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妇刚上产床,孩子“吧唧”一声就出来了,医生:这可不是好事

产妇刚上产床,孩子“吧唧”一声就出来了,医生:这可不是好事

经常会在网上看到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某产妇在电梯里或者在街上突然分娩,也有的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在出租车里直接生下了孩子。

在看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你有没有羡慕过呢?

想想自己生孩子的时候,从阵痛一直到孩子出生,经历了十来个小时,而人家看起来顶多三四个小时甚至更少的时间就完成了,会不会羡慕她们的顺利呢?

产妇刚上产床,孩子“吧唧”一声就出来了,医生:这可不是好事

可你知道吗,生孩子太快,也许并不是一件好事。

昨天看到一则消息。

产妇刚爬上产床,孩子“吧唧”一声就出来了

产妇小丽在到达预产期的前一周,就住进了医院,进行待产。

住了两天后,孩子就发动了,开始阵痛。

看到这种情况,连忙去叫医生。医生确定孩子确实要出生了,连忙去安排产房。

产房安排好,小丽刚刚爬到产床上,孩子的头就出来了,护士看到了刚要开口说目前的情况,孩子就“吧唧”一声出生了。

看到这种情况,原本大家都应该松一口气,因为生产顺利完成了。

但是此时,所有的医生和护士却都一脸严肃,似乎面临大敌,医生还说:这可不一定是好事。

原来,像小丽这种状况,属于急产

产妇刚上产床,孩子“吧唧”一声就出来了,医生:这可不是好事


过于顺利可能是“急产”

所谓急产,就是从开始阵痛到孩子出生,比一般的生产过程要快得多,全过程下来还不足三个小时。

“急产”听起来美好,实际危险大

一般来说,大家可能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产妇不用受那么长时间的罪?

产妇刚上产床,孩子“吧唧”一声就出来了,医生:这可不是好事

但事实上,还真的不一定,因为急产,无论对产妇还是孩子,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危险。

产妇刚上产床,孩子“吧唧”一声就出来了,医生:这可不是好事


对于产妇来说,急产可能面临着这些危险:

1、体内多处撕裂

一般来说,生产从产妇阵痛开始,一直到孩子出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产妇的骨盆逐渐打开,但是急产,时间非常的快,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产妇做准备,整个过程快速完成,很容易使产妇会阴、宫颈等多个地方撕裂。

2、容易大出血

一般来说,生产时经过三个过程,产道打开,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

整个过程一步一步进行,在胎盘娩出的时候,身体也做好了准备,在胎盘娩出出血的时候,子宫肌层会收缩减少出血量。

而急产,整个过程比较快,由于子宫肌层刚刚经过胎儿娩出和胎盘娩出时的过度收缩,还没有恢复过来,不能及时收缩,减少出血量,很容易造成大出血。

3、容易感染

另外,如果是急产,生产比较快,可能还没有到医院,在电梯、街上或者出租车上就生产,这些地方并不是无菌环境,有更多的细菌,产妇容易被感染。

产妇刚上产床,孩子“吧唧”一声就出来了,医生:这可不是好事


急产,更容易使新生儿受到伤害

对于新生儿来说,急产也不是一件好事。

  • 造成新生儿身体伤害

胎儿在出生之前,是非常脆弱的,无论各个系统还是骨骼都一样。

产妇刚上产床,孩子“吧唧”一声就出来了,医生:这可不是好事

​按照正常的生产,每一次挤压,其实也是对新生儿的一次锻炼,但如果是急产,没有给到胎儿足够适应的时间,很容易造成新生儿骨折或者颅内出血。

  • 新生儿易得肺炎

在胎儿出生时,不断地挤压可以锻炼到孩子的心肺,使之前吸入肺部的盐水逐步排出。

如果是急产,来不及把盐水全部排出就进行呼吸,新生儿肺部容易感染得肺炎。

此外,急产也不利于胎儿关于平衡感和空间感的建立。

总之,急产虽然听起来不错,但实际上无论对产妇还是新生儿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