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第九區》背後的真實故事

電影《第九區》背後的真實故事

許多觀眾會驚訝地發現,2009年的科幻大片《第九區》實際上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這部電影是一部模擬紀錄片,講述了一群被困在南非約翰內斯堡的外國人在難民營的重新安置過程。這部電影的靈感來自於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的短片《在約翰內斯堡的生活》,影片探討了南非本地人和津巴布韋難民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20世紀70年代開普敦6區6萬多名居民的搬遷。

《第九區》於2009年上映,廣受好評。由彼得·傑克遜製作,尼爾·布洛姆坎普執導,沙爾託·科普利主演,獲得2010年奧斯卡最佳電影提名。還包括最佳編劇、最佳剪輯和最佳視覺效果的奧斯卡提名。

2005年,布洛姆坎普導演了一部6分鐘的短片《活在約翰內斯堡》,講述了在電影中看到的外星人,以及主角沙爾託·科普利。雖然與《第九區》採用相同的遊擊紀錄片風格拍攝,但《約翰內斯堡外星人》融入了社區,而不是侷限於難民營。

雖然《活在約翰內斯堡》中的一些場景是由演員編寫劇本和表演的,布洛姆坎普還將約翰內斯堡居民的真實採訪鏡頭放在一起。受訪者被問及對居住在他們社區的津巴布韋難民的感受。在影片中,受訪者似乎對外星人有著很大程度的偏見和恐懼。

布洛姆坎普在《第九區》發行後的一次採訪中透露,他對外國人居住在南非這一想法的最初靈感來自於對津巴布韋難民的採訪。

短片和電影的主要區別在於,在後期的版本中,外星人被強制隔離。在完整的版本中,外星人從到達地球的那一刻起就被限制在約翰內斯堡中部的一個難民營裡。最終,政府提出了一個計劃,把外星人重新安置到一個更“合適”的位置,遠離城市中心。

這個情節的轉折實際上是受到發生在南非開普敦的真實事件的啟發。第6區是碼頭附近的一個以有色人種為主,白人少數的地區,自19世紀以來一直是一個繁榮的住宅區。1966年,種族隔離政府宣佈這裡為白人區。在1968年至1982年間,超過6萬名居民被迫遷移,被認為是不受歡迎的人的“垃圾場”。

政府官員隨後宣佈第6區為貧民窟,不宜居住。所有的建築都被摧毀,為新的白人專用基礎設施鋪平道路。

《第九區》是在約翰內斯堡的拍攝的。在拍攝期間居民被轉移到政府補貼的住房。《時代》雜誌的攝製組趕到時,大部分房子都已經空出來了,但仍有一些租客留下來。在拍攝過程中,這些居民被慢慢轉移到他們的新地點。拍攝結束時,攝製組是這個被遺棄的社區裡唯一的人。電影中所描繪的棚屋都是約翰內斯堡貧困居民的真實居所。

不幸的是,《活在約翰內斯堡》和《第九區》中所描繪的場景是發生在全球低收入社區和難民營中的場景。與類似的人類群體不同,這些外星人被安置在貧民窟,無法獲得食物、醫療和清潔飲用水等基本必需品。

這些外星人被當作非人的罪犯和賤民對待,它們的行為最終反映出它們受到的待遇。布洛姆坎普在這部電影中真正的成功之處在於,儘管有科幻動作片的種種噱頭,他仍然成功地保留了一種犀利的社會評論,這種評論對於我們日益全球化的社會來說是無價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