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颖:一场事先张扬的保卫战

戳右边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最新娱乐八卦等你批阅!

2017年,在电影《乘风破浪》的发布会上,赵丽颖自曝中二时期的网名叫“冰山玫瑰”,并恳请记者朋友不要把这个作为稿子的主标题,稍显羞赧地解释说:“冰山上怎么可能长玫瑰呢?”

就如同冰山上不应该生长玫瑰一样,农村出身、说话耿直、外貌局限等质疑声也一直伴随着赵丽颖的成名之路。

赵丽颖:一场事先张扬的保卫战

​不过也正因为这些声音,才让她愈发想要证明自己,就如她所说:“就是这样的农村生活经历磨炼了我坚强的意志,也造就了我坚韧顽强的个性,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今天的我。”

去年七月,由于长期拍戏积累的伤病,她在微博上宣布自己停工一年的消息。令人惊讶的是,全面停工并没有让她的人气下滑,《你和我的倾城时光》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两部积累的剧陆续上映,让她占据福布斯名人榜第15名。

很难否认,这样的档期安排不是有意而为之。

和很多功成名就后,标榜自己淡泊名利的人不同,赵丽颖从来没有掩饰过自己的野心。为了生存,没有退路。攻略的每一寸城池,都不容有失。这是典型的小人物心态,放在她的身上倒显得有点真实可爱。

毕竟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王子公主,大多数人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这也意味着一个人想要突破自己所处的阶层,只有不断向上爬。

赵丽颖:一场事先张扬的保卫战

无名草木

第一次面对媒体时,赵丽颖是这样介绍自己的:

“我是河北廊坊人,我父母以前是农民,我小时候的成绩不太好,虽然经常熬夜学习,但是和重点高中的分数线还是差了一大截,我是中职生,非专业科班出身。”

这一段话大抵可以概括她的身世背景。

和很多玩着洋娃娃长大的孩子不同,赵丽颖从小的娱乐活动就是跟着家人干农活。掰玉米棒子,摘棉花,躲在草垛里捉迷藏,躺在湛蓝的天空下闻着谷物的香味,愉悦且单调。

唯一能接触外界的机会就是看电视,看着别人演戏,幻想着自己是不是有一天也能做演员,很多小女孩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想法,她也不例外。所以赵丽颖小时候的梦想就是逃离爸妈的束缚,离开家去大城市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由于学习成绩不好,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这条路明显不通。初中毕业后,凭借一张还算漂亮的脸,职高老师看着她说:“长这么好看,来当空姐吧”,于是考入了廊坊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空乘专业。

学了三年后,赵丽颖觉得这个专业还挺有意思的,本想继续投考空姐,却因几万块一年的学费而止步。

赵丽颖:一场事先张扬的保卫战

​每一个离开学校的孩子,所面临的第一件事就是谋生。为了赚钱,她先是在商场发美容卡,后来又应聘服务员。

由于卖酒可以拿提成,所以她还经常跟同事抢生意。和每个为生计奔波的成年人一样,为了多赚一点钱分毫不让。她坦言:“那时候特别倔,只要给我一个机会,做什么都可以。”

很快机会就来了,赵丽颖被自家附近的管道防腐公司销售总监挖去做销售助理。对于当时的她来说,这份工作稳定,离家近,又坐在办公室里,不用风吹日晒,还有上升空间,已经是最佳的选择。“那时候是助理,后面可以往上升,感觉一步一步升官挺厉害的。”

但现实并没有她想象中那么美好,为了公司业绩,作为小职员的她也常被拉去陪客户喝酒。年轻气盛,豁得出去,赵丽颖生生被喝出了肠胃炎。不过她也因此得到领导的赏识,如果不是因为参加了《雅虎搜星》的比赛,老板还打算过两年升她做个主任。

参加比赛纯属机缘巧合。

除了陪客户喝酒吃饭外,赵丽颖作为销售助理的日常工作,就是整理一下发票数据,每个月为领导做些报表,简而言之就是闲且无聊。

直到偶然间看到新闻弹出雅虎网站的比赛页面,当时她也不知道是选什么的,觉得网上报名简单省事儿,很快就填了表,还不忘忽悠自己玩网游认识的网友们帮忙投票,没想到直接杀入了前50名。

到了正式比赛阶段,需要到北京做一个简短的培训,赵丽颖决定辞职,“就觉得上天给了我一个机会,我一定要抓住,至少我年轻,我还要想去试一次。”

父母总是为子女计之深远,得知此事的父亲,连忙打电话跟老板道歉,说孩子年纪小,不懂得说话,问能不能先请假了。想着万一比赛没有过,至少还有条后路。

没想到老板竟然同意了:“没事儿,你去吧,不行再回来。”

谁料到赵丽颖凭借着在学校里文艺汇演时的那点唱歌跳舞的功底,最后得了个冯小刚组的冠军,一去不返。

赵丽颖:一场事先张扬的保卫战

​通过陈凯歌执导的广告片《跪族片》出道后,赵丽颖除了担着“国民校花”的虚名,其实并没有什么片约。连续两年的时间都只能演点小丫鬟之类的角色,片酬两三千块钱,偶尔拿个一两万块钱就觉得很多了。

好在老家距离北京坐高速大巴也就40分钟,每次来北京见完导演之后就回家,闲来无事就在经纪人的陪伴下练习表演,省了不少开销。

谈及这段经历,赵丽颖觉得自己受益匪浅:“那段时间把浮躁的心态调整好了,没有说我一下子好了,我就浮躁了。或者一下子不好了,我就特别低沉。”

从2006年第一部戏《金婚》开始,到2008年的《苍穹之昴》之前,赵丽颖一直都是蒙的,在剧组不敢跟人说话,看着剧本念台词,导演让干嘛就干嘛,也不懂对手演员的反应,自己演自己的。

直到《苍穹之昴》第一次接到戏份稍重的戏,才第一次有导演凶她,“你怎么不会演啊,你这样不对。”

那一刻赵丽颖还觉得自己委屈,是不是片场没人说了,导演才逮住她说。但还是倔强,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死命地不让它滴下来。

当晚回到酒店之后,她认真研究了一番剧本,把人物的行动线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第二天去现场,按照自己的想法重新演,没想到导演觉得特别好,“那时候才知道,原来演戏可以这样演。演一个人物,要给她一个特点,这样大家会喜欢。”

被一棒打醒后,赵丽颖决定不要再这么混日子了。开始穿梭各大片场,观摩大腕老戏骨演戏,也会鼓起勇气向前辈讨教。宁做凤尾,不做鸡头。

有熟悉赵丽颖的圈内人评价她有着很强的目的性,认准目标一定会努力达成:“你能看得出她对成功的渴望,成功都不是平白来的。”

明星和黄金作为两股神秘的力量,吸引并决定着人类所有的野心。先要敢想,梦想才会实现,这并不值得羞耻。

赵丽颖:一场事先张扬的保卫战

冰山玫瑰

2011年,琼瑶的经典之作《还珠格格》翻拍,赵丽颖借上了这股东风。

小时候她就曾拿着自己的白色网球鞋,让爷爷削一块木头钉在鞋底,假装是剧中的旗鞋,手里还拿着手绢,在家里溜达。没想到有朝一日,竟然能真的成为剧中的角色。

赵丽颖一开始试的角色是小燕子,结果由于台词太多没记住。好在导演还挺喜欢她,又让她试了紫薇,结果却没哭出来。“那时候知道导演在给我机会,我自己也想努力争取。没办法,试戏困难户。”

试戏不成,但由于外表看着柔弱文静,最后还是得了“晴儿”的角色。

但尽管已在京五年,赵丽颖说话还是有北方口音,声音也不够温柔。本想着声音小一点可能会柔和一点,结果导演一直喊她大点声。当天就回去说台词听录音,找说话声音最好听的位置和节奏,反复练习。

最后试戏期间频频碰壁的赵丽颖,得到了《新还珠》导演李平的认可:“你跟她讲,她一看到就马上能领会到,转变成自己的模式,很聪明。她这个词回家是做了功课的,蛮用功的一个女孩儿。”

随着这部戏的播出,她总算有了一个能让人记住的角色。

但这并没有打破赵丽颖形象受限的局面,因为圆脸的关系,她一直被说形象不大气,只能演宫女、丫鬟、妹妹一类的角色。她当时心里就暗暗地发誓,“别让我抓住机会,一旦有,我一定会拼命地抓住!”

很快她就抓住了《陆贞传奇》。当时很多人对选角产生质疑,这样一个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女孩子,怎么能诠释出陆贞这样一位坚韧聪颖的女相?

其实在此之前,于正也担心过赵丽颖的圆脸会影响她的观众缘,结果对方一句话怼了回去:“如果您真觉得我行,我不去整容也一样行,如果您觉得我没这个实力,就算我削尖下巴也没用,我想用实力去演戏,而不是一张瓜子脸。”

正是这句话,促成了二人在《宫锁珠帘》中的合作。虽然赵丽颖在剧中依旧只是演了一个小角色,但于正看到了她身上那股为了目标不顾一切的韧劲儿,于是到了《陆贞》的时候一锤定音:“她就是陆贞,我认识她这么多年,我知道她就是陆贞。”

该剧的出品方也很看好她:“我们信赖赵丽颖,她演戏有灵气,还有着不服输的韧劲和认真的态度,信赖是可以计算的。”

《宫锁沉香》的导演潘安子就曾大赞赵丽颖敬业:“她不会作秀,尤其是不会说什么我拍戏很苦,水很冷,下不去,从没听她说过。”

如果说这世上真有努力就有回报这种事,那《陆贞传奇》就是她得到的第一个回报。

《陆贞》之后,赵丽颖才真正坚定了想做演员的信念,“知道演戏过瘾是什么感觉,很爽”。

赵丽颖:一场事先张扬的保卫战

​此后她的角色,似乎都没有摆脱“陆贞”的影子,坚强、倔强、不服输,带着女性特有的韧劲儿。

这样的角色无疑是讨喜的,演员的形象往往会和角色捆绑,剧中人物的光环也为赵丽颖积累了一大波路人缘。

赵丽颖曾说:“我喜欢坚强倔强的女孩,这样的人比较容易完成自己的梦想。”这句话适用于陆贞,也适用于赵丽颖。

2015年,《花千骨》的制片人唐丽君正在翻阅一本杂志,赵丽颖那双倔强的眼睛让她觉得花千骨跃然纸上。很快她就来到杭州片场找到赵丽颖,二人聊的十分投机,但出发点却有点不太一样。

唐总觉得眼前这个小姑娘像花千骨一样善良倔强,而赵丽颖当时还没有看过原著,只是被“花千骨”三个字吸引,觉得这个名字“好诡异、好神奇、好好听”,得知花千骨是天地间最后一个神之后,她立刻决定“我要演!”。

到了开拍前讨论剧本的阶段,已经看过了原著的赵丽颖,跑到会议室开局本会。

她认为剧本中花千骨的角色前期过于柔弱,与后期反转不符。她理解的花千骨应该是外表柔弱,内在坚韧,于是她手写了一份角色理解递给了导演和编剧,最后大家觉得说得有道理,临时调整了剧本。

编剧饶俊在采访中提及此事,忍不住佩服起来:“她就单枪匹马,助理没有带,经纪人没有带,然后就是自己一个人跑到会议室,来跟编辑开剧本讨论会,一个字一个字,把她自己对花千骨这个人物的理解,然后这个人物的那个形象自己写下来,跟我们交流。其实我们当时觉得就演员能做到这样的一个程度是很难得很难得的。”

赵丽颖:一场事先张扬的保卫战

​贪图安稳就没有自由,追求自由就必然经历危险,人生只有这两条路,赵丽颖选择了后者。

《花千骨》一经播出,收视率就稳居榜首,成为中国内地首部突破200亿次播放量的电视剧,更掀起IP化改编狂潮,直接影响了影视剧行业生态。

赵丽颖也凭借这部剧获得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主角提名,并坦言自己很骄傲,但同时也保留着一份清醒。

《花千骨》播出期间,她正在剧组拍摄自己主演的谍战剧《胭脂》,导演徐纪周就曾在采访中透露赵丽颖当时的状态,“她跟我在谈起《花千骨》的时候特别淡然,这事儿已经过去了。说到《花千骨》和《杉杉》她说你没看最好,我有很多问题。她每天就是尽全力,我要走进这个角色里。”

但是随着走红,越来越多的质疑声也开始出现,由于在采访和综艺节目中说话直接,赵丽颖被贴上了“赵小刀”的标签。

很多人对她说不会说话的人在这个圈子里是混不下去的,于是她就不说了,「我这么性格直接确实很容易被人误解。没关系,我就少说一点,我可以多做对不对!我可以做给你看,用作品说话。”

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又接下一部大女主戏《楚乔传》。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入行前十年的时候她是陆贞,靠努力奋斗终于有了一些成绩。现在更像是楚乔,想用一腔热血去坚持理想,守护信仰,去改变更多未知的未来。

她把这称作是自己小小的英雄主义,“我想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我想实现自我价值,我想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我想让自己过得更好。我想试图改变这个行业某些规律,我希望在这时代留下属于我的印记”。

《楚乔传》成为中国内地首部在播出期间网播量就突破400亿次的电视剧,虽然被批绿幕抠图,滥用替身,但片方释放出的花絮中,赵丽颖高温下在黄沙中翻滚的镜头,还是堵住了悠悠众口。

敬业与否暂且不论,毕竟她一直觉得自己得到的比付出的多。

出道十年后,赵丽颖终于成为了自己口中那朵“玫瑰”,谁说冰山上开不了花,这不是长出来了吗?

赵丽颖:一场事先张扬的保卫战

寂静春华

在2006年参加《雅虎搜星》来北京之前,赵丽颖从来没有去过其他的城市。那是她第一次坐火车,到了北京后又是第一次坐地铁。“从来没有人教我,告诉我怎么做,自己摸索出来的。”

后来成为演员也是一样,没有老师教导,只能靠自己摸索。演员陈晓曾这样评价赵丽颖的戏:“她没有科班学习,所有的东西都是经验总结出来的。”

在演员这条道路上,她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是军师,是将军,也是战士。

但是在生活中,她却更愿意甘于平淡,就像《知否知否》中明兰的那句台词:“就这样平平淡淡地生活,最好什么也不要发生。”

在戏外她常常不太说话,害怕人多的地方,大脑一片空白,直接懵掉,几乎没有社交。有一段时间坐出租车,都会担心有人会过来拉开车门抢东西。

她无法忍受身边空无一人,安全感和孤独这种东西,和性格无关。

但娱乐圈的种种,让她封闭了自己的交际圈。她曾坦言自己的性格中有“薛杉杉”的部分,但是很好地藏起来了,因为这并不适用于现实。

虽然朋友不多,好在十分真心。赵丽颖的前经纪人黄斌讲过一个故事,赵丽颖的一位朋友把他们的合影发在微博上,有人提醒她这是不是想蹭热度。结果赵丽颖特别生气:“你怎么能这么讲我朋友!大家一起开心,发合影不是很正常吗!”

当记者问她娱乐圈的勾心斗角时,她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很清楚,但不想参与,“我希望自己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干净的。”

这不禁让人想到她参加《雅虎搜星》时接受节目组采访时的一段对话:

对方问赵丽颖:“为了演员梦想,你可以付出任何代价吗?”她不假思索地回答:“值得就付出,不值得就不付出”。

从一开始的胆小、不自信、倔强,到后来的高冷,或者是膨胀,情绪不稳定,再到最后的看开或者是承担,变得平和、平静。

赵丽颖坦言这些阶段自己都有过,“你又能从这些经历当中找到一个很正确的方向,这挺不容易的。”

最近,产后复出的赵丽颖接受杂志访问时,被问及“离开一段时间是否担心被大家忘记”时,她回应:“这也是一件好事,重头再来,用新的作品让大家熟悉自己”。

面对所有争议,唯有作品是最好的回应方式。

赵丽颖无疑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活在当下,积极地去面对未来,理智地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人情冷暖。

面对质疑想要证明自己,面对贫困也想活得体面。大多数人都在同自己的欲望作斗争,而不是人生的困难。

如果生活真的如同一朵玫瑰,有多少片代表梦想的花瓣,就有多少根昭示现实的刺。

有些人输了,名为劳而无功。

好似自己的愿望并无价值,上帝似乎忙着为世间万物安排道路,没有理会人类的片刻余闲。

有些人赢了,名为天从人愿。

如同玫瑰佩戴着锐刺,并没有因此变为荆棘,它只是保卫自己的春华,不被野兽们践踏。

好在世上的鲜花会相继盛开,壮丽不朽的事物会接踵而来。

这场生存的保卫战,终究会有赢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