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海人文先賢」閩南遊擊隊創始人李金髮

李金髮(1907~1932),出生於宅前村。出生不久,生母病死,生父楊心匏把他過繼給上洋村四社港口社(今屬上洋村)李蠔夫婦為養子,讀完初小就輟學進城當染布工人。1926年11月上旬國民革命軍進漳後,漳州、石碼、海澄工農運動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蓬勃發展,李金髮參加了絲紗染織工會,積極參加以反帝反封建為中心內容的工人運動。隨後他被選為絲紗印染工會主席,領導該工會工人取得“二五加薪”和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的鬥爭成果。1927年2月底,李金髮參加中共閩南特委在漳州舉辦的工農運動講習所學習,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4月中旬,龍溪縣清黨委員會成立。5月15日,漳州國民黨右派召開“擁蔣護黨”大會並進行全面清黨。此時,李金髮因參加工人運動被資方解僱,於是就全心全意投入革命工作。這年秋冬,李金髮同許塗淼、王佔春一道發動並領導了漳州—程溪輕便車工人的罷工鬥爭,取得勝利。 1928年2月,國民黨軍獨立第四師張貞部(後改番號為陸軍第49師)回駐漳州,張貞為擴軍抓權,中飽私囊,在原有繁多的稅種基礎上又大肆增加捐稅。因此,漳州人民無不怨恨地說:“張毅換張貞,捐稅加二升”。此時,李金髮同王佔春一道深入漳州南鄉,秘密組織農會,建立武裝並領導廣大農民掀起“抗捐、抗稅、抗息、抗租、抗夫”的“五抗”鬥爭,還帶領農民武裝嚴懲半林圩的“捐棍”鄭儀水、木棉庵的“稅蟲”陳庭祿,大大鼓舞廣大農民群眾抗捐抗稅的積極性。 1929年,李金髮出任漳州縣委書記。同年九月初六日李金髮領導農民武裝襲擊了南鄉和裡庵反動族長會議。擊斃反動家長9人,民團頭子1人,軍官1人,其中包括李金髮的同族叔公、田下村族長李索。隨後,李金髮率領農民武裝進入漳州城區襲殺作威作惡的警察2人。 1930年冬,陶鑄奉福建省委指派到漳州恢復重建遭受到破壞的中共閩南特委,並出任特委書記。隨後,李金髮、王佔春同陶鑄一道在漳州南鄉把南北鄉的農民武裝組建為閩南紅軍游擊隊第一支隊,以王佔春任支隊長,李金髮任政委,轉戰於漳州南北鄉,漳浦、平和及海澄一帶,先後在洪塘打土豪籌款,武裝襲擊龍虎庵鄉公所,殲滅官潯民團,包圍馬坪鄉公所,擊斃南靖第四警備隊隊長林石濱等一系列鬥爭,取得巨大勝利。 1931年冬,陶鑄調往廈門,同年12月14日,中共廈門中心市委派市委巡視員鄧子恢到漳州代替陶鑄的工作,鄧子恢到達後執行中心市委的指示把工作重點放在建立革命根據地上。李金髮、王佔春等隨同鄧子恢一道到達小山城、龍嶺、龍溪圩一帶發動群眾,組織農會,建立靖和浦邊區根據地。1932年2月22日(農曆正月十七日),為兼顧南鄉老基點的工作,李金髮從小山城返回南鄉,準備總結年終工作經驗,佈置新年工作任務。當天深夜,他冒雨前往四社田下村新厝大樓李長髮的家,剛進門坐定就聽到門外有急促敲門聲,接著大門被撞開,衝進了10多名國民黨軍警。原來是石碼區委書記蘇文波被捕後叛變,甘心為虎作倀,帶路迫使石碼鎮的地下黨員莊鐳等4人被逋,爾後又到田下村抓捕李金髮等3人,隨後3人被投入漳州監獄。 在監獄裡,李金髮表現出一個共產黨員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崇高氣節。他教育同時被捕的戰友要做好兩種思想準備:一是越獄,二是犧牲,決不能屈膝投降。警察局長張式玉多次誘降都遭到李的嚴正拒絕。張式玉看到勸降不成就在漳州召開3天家長會議,策劃殺害李金髮,反動家長個個拍手相慶,喜形於色。此時,李金髮在獄中加緊做好越獄準備,他說服了一名出身貧苦的獄中看守,通過這名看守同獄外黨組織取得聯繫,商定越獄事宜。1932年3月5日凌晨,李金髮同獄中三個戰友和看守挖通了監獄牆洞,然後5人一同越獄逃回南鄉浦打村交通員洪面家中,繼續投入戰鬥。 1932年4月,毛澤東率領的中央紅軍東路軍進軍閩南。4月15日,東路軍到達南靖馬山,揮戈直指天寶防線。李金髮越獄後留在南鄉做好配合中央紅軍進漳的工作。他帶領游擊隊員收繳散兵的槍支,分發標語,並發動農民群眾燒田契、分糧食。4月19日下午東路軍攻克天寶,傍晚已迫近漳州城郊。當晚李金髮陪同鄧子恢在古縣大庵召開千人群眾大會,會議結束後已近午夜,李金髮隨即帶領一支10多人的游擊隊伍率先向漳州挺進。當李金髮走上漳州東新橋頭時,被敵哨兵擊中腹部,流血過多,於黎明前犧牲。(◎劉松水)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龍海人文先賢」閩南遊擊隊創始人李金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