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浙江營商環境位居全國第二

厲害了,浙江營商環境位居全國第二

日前公佈的全國工商聯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報告中,浙江首次超過北京,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第二。其中,政務環境居全國第一。

營商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市場主體的興衰、生產要素的聚散、發展動力的強弱,是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據悉,民營企業評價營商環境調查共有200個城市、41275家企業參與,主要圍繞要素、法治、政務、市場、創新5個維度開展。對標國際國內一流標準,浙江營商環境躍上新臺階。

市場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減負。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提速,是浙江優化營商環境的重點和難點。

在2018年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開工前審批“最多100天”改革目標的基礎上,浙江企業投資項目審批繼續“加速跑”,今年底前實現“最多100天”縮短到“最多90天”。

“這得益於浙江加快數據共享,將多個審批系統優化為‘一個審批系統’, 消除數據壁壘,提高了審批效率。”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推進投資審批改革,降低企業投資時間成本;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出臺優化營商環境“10+N”便利化行動,在企業開辦方面實現一日辦結,下降開辦費20%以上;創新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降幅達9.5%……一系列市場化涉企改革,為企業減負。

“傳統服務”向“數字政務服務”轉變,企業辦事更加便利高效。不交任何紙質材料,不用人工跑一趟腿,常山縣水務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拿到了取水許可電子證照,這是全國水利系統首個實現電子證照管理的行政許可事項。有賴於全域打造“無證明辦事之城”,衢州市已完成對接66個省部級系統,所有市級系統均接入了省級系統。

在浙江,“最多跑一次”加快向“一次不用跑”轉變。我省推進政府數字化轉型,拓展數字化技術在各領域的應用。僅依託“浙裡辦”,浙江實現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應上盡上”,加快建設“掌上辦事之省”“掌上辦公之省”。截至9月底,全省網上辦理開通率已達到94.6%,辦結率達到80.2%。

同步加快營商環境法治化和國際化。公佈實施我省首張市場準入負面清單、起草我省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實施辦法;全面落實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接軌國際建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浙江正多措齊施,越來越多企業將共享政策便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