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為鑑,這次是比2007年更大的牛市?

類似2005年,2019年是新一輪牛市起點。回顧歷史,2019年跟2905年很像,基本面方面,盈利回落後期,流動性好轉。

政策面方面,2019年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性不亞於2005年的股權分置改革,政策助推流動性改善

從牛熊週期輪迴、估值、基本面領先指標角度判斷,1990年以來A股已經經歷了五輪“牛市-熊市-震盪市”週期不斷交替的過程,平均5-6年一輪迴,2019年1月4日上證綜指2440點以來市場進入第六輪牛市

第一,從牛熊時空規律看,新一輪牛市要開始了。從指數跌幅、持續時間、成交量、個股跌幅百分比分佈等角度來看,截至2019年1月4日第五輪熊市下跌已經與前幾次熊市相似。

歷史為鑑,這次是比2007年更大的牛市?

第二,從估值來看,上證綜指2440點時見底了。過去五輪熊市中市場底部時期全部A股PE為11.5-18.4倍,PB為1.48-2.06倍,上證綜指2440點時分別為13.2倍、1.42倍,已經處於底部區域下軌附近。

從風險溢價看,我們以1/全部A股PE-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作為股市風險溢價的衡量指標,今年年初上證綜指2440點風險溢價率為4.4%,與前幾輪熊市底部4.2-4.7%區間相當

第三,從基本面背景看,歷史上5個領先指標(社融存量同比/貸款餘額同比、PMI/PMI新訂單、基建投資累計同比、商品房銷售面積累計同比、汽車銷量累計同比)中3個及以上企穩後市場會反轉,今年1月4日上證綜指2440點前後,五個領先指標中有3個企穩。

前期我們分析過牛市有三個階段,首先是孕育準備期,盈利回落,流動性改善推動估值修復;然後是全面爆發期,估值盈利雙升,戴維斯雙擊;最後是泡沫瘋狂期,盈利平穩,資金大量流入,估值走向市夢率。

今年1月4日上證綜指2440點是牛市的反轉點,3288點以來的調整是牛市第一階段的回撤期,借鑑2005-2007年、2008-2010年、2012-2015年三輪牛市,市場結束調整進入牛市第二波上漲,需要基本面、政策面的共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