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媽把廣場舞帶到奧克蘭,現如今名氣不小,建立萬人舞團

奧克蘭是新西蘭最大的城市和主要的交通樞紐。它位於北島,是該國人口最多的城市地區,雖然奧克蘭70%的地區是郊區,但90%的奧克蘭人口集中居住在城市地區。

奧克蘭是新西蘭外來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其擁有強大的就業市場。此外,奧克蘭是一座擁有多元文化的城市,聚居了中國人、英國人、愛爾蘭人、亞洲人、太平洋島民和毛利人等大型社區群體。在新西蘭人口普查中,近四分之一的奧克蘭居民被認定為亞洲種族,其中最大的人群是中國人。

中國大媽把廣場舞帶到奧克蘭,現如今名氣不小,建立萬人舞團

廣場舞中老年參與者在國內退休後,大部分都是以幫忙帶孫子、孫女,幫孩子操持家務的目的來奧克蘭,為在新西蘭工作中的孩子們減輕負擔與壓力。他們來到一個陌生化的異國文化環境中,面對一系列語言困擾與文化差異問題,為排遣生活中的無聊與孤獨,從而想通過熟悉的方式找到自己的“中國圈”。因此,參與廣場舞隊成為他們情緒與情感宣洩的一種方式。廣場舞作為簡單易學、學習成本較低的一項娛樂健身活動對他們毫無任何壓力可言,自然成為他們的首選。

中國大媽把廣場舞帶到奧克蘭,現如今名氣不小,建立萬人舞團

奧克蘭華人廣場舞參與者的舞蹈主要動機之一是鍛鍊身體、放鬆身心,廣場舞是一種與祖國聯繫的情感寄託表現,是一種鄉情的表達。很多人因為剛到奧克蘭生活,不適應其環境的改變,也因為語言文化的不同,導致他們無法融入。參加華人廣場舞隊的目的是幫助他們更多的結交朋友,使他們不再孤獨。參與華人廣場舞隊不僅能幫助他們度過新環境的緩衝階段,同時也能幫助他們轉變無聊單一的生活狀態。

中國大媽把廣場舞帶到奧克蘭,現如今名氣不小,建立萬人舞團

日常生活中,他們大部分都是退休的中老年人,所以除了社區活動之外,基本上都是在家中忙於家務與照顧家人,似乎很少有其他機會與外界接觸。而參與比賽不只是給他們提供了一個藝術呈現的舞臺,更是提供了一個讓他們看到更多,瞭解更多的生活舞臺。參與者們通過比賽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可以進一步打開自己的內心,去感受舞蹈與生活。據統計,當地廣場舞協會,已有幾萬華人大媽加入。

中國大媽把廣場舞帶到奧克蘭,現如今名氣不小,建立萬人舞團

因為新西蘭免費公共場所(例如廣場或公園、街道)的使用相對較為困難。奧克蘭社區華人廣場舞參與者們的收費大部分主要是以會員年費形式。一年10-20紐幣(大概是人民幣50-100元左右)。有時場地緊張,場地費增加,也會變為一次社團活動需交2紐幣。

中國大媽把廣場舞帶到奧克蘭,現如今名氣不小,建立萬人舞團

在奧克蘭,廣場舞比賽基本上都由華人社區之間聯繫與合作來組織和舉辦,還有一部分是由晚會舉辦方邀請參與。演出一般是在相關節慶日或紀念日中進行,如近幾年中會有主辦方抗戰70週年晚會活動,中新建交45週年晚會活動、改革開放40週年晚會活動等。同時在奧克蘭華人中秋節、奧克蘭華人春節聯歡晚會以及奧克蘭華人元宵晚會中,各個奧克蘭社區華人廣場舞隊都會自發排練舞蹈積極參與到演出當中。

中國大媽把廣場舞帶到奧克蘭,現如今名氣不小,建立萬人舞團

另外,奧克蘭華人廣場舞在平時的舞蹈練習中也嘗試使用新西蘭本土文化——毛利文化的音樂與舞蹈元素,他們認為這樣的“中新”結合也別有一番風味。目前,華人廣場舞隊在奧克蘭的華人圈中逐漸積累一定的知名度,同時也讓更多的人喜愛與瞭解到了中國的舞蹈文化。

中國大媽把廣場舞帶到奧克蘭,現如今名氣不小,建立萬人舞團

奧克蘭社區華人廣場舞參與者們在舞蹈鍛鍊後,平時會共同自發組織活動。包括聚會、旅遊、逛街等。他們都有一個屬於自己團隊的微信聊天群,這個群聊不僅是分享舞蹈視頻、照片進行交流的地方,更是他們平時生活樂趣的源泉。他們與隊友間互相分享生活中的竅門、知識還有趣事,誰如果有好玩的地方,也會互相進行推薦。

中國大媽把廣場舞帶到奧克蘭,現如今名氣不小,建立萬人舞團

中國人具有濃厚的鄉土情結,這種情節深深地植根於中國人的內心。血緣觀念,家庭意識早已烙印在中國人的血脈之中。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結構、感情傾向、文化精神的重要特徵便是鄉土情結。所以廣場舞成了當地華人的一種寄託,廣場舞構建了個體情感表達的舞臺,使華人參與者們通過共享故事來述說情感與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