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文鄉賢」明朝禮部尚書林士章

「龍文鄉賢」明朝禮部尚書林士章

林士章(1524—1600),字德斐,號璧東,漳浦縣七都烏石大廳北平村(今舊鎮鎮浯江村大廳邊北平)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林士章一鳴驚人,聯捷進士,殿試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名楊全國。初授翰林院編修,歷官兩京國子監祭酒,翰林院侍讀學士,禮部左、右侍郎,經筵講官,國史副總裁,終南京禮部尚書,萬曆皇帝御賜“忠愛”匾額。萬曆九年(1581年)五月,林士章致仕歸家,年僅58歲,不久,為避縣城暄囂,在漳州城東北十里的流崗附近建長橋土城隱居。

  長橋土城建在孚山南麓(今漳州市龍文區朝陽鎮橋頭村),城高7米,寬1米多,均用花崗岩條石砌成,全城東、南、西、北,各建城門。

  南門門樓刻著“迎臺門”三個大字,左邊落款為明萬曆辛卯年(距今四百餘年),相傳是明朝禮部尚書林士章所題。

  西門門樓是園拱形石結構,設有二道門,與南大門大同小異,城門頂刻著“孚兗門”剛勁有力的三個大字。

  北門城樓和東門城樓後來為防止外地人侵,樓內人便把兩個大門砌牆堵死,至1958年已牆拆門廢。在北門的殘牆上,有株數百年的大榕樹,至今還鬱郁蒼蒼。

  城牆周長約千餘米,東西直徑約290米,南北直徑約220米,城內成橢圓形,面積約有59400多平方米,建有一排排整齊的民居,住著數百戶人家,其中,有一戶據說是林士章的後代。原有四座高大堂皇的四合院,因年久失修倒塌,只剩下幾條大板石和改建的兩座平房,除此以外,整個村落建築尚保留原來的風貌。民居房前,有寬闊的廣場,是百姓活動的好場所。據一位九十多歲的老大婆寶珠說,她孩童時,常在這裡捉迷藏。城內那時還建有樓、閣、亭、臺、水榭和花壇,真是個風景如畫的大莊園。

  土城的東南面有道九十九彎內河繞城流入九龍江(北溪),在城的西北面古時有條通往南靖、平和、長泰、華安和龍巖等地的主要公路,水陸交通非常便利。林士章尚書選中這塊風水寶地興建這座長橋土城是經精心選擇的。(林士章衣錦榮歸時,得到恩師贈送一櫥珍貴的書籍,供他研讀。士章好學,在翻閱恩師的贈書時,發現每頁書中都夾著黃金箔。後來,他就用這些“黃金箔”建築了這座土城。)

  林士章在“長橋土城”隱居生活了近二十年,才遷回漳浦老家,於1611年病故,埋葬在漳浦故鄉。隨著歷史的變遷,到了清初,林士章的後代,經不起匪盜騷擾,無法呆下去,只好遷回漳浦長橋一帶。

  明將黃梧(平和縣肖嶺人)歸順清朝後,剿匪平亂有功被封為“公臺”駐守漳州府。作為世襲官位的黃公臺,為加強實力,從平和老家肖嶺村移民來漳州,進駐“長橋土城”設立營區,長期駐紮,從此,在這裡生息,繁衍後代。

  1958年,長橋土城還保持完好,後因興修水利建水閘需要,土城前後被拆毀了四分之三,經樓內農民的強烈要求,才保住了現存的西門至南門約二百多米長的城牆。而今,城牆成了壯觀的美景。幾十株近百年的濃郁大榕樹,間隔有序隨圍牆延伸排開當空蔽日,千絲萬縷的樹根盤根錯節裸露城外牆壁。在蔭涼的樹蔭下乘涼、享受著大自然的恩賜,此情此景真讓人流連忘返。

  龍文區的長橋土城歷史悠久,交通便利,車輛均可直通土城內,熱情歡迎各界參觀考證。

  楊連發供稿

  龍文區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整理

  明•扶搖窯址

  位於龍文區郭坑鎮扶搖村瑤山。在瑤山東、西、中三面有窯遺址13座,直鈄連窯,陶片遍地。窯始建於明代萬曆至天啟年間,產品以粗陶器、家用陶為主,以甕聞名漳州府,當時名產“天寶菜脯“外銷均選瑤山甕裝之。明崇禎年間製作的“鯉魚吐珠”細陶茶罐,聞名全國。民國19年停產。

  • 選自《漳州文化志》P334

備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任何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

歡迎在漳州微信矩陣、今日頭條上做品牌宣傳,開業廣告,產品推廣,各種活動直播等,聯繫電話:18359614989(+微信同號,請備註“推廣”)

「龍文鄉賢」明朝禮部尚書林士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