年》中寫道:

"少年為未知的前途彷徨,老年為已知的寂寞而發愁;獨有中年,江山已定,前途在握,分分秒秒都可以自行支配,充分享受。"

我國詩人汪國真說:"世界上有不絕的風景,我有不老的心情。"

可以看出,這三位公眾人物對"中年"的詮釋其實是一樣的,那就是:人生行至半途,是月上中天、良辰正好。

別畏懼年齡,別自我設限,去嘗試,去開始,人生的道場上,每一個階段,都有無限可能在等候!

正如毛不易在《奇遇人生》中說的那樣:四十歲就是新的二十歲。

怕什麼?往前走就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