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石峁(mǎo)遺址是中國已發現的龍山晚期到夏早期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位於陝西省榆林市神木縣高家堡鎮石峁村的禿尾河北側山峁上,地處陝北黃土高原北部邊緣。初步判斷其文化命名為石峁類型,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夏代早期遺存。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石峁遺址是距今約4000年左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這個曾經的“石城”壽命超過300年。考古勘探確認了石峁遺址由“皇城臺”、內城、外城三座基本完整並相對獨立的石構城址組成。調查發現,石峁石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內城牆體殘長2000米,面積約235萬平方米;外城牆體殘長2.84千米,面積約425萬平方米。其規模遠大於年代相近的良渚遺址、陶寺遺址等已知城址,成為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個。

1976年1月,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戴應新第一次走進石峁,未及對遺址本身仔細調查,就在高家堡鎮的廢品收購站裡見到了成筐的玉器。這些玉器絕大部分現收藏於陝西曆史博物館。

玉雕雙面人頭像”是其中知名度較高的一件。這塊高45釐米的玉雕,兩面都刻著一隻橄欖形的大眼睛,一側的鷹鉤鼻、微開著的嘴、腦後突出的一隻耳和頭頂的橢圓髮髻,記錄了當時人的長相和髮飾。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玉雕人頭像,陝西榆林神木石峁遺址出土

新石器玉雕人頭像雙面平雕。頂有一凸起的髮髻鷹鉤形鼻,口微張,腦後有凸出的耳(或髮髻)頷下有頸陰刻橄欖形大眼,頰鑽一圓孔,可能供系佩用。玉呈青色,局部有褐色侵蝕、半透明。

原始社會時期的玉雕人頭像在陝西省內屬首次發現,類似的玉石雕像在全國史前遺址中卻非鮮見,如山東滕縣崗上村大汶口文化遺址玉雕人面像甘肅永昌鴛鴦池51號墓石質雕人面像,四川巫山

大溪遺址64號墓雙面石雕人面像,安徽含山長崗鄉凌家灘1號墓玉人等。在石峁遺址中與玉雕人頭像同時出土的還有玉器、陶器等。玉器中的玉刀與薛家崗文化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玉刀相似,玉戚與廣漢文化和二里頭文化遺址出土物相似,陶器與陝西龍山文化的器物相似,因此屬龍山文化晚期器物。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甘肅永昌鴛鴦池51號墓石質雕人面像

據稱玉人頭像是原始光祖避邪、巫術中所用的面具,早在舊石器時代,原始的巫術信仰就已出現,他們的信仰是“萬物有靈”,即一切事物皆有靈魂。從考古發掘的資料證實,人面具是宗教活動、祭禮儀式或避邪等用,帶在身上或嵌入裝飾品上,達到“運送”靈魂之目的。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青銅跪坐人像”商代中期 高14.6釐米 1986年於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一號祭祀坑出土

玉在古代被視為山之精髓的美石,光澤溫潤,晶瑩美麗,是為瑞祥之意,“有超自然的能力”,以玉製成的面具對邪惡的東西更具有威懾的力量。同時也可以反映出原始人由於對大自然瞭解不深,對各種自然現象錯誤理解,憑著幼稚的狹隘想像,用人工製造玉人面來征服自然、達到平安生存。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從玉人面的形象看,新石器玉雕人頭像鉤鼻大眼,與中原地區的人面不一樣,可能是以西北地區民族為藍本雕刻。從玉質材料來看,類似新疆和闐玉,又似甘肅酒泉與蘭州的玉村,新疆和闐玉與甘肅所產的玉質相似,幹肅距陝西和商都河南較新疆近,故以前所稱商代已有新疆“軟玉”,包括該工人頭像的材料並不排除來自甘肅的可能。從工人頭像的形象與玉質看,很可能是出自西域某少數民族工匠之手,若此人頭玉料確為新疆和閻玉,其形象是西域人,則此器又是迄今所知中國內地與西域民族交往的最早“物證”。

石峁遺址玉雕人頭像分析

陝西神木石峁龍山文化遺址的側面人頭像於1979年出土,乳白色玉料,局部有褐色侵蝕。高4.5釐米,造型扁平,頭側視,鼻子和口都在器物的邊緣上,鷹鉤形狀的鼻子系圓雕而成;眼睛用凹線刻畫出來。側面有一橄欖形的輪廓,不知表示什麼,其下有一圓孔。腦後部有一個凸起物,可能表示耳朵(或後髻)。頭頂部有一橢圓形髮髻,下巴和脖子連接處有一道陰線紋。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玉雕人頭像鷹鉤形狀的鼻子系圓雕而成,眼睛用凹線刻畫出來;頭頂部有一橢圓形髮髻比較明顯,腦袋後面有一橄欖形的輪廓,應該是

耳朵(或後髻)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頭頂若只有一塊髮髻的形象,古代幾乎很少,周邊少數民族髮型也難以找到;倘若把後面的橄欖形的輪廓也看做髮髻(類似總角)

的一部分,這種形象就非常常見了!

在我國古代,孩童的髮型就有這種類型,比較貼切的是在年畫中的兒童形象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五子奪蓮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總角之交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但是,這裡也有一個問題:

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更有可能是按照成年人頭像雕刻的,而不是兒童

在古代成年人中,類似兒童總角+蓋頭的髮型在中原不會出現,因為古人成年後多有束髮為髻的習俗,散發或者異類髮型很難為人所接受,這種髮型只會多見於周邊少數民族之中。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古人不同年齡髮型

北方遊牧民族中,尤其契丹人的髮型對後來金元之際的女真人、蒙古人的髡髮式樣,有直接的影響,不僅如此,就連清代的滿族男子的髮式,也與契丹男子的髡髮式樣有著淵源關係。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除了上面幾種,還有一種最為人知的髮型,如下面兩圖: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看到這裡,再對比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是不是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辮髮

因為這根本就是後世草原文化流傳甚廣的辮髮的一種!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另外可以對比一下類似的青銅文物——側面人形面具(頭髮完整,髮型為後垂編為一團,與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有很大不同)

,出土於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側面人形面具

國,以鷹為圖騰,應和“鷹”古為通假字夏商時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應縣一帶有古應國,後來古應國的子民遷至今河南平頂山地區定居。西周初期,武王之子、成王之弟應叔被封為應侯,因封地屬應國故地,國名仍為應國。

而石峁遺址中同樣也有“鷹陶”圖騰出現,或許二者之間有什麼關聯也說不一定!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古代草原民族的辮髮歷史

古時,秦漢時期以及之後的歷代中原王朝,都是以

綰髻束髮為標準,視“披髮左衽”為夷狄的主要特徵。(《論語》:“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也”,劉寶楠注曰:“謂山戎匈奴系編髮,編,古讀辮,被髮、編髮古可通指辮髮。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綰髻束髮

而辮髮的歷史則頗為古老,從歷史記載和遺物遺蹟等可知,歷史上曾辮髮的民族有戎狄、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女真、党項、蒙古等等。歷史上記載北方民族的髮式有椎發、索發、被髮、披髮、編髮、辮髮。稱謂雖多,但除椎發外,其餘都是辮髮的不同稱謂。後來由於出土文物的證實,匈奴的椎發,也是辮髮。椎發並不像有些壁畫那樣在頭頂中央留一撮發,系成朝天的椎形。椎發也是辮髮。《史記·酈生陸賈列傳》中所說“尉他魋結箕倨見陸生”;《史記·朝鮮列傳》“衛滿魋結蠻夷服而東走出塞”;《史記·西南夷列傳》:“此皆魋髻,有邑聚”,這裡的“魋結”或“魋髻”,想必亦是辮髮一類。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髡髮成為契丹人髮型的典型特徵,更主要是因為其他民族在與漢族融合的過程中,髮式都發生了很大改變,而契丹在其活躍於中國歷史當中的千餘年間,這一習慣一直未曾改變。通過上文所述,我們現在知道,契丹人的髡髮是全民族的。其中男人和兒童髡髮的樣式最多,其中的一種只在額頭上方留一小撮頭髮,其餘全部剃掉,俗稱為“木梳背兒”式的兒童髮式,直到現在我們仍可見到。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走進遼河文明》,裡面描述的考古實證契丹婦女的髡髮樣式:剃去前額至耳鬢沿邊部分頭髮,其他未經剪剃的長髮,在頭頂用繩帶結紮在一起,另外在左側分出一小綹長髮,編成髮辮,繞前額再盤迴頭頂,壓在頭頂的束髮上,與束髮紮在一起,耳後及腦後的長髮向身後下披。

有史學家稱,契丹男女老幼追求輕便利落的髮式特徵,與中原地區較為守舊的髮式相比,更具有靈活多變性,體現出契丹民族的勃勃生機和活力。有人依此推測認為,遠古牧人乘馬馳逐,披散的頭髮容易遮擋視線,故而將其剃去或結辮,以便馬上行止。那麼,再將契丹婦女不亞於男子的征戰故事結合起來看,髡髮樣式展現的正是一個幹練務實的馬上民族形象。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元時蒙古族髮式,自宋元時與其他北方少數民族有相類似之處,皆被髮。官則“或辮,或打紗練椎,庶民則椎髻”。所說的

“椎髻”,即剃去其頂成三搭頭,前頭為馬鬃式,左右繒辮,為之練垂式,或曰練椎或椎髻,蒙語為“失必勒格爾”。也有獨拖一辮者。在元代剃匠書《淨髮須知》引《大元新話》中,記載當時的蒙古人髮式有大開門、一字門額、花缽焦、大圓額、小圓額等多種名目。孟珙《蒙韃備錄》雲:“上至成吉思汗下及國人,皆剃婆焦如中國小兒留三搭頭。在囪門者稍長則剪之;在兩下者總小角,垂於肩上。”鄭所南著《心史·大義略敘》雲:“韃主剃三搭,辮髮。三搭者,環剃去頂上一彎頭髮,留當前發,剪短散垂;卻析兩旁發,垂綰兩髻,懸加左右肩衣襖上,曰不浪兒。言左右垂髻,礙於回視,不能狼顧。或合辮為一,直拖垂衣背。”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椎髻髮型

上圖椎髻髮型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更為相似!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玉雕人頭像

中原內地的漢族存留辮髮之事,則是金代以來的事。金太宗自天會二年(1129)開始,對其統治區之內的漢族,頒佈了胡服、髡髮的命令:“是年六月行下禁。民漢服及削髮不如式者死”。這一命令決非一紙空文,事實上確有因違背髮式或因穿漢服而被處死的人。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在議論女真人與漢人的拜儀時,司空完顏囊主張:“今諸人衽發皆從本朝之制,宜從本朝拜”

遼金元三個朝代,流行遊牧民族特有的髡髮留辮,就是將頭頂的頭髮剃除,只留下兩鬢角和這前額頭少量的頭髮擰在一起辮成小辮,看起來很萌的樣子。清朝的髡髮留辮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在清朝初期的時候他們的辮子很醜,細而段,看起來有點像老鼠的尾巴,中後期才是粗長的辮子。

「原創」石峁遺址中出土的“玉雕人頭像”髮型分析

《契丹人的髮型》2017年6月9日,民族史

《元代蒙古人的髮式 — 辮髮》作者:蒙古圈

《走進遼河文明》

《淨髮須知》

《蒙韃備錄》孟珙

《心史·大義略敘》鄭所南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