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大學獲全國“挑戰杯”大賽一等獎 捧得優勝杯

  未來網高校頻道11月1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哲)11月14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中國社科院、全國學聯和北京市政府主辦的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終審決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圓滿閉幕。經過激烈角逐,雲南大學獲得一等獎項一項、三等獎四項,並捧得大賽“優勝杯”(全國44家),再次創造好成績。這是在挑戰杯30年之際,時隔多年學校再次捧得大賽“優勝杯”,在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中排名靠前。

雲南大學獲全國“挑戰杯”大賽一等獎 捧得優勝杯

  據悉,“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是一項具有導向性、示範性和群眾性的全國競賽活動,在廣大高校乃至社會上產生了廣泛而良好的影響,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迄今已連續舉辦16屆。本屆“挑戰杯”以“挑戰逐夢、科創報國”為主題,自啟動以來,吸引了全國1573所高校近300萬青年學生參與競技。最終只有200多所高校進入決賽角逐。

  終審決賽期間,學校組成了由校黨委陳華仙副書記帶隊,校團委、相關學院師生參加的代表團赴京參賽。經過網絡初評、集中複評、作品展示和決賽公開答辯等激烈環節,學校入圍決賽的《從區隔到融入:麻風村後代社會融入困境的消解——基於西南山地15個麻風村的研究》榮獲全國一等獎,《基於腦機接口技術的兒童專注度訓練系統》、《包覆式機械外骨骼》、《Sm激活紅光材料的開發及在熒光轉換型WLED中的應用》和《基於熱熔性植物秸稈和玉米澱粉的新一代快遞包裝成套技術》榮獲三等獎。

雲南大學獲全國“挑戰杯”大賽一等獎 捧得優勝杯

  2016年以來,在學校領導和支持下,該校團委全面更新了“挑戰杯”競賽組織和運營機制,加大組織和培育孵化力度,進一步完善了競賽組織運行體系、培育孵化體系和獎助激勵體系,鼓勵師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類課程、活動和競賽。“挑戰杯”賽事期間,校團委以常態化、體系化的組織方式開展工作,通過逐一走訪調研、拜訪名師名家、培育重點項目、組織學生團隊、線上線下宣傳動員、召開培訓會、申報評審會、專題輔導會等在全校範圍內營造學術科技和創新創業的良好氛圍。在校賽階段,通過線上線下賽事宣傳、知識競賽、有獎答題等覆蓋20000餘名同學,最終有27個學院(研究院)的363件作品參與校賽,2800餘名師生參與角逐。同時,建立了賽事評審機制、跟蹤服務機制和追蹤培訓機制,對所有立項項目進行一對一服務,及時反饋問題,解決問題,全程做好服務保障,並請專家對項目不斷指導完善。在上半年舉行的“挑戰杯”省級競賽中,經過校賽評審報送參賽的15件作品全部獲獎。其中特等獎4項,一等獎5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優秀獎2項,創下優異成績,為備戰國賽取得最終獎項奠定了良好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