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豫兮其若冬涉川;猶兮其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

以前一直不太懂《道德經》的這幾句話,看到《陳情令》中的金光瑤,終於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他做事小心翼翼,就好像冬天不敢貿然下水似的,他言行謹慎,就好象怕四鄰窺伺一樣;他為人莊重有禮,就好像是客人一樣。

老子說得不就是金光瑤嘛。不管是微不足道的孟瑤,還是至高無上的斂芳尊,他始終如此。

沒有人會將這樣的人與幕後黑手聯繫在一起,可事實卻真實得無可辯駁,他溫文爾雅,也殺人如麻。

出身卑微,從不被人善待

父親金光善風流成性,母親孟詩藝伎出身,還未出世,便被貼上了私生子、”娼妓之子”的標籤。對金光瑤來說,人間是比地獄更黑暗的地方。

然而,越是身處黑暗的人,越嚮往光明。

生日那天,孟瑤前去金鱗臺與父親相認。金鱗臺門庭若市,仙門世家們都在為金子軒慶生,場面大得讓他大開眼界。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這樣的場面,這樣的榮寵理應有他一份,可金光善並沒有打算給他。說明來意後,他被金家下人踹下了金鱗臺。金鱗臺高聳入雲,直插雲天,他從最高一層滾到了最下面一層。

同年同月同日生,同為一人之子,一個是養尊處優的貴公子,一個卻淪為遭人嫌棄的喪家犬。金鱗臺一滾不僅刮傷了孟瑤的臉,還摔碎了他對父親的期待。

在金鱗臺下,他忍痛站起來,整理好自己的衣服,然後向金光善作揖,那是他作為兒子,對父親最後的尊重。

下次再見,他們之間沒有親情,只有算計。下次再見,他一定要光明正大地走上這高高的金鱗臺。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認祖歸宗無門,孟瑤投奔清河聶氏。在不淨世,他深得聶明玦聶懷桑信任,可也只得他們二人信任。在其他人眼中,他仍是“娼妓之子”。

射日之徵,孟瑤助三大世家殺死溫若寒,一戰成名。憑著這份殊榮,他終於走上了金鱗臺,從此有了一個新的名字——金光瑤。

明明是金家的“子”字輩,卻以“光”字命名。金光善從沒想過認兒子,他只是貪戀金光瑤的那點戰功罷了。

在金家,金光瑤從未享受過一天兒子的待遇。他逢人笑臉相迎,大小事情親力親為,雖是家臣,地位卻不如家臣。即使這樣,那些不屑與嫌棄的眼神仍如影隨形。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父親的風流與母親的境遇皆非他之錯,可他卻不得不被世人困在原生家庭的圍城中,一輩子都無法逃離。

一生掙扎,卻越陷越深

命運就像緊箍咒,雖然時時刻刻箍在我們頭上,但沒有人願意束手就擒,尤其是那些身陷泥淖的人。

為了洗去原生之罪,為了得到金光善的認可,金光瑤努力了,而且是那種拼盡一切的努力。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遺憾的是,從一開始他便走錯了方向,所以即使是日夜兼程,努力奔跑,結果也只能是南轅北轍,事與願違。

“娼妓之子”是金光瑤心頭揮之不去的痛,上金鱗前,他付之一炬,將曾經和母親生活過的青樓化為灰燼。

青樓易燒,天下悠悠之口難堵。投奔清河聶氏後,他的身世依然是其他修士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料。

好在他遇到了聶明玦,聶明玦對他說:“孟瑤,男子漢大丈夫站得直行得正,這些人越是在你背後大放厥詞,你越要做的讓這些人無話可說”,還當著那些嘲笑他的修士的面升他為副將。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可他卻在溫晁來襲時,放走薛洋,殺了聶氏總領。

這個世界能給金光瑤溫暖的地方不多,青樓和不淨世都算,但全被他親手毀了。

在金鱗臺,他變得更加肆無忌憚。

娶了同父異母的妹妹,婚後殺死孩子,逼死妻子。借溫寧之手除掉了金子勳、金子軒兄弟二人,用極端的方式害死父親......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金光瑤一生算計,丟了善良,毀了溫暖,壞事做盡。當高高在上的斂芳尊登上四面漏風的金鱗臺時,心中一定有過悔意吧?

行走江湖,記仇也記恩

金光瑤是《陳情令》的操盤手,他殘酷無情,心狠手辣,擋他路者,唯有一死。

然而,對於有些人,他終究是下不了手。

殺死父親後,金光瑤本打算將參與事件的二十多個青樓女子全部殺掉,可當思思跪在他面前苦苦求饒時,他改變主意。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思思沒死,不是因為他心軟,而是因為他認出了思思。他和母親在青樓受辱時,所有人對他們母子二人避之不及,只有思思肯出手幫助他們。這份恩情他一直記在心裡。

上金鱗臺後,金家人待金光瑤比外人更薄涼,金鱗臺是他的家,也是他一生的夢魘。時機成熟後,他對金家人瘋狂報復。

可無論他殺多少人,始終是金陵最愛的小叔叔。他送金陵仙子,教金陵做人,對金陵視如己出。即使在觀音廟用金陵做人質,也只是想逃生,從未想過要傷害他。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不過,這些和他對藍曦臣的好比起來,全都變得不值一提。金光瑤把一生的純與善都留給了藍曦臣,他對他掏心掏肺,卻從不求回報。

雲深不知處被燒,藍曦臣逃竄在外,金光瑤救他於水火之中;姑蘇藍氏重建雲深不知處,金光瑤鼎力相助,百般支持......

只要和藍曦臣有關的,金光瑤便退讓,維護。他寧願負盡天下人,也不願虧欠藍曦臣一分一毫。

觀音廟藍曦臣那一劍徹底涼了他的心,也燃起了他的恨,他想拉著二哥一起赴死。可真正面對死亡時,他一掌將他推開。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無論藍曦臣做了什麼,始終都是他的二哥,他對他沒有狠,只有善。

“藍曦臣!我這一生撒謊無數害人無數,如你所言,天下的壞事我什麼沒做過!可我獨獨從沒想過要害你。”

其實,金光瑤知道藍曦臣也從未想過要害他,只是正與邪向來殊途不同歸,他們能陪彼此走到這裡,已是盡力。

殺父殺兄殺師殺友殺妻殺子,能做的、不能做的,金光瑤全都做了,獨獨忘了母親的叮囑——“君子正衣冠,阿瑤,帽子不能戴歪了”。

《陳情令》金光瑤:掙扎一生,仍沒能把帽子戴正

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母親是天底下最寬容的人,如果黃泉路上相遇,她一定會放下所有給兒子一個溫暖的擁抱,以彌補世人對他所有的不公與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