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所有黄埔人的钱袋子!“预算管理10条”登场

扎紧看牢政府"钱袋子",向老百姓交出一本能看得懂的“明白账”。近期,黄埔区出台了“预算管理10条”,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大刀阔斧推进预算管理改革。

在《关于深化区级预算管理改革的实施意见》中,该区通过制定预算管理改革10条措施,着力解决预算管理职责不清、审批流转环节较长、资金管理效率不高、财政统筹力度不足、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突出问题,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据了解,此次《实施意见》改革核心内容可概括为“精简、赋权、绩效”。

事关所有黄埔人的钱袋子!“预算管理10条”登场

简化流程审批支付流转时限压至最低

为了最大限度地精简审批流程,此次改革坚持流程再造,直击资金审批流转的痛点难点,从评审、采购、支付审核等多环节着手改革,将审批支付流转时限压至最低,确保资金流转最快最优。

·在部分财政投资评审权限上“放手”:不再进行施工图预算财政评审;项目单项投资额度100万元以下的由建设单位自行审核确认;对中介机构评审项目采用抽查复核方式,80%的评审项目仅是跟踪考评,无需再行复核。

·简化基建项目资金支付审核流程,工程进度款支付时间较改革前压缩50%。

·在评审受理环节上,对紧急重大的建设项目采用提前介入和“容缺”受理等改革措施。

比如,黄埔区委党校新校区建设项目在建设前,区评审中心便组建审核专项小组,采用“背靠背”的工作模式,即设计、编制、评审同步进行。其中,项目预算送审金额核减1500万元,完成了项目的查漏补缺,核查出26个漏项,核增1300万元。而这个项目仅用了20日历天,完成了项目的施工图设计、预算的编制及审核工作,赢得了项目方的赞扬。

据悉,该措施的实行,概(预)算与改革前相比减少15-20个工作日,压缩率为26.7%-37.5%;决(结)算与改革前相比减少15-20个工作日,压缩率为29.4%-35.7%,大幅度地提高了审核效率。

街道拥有更大的“财政自主权”

预算管理是政府管理乃至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财政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别聚焦主业,各司其职,高效协调预算管理链条各环节,才能更好地做好财政资金管理。

为此,黄埔区将进一步明晰管理权责,在确保资金运作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行“大专项”管理,由街道自主制定任务清单,赋予街道更大“财政自主权”。

据了解,为了响应区政府关于全面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打造“精明、精致、精品”美丽黄埔的要求,加大知识城环境保洁力度,龙湖街计划购买一批环保清洁车辆。此笔经费并不在预算中,如果按常规流程,向财政局申请,再由财政局审核拨放并结算,时间很长;但自从“财政自主权”下放到街道,同个专项资金可以调剂使用,街道用闲置资金自行购买,效率大大提高了。

龙湖街道党政办主任林万千表示:“以前街道自主权没那么大,项目分得非常细,工作推进相对比较慢。现在将街道原有的100多个专项整合成为19个专项,专项内资金街道可自行审批,整个灵活性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也提高,对街道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确保财政资金用到刀刃上

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管理的更理性、更科学的全新思维方式。接下来,政府所有收支将纳入预算并实施绩效管理,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规范化、整体化、公开化建设,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管理。

据了解,区建设局此前在“市政设施维护费”项目存在设计预算金额大,预算明细项目多等问题,以往每年的预算均是通过基数加增长进行核定,现在通过预算评审和绩效评价,倒逼单位重新梳理市政道路等共用设施维护的基础信息和定额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数据分析取得预算资金支持,减少了单位申请的随意性。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何瑞琪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 何瑞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