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家臺村――“嘩啦頭,二嗤角,誰有炮仗我點火”

今天繼續講述黃島村莊系列――青島市黃島區高家臺村。

黃島地區曾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嘩啦頭,二嗤角,誰有炮仗我有火。它生動形象的反映了舊時過年的熱鬧場面。以前的小孩一到過年,就盼望著放炮仗,啥品種?有“甘草股”、“高家臺”、“電光”、“煙炮仗”、“土炮仗”、“摔炮仗”、“嘩啦頭”、“二踢腳”、“掙炮仗”、“起花”、“魔術彈”、“滴滴緊”、“土花”等名目繁多、各式各樣的鞭炮焰火。這其中就有以高家臺村命名的鞭炮“高家臺”,尺寸不大,響頭適中,安全性高,成為男孩零星燃放的首選。

高家臺村――“嘩啦頭,二嗤角,誰有炮仗我點火”

高家臺村,地處小珠山東南側,長江路街道西端,距膠南市靈山衛鎮駐地一華里,北與周家夼村接壤。佔地約10萬平方米。2006年,全村有262戶、902口人,有高、王、劉、張、吳、於等姓,居民多為漢族,僅韋姓一家為壯族。

據《高氏家譜》載,明朝永樂八年(公元1410年),高姓一家為躲避戰亂,從雲南長途跋涉遷來,逐漸繁衍成村。根據這裡的地形特徵,取村名為“高家臺村”,沿用至今。

據老人說,清朝道光年間,王氏一家從諸城遷來,劉姓從薛家島石嶺子村遷來,吳姓一家從辛安蜊叉泊村遷來,張氏家族從現膠南張家樓村遷來。1942年,于姓由日照遷來。20世紀80年代後,外地人紛紛遷來落戶,村裡的姓氏增加到幾十個。

先輩們就地取材,建起土石結構的簡易住房“草披房”,一直住了幾百年。直到20世紀80年代,才陸續建起寬敞明亮的磚瓦房。人們合理安排村莊佈局,使之既朝陽、避風,又方便出行,利於生產生活。到解放初期,形成了前街、后街、東南胡同、西北衚衕、腰衚衕、西衚衕等六條比較寬的街道,各街道互相連接,四通八達。

高家臺村――“嘩啦頭,二嗤角,誰有炮仗我點火”

村東河,源於小珠山脈,經村東向南入海。原先,河兩旁有沙柳子、團葉柳、楊柳、紅柳、刺槐、臘條等樹木,並植有大面積的草場。每到春夏季節,一眼望不到邊,如一片綠色的海洋。夏天,成為人們洗澡、納涼的好去處。條編藝人則用各種枝條編成筐、簍等用具,送到集市上出售。河雖然不大,但在人們的生活中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河水既清涼又甘甜,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村人生活、生產用水全靠此河。小河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為一條母親河。後由於人口大量增加,過度取水,加上大規模的採沙,於1980年前後基本乾涸,兩岸的美好風光蕩然無存。

村東和村南各有一座幾十米高的小丘嶺,稱為“東山”、“南山”。20世紀60年代以前,曾是光禿禿的荒山坡。1966年,村民將其整修成層層梯田。第二年春天,在東山上栽植了蜜桃、蘋果、梨等多種果樹,在南山上栽植了刺松、刺槐、棉槐、柳樹等多種樹木,幾年後變得鬱鬱蔥蔥。

先輩們有著艱苦創業、吃苦耐勞的傳統美德。“颳風拾石頭,下雨打苫子。兩頭趁涼快,中午趁太陽”,睡到日頭冒紅,必定受窮”,他們用這些自編的諺語來激勵自己。農閒時,還到外地學來了許多手藝。其中,做風箱和鞭炮是高家臺村的兩大傳統手藝。

高家臺村――“嘩啦頭,二嗤角,誰有炮仗我點火”

村民做風箱的歷史始於清末,1940-1960年最盛。最有名氣的匠人當數高貴方、高振芝父子,所做的風箱不僅體大、耐用,而且質量上乘。當時他們家還開過木匠鋪,從業人員達十幾人,日產風箱十多個,在當時算是不小的規模了。如今,風箱已退出了人們的生活,這門手藝也隨之失傳。

高家臺村――“嘩啦頭,二嗤角,誰有炮仗我點火”

(風箱)

本村生產的鞭炮以節奏快、響聲大而著稱。人們在蓋房子、娶媳婦、家中添丁或逢年過節時,都會放鞭炮慶賀。早年,外地的鞭炮運不來,當地的鞭炮大都是村裡所產,故人們一提起放鞭炮,便會想起高家臺。

在清光緒末年,村人有網東北的習慣,特別是民國時期,人數最多。他們多是去東北謀生,或做點小買賣,從家鄉帶去土特產,換回東北貨出售。高會彥(1886-1962年)很有傳奇色彩。他去東北來回都是肩挑行李步行,而且一年跑幾個來回,在今天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

村民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解放戰爭時期,踴躍參軍參戰,捐錢捐糧,出夫支前。王法梓、高泗方、高振朋、高振玉、高振仁、高振日、高臣方、於增寶、張風繼、高振江等十幾人光榮地參加瞭解放軍。其中,高振江、高振仁、張風繼三人英勇輛牲。高泗方轉業後在軍中供職,現已退體。高振日轉業後在青島做工至離休。王法梓參軍後隨第四野戰軍從東北轉戰至海南島。1950年,隨部隊抗美援朝,參加了著名的上甘嶺戰役,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雖參加大小戰鬥上百次,多次立功受獎,卻沒負一點傷,算得上是一個奇蹟。復員後在公社海帶廠一干就是幾十年,從不擺老資格要待遇,表現出了一個老共產黨員的優秀品德。沒參軍的青壯年積極出夫支前,最多的一次達到40多人,而當時全村還不到百戶人家。

高家臺村――“嘩啦頭,二嗤角,誰有炮仗我點火”

(上甘嶺戰役陣地)

20世紀50年代,村中曾駐過解放軍某部汽車連和通訊連。軍民聯防,親如一家。1955年國家實行義務兵役制以來,先後有20多名優秀青年應徵人伍。

1947年,本村第一個中共支部建立,高振玉任支部書記。村裡進行了減租減息、土地改革運動,實現了“耕者有其田”。

新中國成立後,人們積極開展大生產。1969年,建起了磨坊,用上了電。1975年,購買了第一臺“泰山-50”型拖拉機。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特別是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以來,人們農副並舉,開展多種經營大搞水貂養殖、運輸、木材加工等副業,全村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蓬勃向上的新氣象。水貂養殖業的規模、技術和質量,在周邊地區首屈一指,多年來一直是支柱產業,給村民帶來了豐厚的經濟收入。運輸業為第二大產業,各種車輛多達幾十臺。

村東的高家臺水廠,始建於1994年,1995年建成。1996年,修建了東河大橋,實現了人們世代的願望。還建立了老年活動室。2001年,硬化了村內大街及進村道路。

2000年,在村西北角建起了中型幼兒園,佔地300多平方米,可容100多名幼兒。村裡已普及了中小學教育,培養出高鵬飛、王婕等多名大學生。高興奕,國家級優秀體育健兒,曾在1991年成都全國城市運動會和1992年北京第七屆全國運動會上奪得男子摔跤冠軍。現在濟南任體育教練。

高家臺村現有廠房50000平方米,大小水貂養殖廠40多個。村內房屋成排成行,道路寬闊整潔。村民80%以上安裝了程控電話,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2006年,全村經濟總收入6910萬元,人均純收入6070元。

《南廟》

位於村東南,建於清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佔地約三畝。

此廟在當時可謂氣勢宏偉,有正殿、左右鐘樓、廟屋和廟場。內供神像。院內有一棵黃楊樹,樹冠像一把巨傘,把廟院遮蓋得嚴嚴實實。傳說,有一條巨龍住在院中,專職護廟。曾有人看見巨龍將身子盤在黃楊樹上,頭伸到百米之外的河中喝水,驚得此人目瞪口呆,半天緩不過神來。每年春節,人們會帶上供品、鞭炮到廟裡祈求神靈保佑。南廟的鐘樓、廟屋在“文革”時被拆除,院中的黃楊樹於20世紀50年代被伐,廟場已改做他用。現只剩下正殿的三間空屋靜靜地佇立在那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