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水利治水患護家園——記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陸民安

“平平凡凡地生活”“拼命三郎般工作”,這兩句話最能概括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陸民安的生活、工作。“忙忙碌碌”是他的工作常態,“幾近苛刻”是他對所負責的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質量的一貫要求,“迎難而上”是他對科研的態度,“值得信賴”是他的品格形象。

“我這輩子就交給水利水電工程了,興水利、消水患,治水安瀾守護一方。”陸民安談起本職工作一臉的知足。作為水利水電工程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工作33年來,陸民安主持了近百項水利水電工程勘測設計。

陸民安出生在武鳴縣農村。他清楚地記得,小時候家鄉“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目睹了父母的辛勞,陸民安從小就立志做一個水利工程師,解決家鄉的缺水和水患、水災問題。高考時,他第一志願就填報了農田水利工程專業。

從1986年畢業分配到廣西水利電力勘測設計研究院開始,陸民安一心撲在水利水電工程規劃、勘測設計及管理工作上。讓他最有成就感的事,就是每設計一項工程,都能給當地老百姓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儘管工作非常辛苦和艱難,但他總是甘之如飴。 建設國家西部大開發標誌性工程之一——百色水利樞紐工程,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任務。踏實肯幹、樸實堅韌又勇於創新的陸民安被委以工程副總設計師的重任,主導該項工程的勘測設計工作。

他清楚地記得,1994年開展工程可行性調研,當時壩址仍處於原始自然狀態,山上林深草茂,還常有走獸、蛇蟒出沒,他和勘測設計人員攜帶著大量勘察設備,拿著鋤頭、砍刀,翻山越嶺、開山闢路,戰酷暑,鬥嚴寒,不畏林深、蟲擾、水險,在壩址上下游幾十公里河段全面開展工程查勘、選址、勘探和設計工作。通過近萬米的地質鑽探分析、3萬立方米的坑槽探、近5000米的地質探洞統計描述、1000多組岩石測試、1600段壓注水試驗等,精確查明瞭樞紐工程的地質條件,對地震地質、水庫滲漏、近壩的庫岸穩定、誘發地質災害的預防和處理等工程地質問題均進行了大量的勘探測繪。在大量試驗研究和客觀的科學分析基礎上,陸民安做出了切實的工程地質判斷和評價;在工程佈局上做了數十個壩址、壩型、壩線方案比較研究,從安全、經濟、環保、適用方面綜合擇優推薦並精心研究、設計。在1994-2001年的8年時間裡,600多冊可行性文字報告、6000多張設計圖紙、80多項實驗研究……見證了陸民安及其團隊的艱辛付出。

值得一提的是,在百色水利樞紐工程勘測設計工作中,陸民安針對工程規模大、等級標準高、壩址地形地質條件極為複雜等特點,大膽創新,主持開展了一系列關鍵工程技術科學試驗研究和攻關,解決了工程面臨的大量複雜技術難題。

如何確保百色水利樞紐工程安全而且優質高效施工?陸民安絞盡腦汁,堅持技術先進、安全可靠、經濟合理的科學設計原則,在設計中注意吸取國內外同類工程的設計經驗、教訓,充分優化設計方案。

最讓陸民安感到自豪的,是輝綠岩人工骨首次在百色水利樞紐RCC主壩中的研究應用。在百色水利樞紐工程建設中,壩址附近的石灰岩存在儲量有限、層薄夾泥且含燧石的特點,同時存在開採難度大、棄料多、質量不好等弱點。而輝綠岩既硬且脆,加工十分困難。為解決這一難題,陸民安提出了利用主壩右壩頭往外延伸出去的輝綠岩作為工程混凝土人工骨料的大膽設想。這一做法,在國內外尚無先例。為此,他和團隊組織開展了輝綠岩的材料強度試驗、礦物成分鑑定、鹼活性試驗、破碎試驗等。通過輝綠岩人工骨料混凝土的各種性能試驗,現場碾壓試驗,掌握了輝綠岩人工骨料的加工特點、級配特點和顆粒特點,找到了石粉含量高造成混凝土高溫環境下凝結時間偏短的對策。最終,經過嚴格論證,研究成果應用在百色水利樞紐主壩工程設計及施工中,節約工程投資1778萬元,減少工程徵地720畝。

據瞭解,他主持完成的百色水利樞紐利用輝綠岩人工砂石骨料作為大規模築壩碾壓混凝土骨料的研究成果及技術,目前仍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李新雄 農立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