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 不辜负病人期待

人物档案

李兰琼,1968年出生,主任中医师。天全县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科室主任,四川省康复医学会神经病学专委会委员,雅安市康复医学会委员,雅安市康复质控中心成员,雅安市精神病学专委会委员,雅安市心理咨询理事会理事。2019年10月被评为雅安市名中医。

1992年,24岁的李兰琼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系中医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天全县人民医院中医门诊诊断室。从那时起,她便开始了自己的从医生涯。

如今,已是李兰琼在这里工作的第27个年头。从中医门诊诊断室到针灸室,再到中西结合科康复医学科,27年来,李兰琼一直都在自己岗位上勤勉付出。

27年过去了,当年那个24岁的青年已成为同事们口中的“李姐”“李孃”,更成为病人心中最值得信赖的“李医生”。“因为别人信任我,我就要认认真真去做好这件事,不能辜负别人的信赖。”每当谈起自己27年来的从医经历,李兰琼说,其实她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用心用情 不辜负病人期待

工作中的李兰琼

医者仁心

把病人当作亲人

“把病人当亲人,这是我在学校时,老师给我们讲的第一句话,这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李兰琼说。

1992年,刚被分配到天全县人民医院的李兰琼,就接受了从医生涯的第一个挑战。那个年代,县区医疗条件普遍较差,人手不足是普遍现象。李兰琼来到中医门诊诊断室时,整个诊断室加上她,也只有两位医师,针灸师更是一个也没有。

学习中医出生的李兰琼,自然而然就兼任起针灸师的任务。到1996年,因为医院升级达标要求,设立了单独的针灸室,这时针灸室的工作,便落在了李兰琼头上。

医生少、病人多,在那些年里,李兰琼几乎没完整休息过一天。就连周末和自己的休息日,也会有病人来咨询李兰琼,若需要治疗了该怎么办。这时,李兰琼便会向病人保证:“需要治疗的上午来,我一定都给大家治疗。”

直到2005年9月,该医院针灸室才又来了一位医生,然而病人太多时,就算两个医生也依旧不够。这时,李兰琼又不得不继续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到医院工作。

“病人来找我,是因为信任我,我又怎么可以拒绝人家呢?”最让李兰琼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2013年4月20日。那天,芦山县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由于病人较多,那天本该休息的李兰琼,还是一如既往提前来到了科室为病人治疗。

当李兰琼治疗了三个病人时,突然有灰尘落在自己头上,有病人立即告诉她说:“地震了!”随后,李兰琼一边让还没开始治疗的病人赶快离开,一边快速将正在治疗的这三个病人的针拔掉。最后一位拔针的病人已吓得腿软,李兰琼便不顾个人安危,扶着病人开始往外跑,这时墙上的砖已开始掉落下来。

当大家来到医院坝子里,开始清点病人时,发现还少了一个病人。李兰琼立马想起,这是个70多岁的老人,在另一间治疗室,而且这个病人有偏瘫,行动不便。李兰琼当机立断,再次冲进已经岌岌可危的治疗室,途中她遇到医院保卫科工作人员,便叫上与她一道。

进入治疗室时,治疗室围墙已半数倒塌,病床上也都是砖头,幸运的是砖头没砸到病人。随后,保卫科工作人员背着病人,李兰琼又扶着家属,大家立即离开了房间。直到再次清点完人数,确认没有人遗漏,李兰琼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这时医院的同事问:“李姐,地震了你不问问家里情况吗?”李兰琼这才想起芦山老家的亲人。而当她得知全家安好时,李兰琼终于忍不住哭了出来。“其实我是一个很胆小的人,直到现在我想起这件事还是忍不住落泪,并感到后怕。可那是我的病人,我怎么能不管呢?”说到这里,李兰琼再次红了眼眶。

“病人信任我们,选择了我们,我们就应对病人负责。要是有一天,你生病了,你家人生病了,你希望医生怎么做。所以,如果你是一名医生,现在就要干好本职工作,为病人负责。”如今,作为科室主任的李兰琼,总是这样对科室人员说。

对于李兰琼而言,能为病人解除病痛,是她最开心最光荣的事。因此,哪怕是自己在休息,只要病人需要,一个电话打来,她便会来到科室为病人诊治。

不断求索

丰富自我传承医术

2013年芦山强烈地震后,李兰琼所在科室遇到了新的挑战,在此之后,该科室开设了住院项目,科室名字也改成了康复医学科。

2014年6月,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医师和治疗师来到天全县人民医院进行援助。为期一年半的援助时间,让李兰琼认识到,康复医学科不仅是躯体康复,还有心理上的康复。

“如今,患有身心疾病的病人越来越多,因为心理问题导致身体上的疾病不容小觑。”李兰琼说,在康复医学科,有很多老年病人,由于同家人沟通不当,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也给治疗增加了难度。

为了更好开展康复医学科的工作,李兰琼开始利用星期六、星期天参加心理咨询培训,并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取得了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后来,她又利用休息时间,自学参加了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并顺利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的资格证书。

如今,医院里的病人都喜欢来找李兰琼“摆龙门阵”,他们表示,每当与李兰琼说完话,心情就会顺畅许多。而这些作用,不得不归功于李兰琼有了更专业的疏导手段。

作为一名科室主任,李兰琼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有限,要帮助更多病人,就要把自己所学传授给更多的人。所以,每次新进的医务人员,李兰琼总是手把手教,直到他们能独立开展工作为止。科室同事都亲切称呼她为“李孃”“李姐”。在生活中,她把科室同事当成自己的亲人,工作中对他们严格要求,了解科室每位同事的情况,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尽力帮助,并经常和他们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

该科室成立之初,李兰琼就要求科室所有人要互相团结。科室成立6年来,从最初的三个医护人员,发展到现在拥有30多位医护人员的团队,从最初的一个小小治疗室发展到80多张床位的大科室,但在该科室内,始终都没发生过科室人员相处不和谐的问题。

不仅是本医院的员工,乡镇卫生院有了疑问,李兰琼也是毫无保留给予帮助。乡镇卫生院的医生来进修,李兰琼也会像对待新进医务人员那样,一点一滴教会他们。有的人不理解,问她说:“这些人迟早会走,你不怕自己的技术被学走了吗?”李兰琼听后总说:“这些技术都是用来帮助病人解除病痛的,我藏着掖着,对自己并没有任何好处。可要是大家的技术都越来越精,医疗知识越来越丰富,就可帮助更多病人解除病痛,而这就是我的初心。”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鲁妮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