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岛:市场并不关心扇贝怎么死,更关心你何时退市

獐子岛:市场并不关心扇贝怎么死,更关心你何时退市

自11月11日披露扇贝大规模死亡以来,獐子岛连续经历第四次信任危机。

农民收成靠天,特别是种植与养殖行业,按理说大家应该理解养殖行业的风险。然而,2014年扇贝集体“跑路”、2017年扇贝“饿死”、2019年一季度再度“跑路”之后,这次是獐子岛扇贝5年来第四次上演魔幻戏码,网友甚至喊出了“骗我请注意次数”,更戏称为“獐子岛旅行扇贝”,股民则戏称扇贝应该是被獐子岛气死的。

11月16日,由大连农业农村局组织的相关机构和科研院所专家前往獐子岛进行实地考察,央视财经等媒体隔船(记者与专家未被要求同船)跟踪报道。随后,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俊表示:专家组调查认为獐子岛扇贝近期大部分死亡属实。

据新京报记者与数位獐子岛民及海洋岛岛民沟通,其均表示“海洋岛上的扇贝今年没有问题”。而獐子岛公司员工甚至直言,“希望公司倒闭了好,现在的状态令很多人难受。


讲真,扇贝并非獐子岛“主营”

前几次的獐子岛扇贝意外失踪或死亡后,各路媒体早就探望獐子岛扇贝数十次,而网民也更是从愤怒转为了调侃。而这次,獐子岛破天荒地自证清白,小编很想说:獐子岛,你咋就拎不清呢?公众真关注你家扇贝是跑还是死了么?

早前,獐子岛公司表示:海参、鲍鱼、海胆、海螺、牡蛎等养殖规模相对较小,尚未对公司业绩形成重要支撑,虾夷扇贝则是公司优势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业内首位,是公司利润的主要贡献产品。

然而,从獐子岛2018年报看来,“其他”才是企业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营收占比为67.6%,达到18.8亿元;獐子岛所说的主要贡献产品“虾夷扇贝”营业收入则为3.6亿,营收占比只有13%。

确实,扇贝跑不跑、死不死,有影响,毕竟占着净利润的比例,何况现在是亏损状态;但是,扇贝跑不跑、死不死,影响也不大,毕竟你的“其他”占总收入近7成,拉高“其他”减低开支不就能扭亏为赢么?不得而知。那么,“其他”到底是什么呢?小编也不得而知。

从獐子岛近十年来的总收入和利润(下图)来看,赚多少就要赔多少、赔了多少就得赚多少,特别是从2012年以后赚两年亏两年、亏两年一定要赚一年。

獐子岛:市场并不关心扇贝怎么死,更关心你何时退市

2018年2月,监管部门立案调查,17个月后,今年7月10日披露,证监会认定獐子岛连续两年财务造假,处罚结果是董事长吴厚刚永久市场禁入,上市公司被罚60万元。

按照规定,在禁入期间内,吴厚刚及其他被处罚的高管不得再担任原上市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也不得在其他任何机构和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担任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或从事证券工作。

然而,吴厚刚至今依然是獐子岛公司的董事长。目前,獐子岛公司只有副总裁、董秘孙福君已经辞职,公司董事、副总裁梁峻辞任。獐子岛辩称:证监会行政处罚中认定的事实未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第二条、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

早在今年7月1日,獐子岛董事长吴厚刚曾在201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表示:“赔钱对不起股民,我今天在这里要向广大股民检讨,说声对不起。”资料显示,其曾于2001年2月至2002年6月担任辽宁省大连市獐子岛镇党委书记。

然而,吴董事长,你怎么不说对不起股民赔钱呢?你怎么还不辞职?

其实,社会并不关心扇贝之死

扇贝到底是跑还是死、是真死还是装死,其实股民并不关心,也无从考证。如上述,养殖行业要看天,这是主因,但作为一家有着61年历史、上市了13年之久的养殖企业,不懂得监控与预警么?这个态度才是社会关心的。

獐子岛集团最早可追朔到1958年,那时还是集体经济。而吴厚刚是土生土长的獐子岛人,在37岁那年当上了股份制改革后的獐子岛董事长,当时他还兼任獐子岛镇党委书记。

这些年的獐子岛集团除了吴厚刚,还有很多吴氏家族成员。2012年因内部处理而离开公司的吴厚记为吴厚刚弟弟,开除之前负责在海洋岛收购苗种,开除原因是因内部举报,公司认定其在整个收苗和播苗上负有管理责任。

獐子岛于2011年提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当时激励对象共有142人,据《新京报》报道:其中不少与吴厚刚存在亲戚关系,包括养殖事业二部总经理吴厚敬、养殖事业一部总经理助理吴厚记与吴厚刚是兄弟关系,荣成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强为吴厚刚的外甥,大长山岛分公司经理刘锋是吴厚刚的妻弟等。

2013年4月,獐子岛公司披露公告显示,吴厚记等14人因离职而被取消参与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资格及获授的股票期权。

对于一个本是集体经济发家的村镇企业而已,沾亲带故再正常不过,是否涉嫌利益输送则该由证监会督查。然而,我们更关心的是獐子岛的发展实力,正如深交所多次问言询,你是否还有持续运营能力?

獐子岛:市场并不关心扇贝怎么死,更关心你何时退市

獐子岛:市场并不关心扇贝怎么死,更关心你何时退市

獐子岛:市场并不关心扇贝怎么死,更关心你何时退市

獐子岛:市场并不关心扇贝怎么死,更关心你何时退市

在獐子岛所列的18位董高监中,我们发现学经济、财务专业的占比达到70%,其余的则从事管理与科技研发,而从事育种、养殖、医学、水产等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几乎为零。唯一一位与海洋领域扯上关系的是独立董事陈本洲,据资料显示,陈本洲之前为大连海洋大学教师,之后一直从事质检相关工作,目前本职工作为天祥集团中国东北区高级总监,天祥集团其中主要的一块业务为食品及农产品国际标准检测。

从其官网了解到海洋牧场、休闲渔业、冷链物流和水产加工为獐子岛的四大业务,而排在第一的海洋牧场覆盖海域面积达1600平公公里,以“责任、感恩”为核心价值观的海洋牧场业务群却没有配置对应的水产方面科学家,实在不敢让人相信其獐子鸟对自己的生产运营和股东负责。

11月12日,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獐子岛利用了制度漏洞,没有连续三年亏损退市,重大违法违规退市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尺度。监管部门立案调查,很难认定财务造假,公司业务的特殊性与难核查性,导致即便有疑点,认定其造假也很困难。”或许这就是那70%学经济和财务的董事高管对獐子岛存在的最大价值。

有些人,狠起来连自己人都坑

獐子岛在2014年第一次爆出扇贝出逃后,公司面对黑天鹅迅速自救,在年底筹划了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

那次员工持股计划不超过195人,于2015年4月30日前共计通过二级市场买入676.6万股,买入均价为12.58元/股,合计耗资8504万元。而截止到今天,獐子岛未曾分红和转增,持股计划已亏损80%,这部分自己人平均浮亏已超35万元/人。

之后,獐子岛被机构打入冷宫。2017年底,公募基金已经清空了獐子岛,券商也不再对其进行跟踪,机构也将涉嫌财务造假的公司列入禁投。

如今,股价一路下跌,近几日平均股价2.5元,复权后相较于历史最高位(2010年11月)而言,跌幅高达92.5%,相比于2006年上市发行,跌幅达40%。

有投资者不解,又骗人又不能赚钱,为何对于獐子岛这样的公司不能直接退市?从以往案例来看,即便是较为严重的财务造假,也需溯回业绩后近三年连续亏损才会被处以“极刑”。尽管2016、2017年獐子岛的业绩回溯后为亏损,但2018年其盈利3210.92万元,仍未达到退市标准。

但是,还有一条路供獐子岛选择!

自今年以来,已有雏鹰退、*ST华信、*ST印纪等多只个股,因股价跌破面值而退市。若是獐子岛执意而为,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2.5元也不会支撑太久,毕竟上下相较,离“准仙股”也不远了!

獐子岛,你到底是董事长先辞职还是等待退市?

獐子岛:市场并不关心扇贝怎么死,更关心你何时退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