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抢夺女学生饮料,奶奶却蛮不讲理:抠门,喝你口饮料怎么了

正如同“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样,现在的熊孩子一上网路,也是人人喊打。随便搜一下,就能看到许多关于熊孩子的报道,甚至还有一些对付熊孩子的攻略。

可见对于这么一个特殊“物种”,多少人已经是忍无可忍了。其实熊孩子的出现,归根结底,与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责任还是得家长来负。正是因为家长管教的失误以及失败,才会导致熊孩子的大量出没。

小男孩抢夺女学生饮料,奶奶却蛮不讲理:抠门,喝你口饮料怎么了

可见对于这么一个特殊“物种”,多少人已经是忍无可忍了。其实熊孩子的出现,归根结底,与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责任还是得家长来负。正是因为家长管教的失误以及失败,才会导致熊孩子的大量出没。

前段时间,在一家超市的门口就有幸目睹了一回熊孩子。当时有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坐在超市前面广场的休息桌旁,桌上放着两瓶饮料,都插着管子,显然是这两名女学生正在喝的。

就在此时,一个六十左右的老大妈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走了过来,小男孩一手指着女学生桌上的饮料说:“奶奶,我也想喝饮料。

结果他奶奶却说:“不给你买,买一瓶你又喝不完。”说完这话,奶奶又突然低着头对着孙子叮嘱了几句。也不知道奶奶对孙子偷偷说了什么,只见那个小男孩主动跑到两名女学生面前,并开口索要起饮料来。

小男孩抢夺女学生饮料,奶奶却蛮不讲理:抠门,喝你口饮料怎么了

这一下弄得两个女学生很尴尬,非亲非故的,自己喝过的饮料怎么能随便给别人呢,而且她们也完全没想到小男孩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

然而更令她们想不到的是,小男孩见两人没有回应,居然伸手抓起其中一瓶饮料,然后飞速跑开。虽说是五六岁的孩子所为,可这一行为,已经等于是公开地抢劫了。

其中一名女学生立马就去同男孩奶奶交涉,她本以为奶奶会批评男孩,可没想到对方却说:“小孩子喝你一口饮料怎么了?要不要这么抠门啊!

奶奶的话让这名女学生哑口无言,此时另一名学生也走了过来,只听她对着男孩的奶奶大声说道:“我有传染病,你就放心地让你孙子去喝吧!”说罢就拉着同学扬长而去。

女学生这招,可以说是正打中了男孩奶奶的七寸。说自己有传染病,这极有可能是临场编造的谎言,可是奶奶肯定也不敢大意,毕竟孙子的健康,比什么都重要。相信此时的她,心里一定后悔之极,或许还会恨死那两个女学生了吧。

然而这件事本身,女学生是没有过错的,错的首先是男孩,其次就是男孩的奶奶。从奶奶的回应中,就不难看出,这位男孩平时肯定没少被惯,所以才会让孙子变得如此“熊”。

家长惯孩子,或者称“溺爱”孩子 ,就是孩子变熊变坏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会有熊孩子,原因就在于家长过于“溺爱”

1.孩子犯错,不但不批评,反而护犊

就像这位奶奶一样,有些家长在孩子犯错后,不但不会批评他,反而还会在面临别人的指责时护起犊来。

这种护犊的行为,就会严重助长孩子的不良之风,让他们觉得犯错不是什么大事,从而一错再错,所犯的过错,也会由小变大,并最终走上不归路。

2.给孩子搞特殊,事事以孩子为中心

新世纪以来,“小公主”、“小皇帝”的现象层出不穷。所谓小公主小皇帝,就是指独生子女一代,受尽了父母以及祖辈的宠爱,就像公主皇子一般。

在这样的家庭中,家长总是会给孩子搞特殊待遇,比如有什么好吃的,都会优先让孩子来选,平时处理任何事情,也会以孩子为中心来考虑。

小男孩抢夺女学生饮料,奶奶却蛮不讲理:抠门,喝你口饮料怎么了

这种特殊对待,就会让孩子养成骄纵的性情,以为整个世界都是围着他转的,于是在面对外部世界的时候,仍然我行我素,以为“四海之内皆是妈”,结果却总被现实打脸。

3.只专注孩子的成绩,却忽视了品格的培养

溺爱孩子,还有一种特殊的方式,那就是对孩子的学习要求十分严格,可是其他方面,却听之任之。在我国,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普遍存在的。

相信不少人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一些成绩还不错,品行却十分低劣的孩子,他们之所以会养成低劣的品行,原因就在于父母疏于管教。

毕竟在他们的父母看来,只要孩子学习成绩好,那就是优秀的,至于其他方面怎么样,则根本不在乎。这种孩子,虽然学习不错,却仍然属于“熊孩子”的范畴。

从熊孩子的成因,就不难看出,世上本无熊孩子,有的只是熊家长。如果家长能够及时且正确地施以管教,并能够以身作则,起到好的模范作用,就可以避免孩子变成人人喊打的熊孩子。

如何避免你的孩子成为熊孩子?

1.设立底线,培养孩子的“底线意识”和“规则意识”

熊孩子的一大特点就是没有底线,不懂规矩,这正是他们让人讨厌之处。然而孩子天生就没有底线意识以及规则意识,这些都是需要在父母的引导和培养之下才可以逐渐形成的。

所以说,要想避免孩子变熊,父母就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来培养他的这两种意识。方法很简单,就是在生活中处处设下底线,并定下规则,然后与孩子约定好,一旦孩子突破底线或者违背了规则,就给他们处罚。

甚至可以让孩子参与处罚标准的制定,从而让他们接受处罚时更容易在心理上接受。通过这样的引导和培养,就可以让孩子变得有底线,讲规矩,自然也就不再是熊孩子了。

小男孩抢夺女学生饮料,奶奶却蛮不讲理:抠门,喝你口饮料怎么了

2.家长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熊孩子的家长,有一部分是疏于对孩子的管教,还有一部分,则本身就是素质极差的家长。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家长本身素质低,也就不要指望孩子的素质能够高到哪里去了,毕竟家长可是孩子最重要的模仿对象。

所以说,要想避免养出熊孩子,家长首先就得提高对自己的要求,让自己变成一个高素质的人,这样才能给孩子起到好的模范作用。

熊孩子固然讨厌,却也很可怜。如果家长没能及时地引导和纠正他们,这些孩子就会在成长过程中受尽周围人的白眼。

等到他们成年后,也很容易走上犯罪的不归路。所以说,避免孩子变熊,是父母应该做的任务,也是紧要的任务。

育儿难题找乐乐妈育儿经,家庭教育从小做起,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乐乐妈育儿经,帮你解决育儿大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