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今年30岁的赵家浩,2015年9月被河南商水县委组织部派驻王岗行政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4年多时间,他把精力和汗水都洒在王岗行政村,用真心和汗水把王岗这个贫困村变成脱贫模范村,赵家浩被村民称赞为“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王岗行政村,有5个自然村、2900多口人,是重点贫困村。赵家浩驻村时,全村没有一条水泥路、柏油路,5个自然村都是土路,遇上阴雨天气,村民都出行难。村民们说,王岗有四多:贫困户多、苍蝇蚊子多、生活垃圾多、打牌赌博的多。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驻村后,赵家浩对183户贫困户建立扶贫电子档案,并制定帮扶和脱贫计划、帮扶措施、脱贫时间,然后分步实施。通过4年多的努力,全村18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61人已脱贫174户、831人,还有9户贫困户、30人未脱贫。张庄乡党委书记张军启告诉记者:‘王岗村贫困户多,困难多,任务重,实现183户、861人脱贫真是不容易,这与赵家浩的辛苦努力是分不开的。”

王岗村有5个自然村,却没有一条水泥路,群众生产、生活都受到影响。为此,赵家浩多次跑乡政府、县政府和有关部门,找领导、要项目。乡党委书记张军启给予赵家浩大力支持和帮助,通过努力,2016年春季修筑水泥路1.6公里,2017年修筑水泥路3.5公里,2018年修筑水泥路2公里,共计修筑水泥路7.1公里,实现全村5个自然村所有道路、街道全部通上水泥路,街道都铺设了下水道,路两旁都进行了绿化,群众走路难问题被彻底解决。

路路通为王岗村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打下基础。赵家浩抓住这一时机,帮助10户村民搞养殖,其中6家养鸭场、4家养鸡场。赵家浩不知跑了多少腿,磨了多少嘴,克服种种困难,帮助村民把养殖场一个个建了起来,并把贫困户安排到养殖场就业。他又帮助返乡农民工徐卫峰建起制衣厂,安排村里40名留守妇女和20名贫困户就业。针对大部分贫困户和留守妇女、留守老人无就业实际问题,赵家浩从黄寨镇引来渔网编织项目,让全村100多户贫困户和300多名留守妇女、留守老人都从事渔网编织,人均月收入1500多元,实现家家有项目,人人有活干。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去年8月5日深夜11点,王岗村贫困户赵雪打来求助电话,说自己肚子疼临产,丈夫外出打工赶不回来,婆婆年纪又大身体有病,赵家浩接到电话立即开车到赵雪家,在其婆婆帮助下把赵雪抱到车上,半个小时就把赵雪送到了商水县妇产医院,直到赵雪进到分娩室,浑身是汗的赵家浩才松下一口气。赵家浩的母亲也是医生,她带些鸡蛋随儿子一起看望赵雪。赵雪婆媳俩感激万分,赵雪拉着赵家浩妈妈的手说:“阿姨,谢谢您这么晚跟我做荷包蛋。赵书记是俺村的好书记,是俺全家人的大恩人,俺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赵家浩的妈妈却笑着说:“王岗就是家浩的第二个家,村民都支持他的工作,对他很好。他给群众办事是应该的。你需要什么尽管说,打家浩的电话和我的电话都行。”

让群众乐起来。2018年秋季,在赵家浩的努力下,王岗村建起村室、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和篮球场,还成立广场舞队、腰鼓队,每晚来村文化广场跳广场舞的村民300多人。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为了让村民知法、懂法、学法,赵家浩邀请县司法局有关人员来王岗举办普法培训班,向村民发放《普法学习手册》,自己在村室宣传橱窗开设普法宣传栏,县司法局帮他在村文化中心设立调解室,村民有纠纷、家庭有矛盾都到调解室找赵家浩调解。4年多来,经赵家浩调解的邻里纠纷有200多场次,调解成功率达到100%,村民都说赵书记是一个编外法官,县司法局长王洪辉在王岗村检查司法调解工作时对赵家浩给予高度评价:“你不仅是一个优秀驻村第一书记,还是一个优秀调解员。”

赵家浩驻村工作4年多来,除了春节过了假期,其它时间都在村里工作,1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90多贫困人口的电子档案都要他一人收集信息、核实资料,进行填写,每一个贫困户家里不知要跑多少趟,还要迎接一次又一次的各级扶贫检查,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的家在王岗,日日夜夜,春夏秋冬,都没有离开过王岗。”因为驻村工作顾不上家,让他对母亲有很多愧疚。赵家浩10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手把他培养成人。由于母亲当医生工作辛苦,经常患胃病、腰疼病,尤其是夜间患病,连一个倒开水拿药的人都没有,但是,为了儿子安心工作,母亲有病都不给儿子打电话。赵家浩说:“为了保证完成县委交给的驻村扶贫任务,不给全乡、全县扶贫工作拉后腿,宁可舍小家,也要顾大家。”(记者 李向东 通讯员 乔连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