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社員證”現在價值幾何?》追蹤,“社員證”真偽查證中,實際價值需專業核算

11月18日,廣元晚報報道了劍閣縣元山鎮居民劉剛,在家中意外發現婆婆留下的一本1954年的信用社“社員證”,希望能評估出其價值一事。該報道引起了劍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高度重視。

“社員證”真偽正在查證中

劍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獲悉劉剛對於“社員證”的訴求後,他們向上級積極彙報,並責成元山支行的工作人員查找相關紙質檔案。到目前為止,已找到1954年“社員證”轉辦為“股金證”的相關憑證,但還沒有找到姓名為“豆玉真”的社員證及相關記錄。為進一步瞭解當年情況,他們還聯繫了於1961年至1983年,在該行(前身為劍閣縣元山信用合作社)負責的主任蒲清元,被告知該證的真偽存在疑點。

昨日,記者聯繫上了如今已定居在綿陽88歲的蒲清元。據其介紹,該“社員證”只需一次性入股即可成為會員,享受分紅、貸款等優惠,不存在追加股金的情況。如果村民要存錢,會有專門的存摺。他還說,國家於1955年發行了新版人民幣,全國都在按照10000元舊幣兌換1元新幣的標準進行人民幣兌換,所以這個社員證所記載金額15000元,實際上也只值1.5元。況且那些年間,他基本跑遍了轄區每個村,如今被叫做“二教村”的村子當時名叫曙光村。同時,他還記得“社員證”後來做過一次集體清退,不願退股的可以更換為“股金證”。在他1983年退休前,沒有接到過一起村民關於社員證的任何諮詢。

此外,該行元山支行行長楊開勇告訴記者,信用社歷經60餘年的改革發展,信用社股權相關政策也多次作出調整,信用社也多次進行了“換證”和清退工作,由於年代久遠,他們仍在繼續查閱相關資料。

價值如何還需專業核算

劍閣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經多方查證,1954年使用的第一套人民幣確有5000元面值和10000元面值。但在1955年2月21日,由國務院發佈命令,由中國人民銀行自當年3月1日起發行第二套人民幣,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第一套與第二套的兌換比例為10000:1也就是說第二套的1元相當於第一套的10000元。

該負責人還說,暫且不管社員證的真偽,入股金額經過兌換後,相當於1955年的1.5元,如今價值究竟如何還需要進行專業核算。

對銀行的質疑和解釋,記者致電反映情況的劉剛,但截至昨晚7時發稿時,其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記者 管寒冰)

廣元新聞網-廣元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