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廣西是因為什麼,才成為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策源地的?

19世紀50、60年代,震撼中外的太平天國革命,發生在我國南方壯、漢、瑤等族人民雜居的地區——廣西桂平市。廣西之所以成為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策源地,是有其具體的歷史條件和深刻的社會根源的。鴉片戰爭後,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西方資本主義加緊侵略中國,廣州開放,廣東、廣西、湖南等省首當其衝,各種社會矛盾迅速激化,以天地會為核心的農民起義運動迅速高漲。

當時的廣西是因為什麼,才成為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策源地的?

太平天國革命繪圖

19世紀40年代後期,廣東、湖南天地會農民起義軍向反動統治勢力比較薄弱的廣西轉移。1848—1850年,廣西出現以平樂、蒼梧、思恩(今廣西環江)三地為中心的天地會起義高潮,清政府驚呼:“幾乎無地無之,無時無之。”遍佈全省的天地會黨多達幾十個,尤其是“僻處荒裔,王師調發難於時至”的壯、瑤等少數民族地區,“素易嘯聚”,起義鬥爭十分活躍。較大的起義隊伍,如1846年以後梁亞發等人領導的潯江、柳江的波山水手起義,漢、壯等族人民參加者達萬餘人。

當時的廣西是因為什麼,才成為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策源地的?

農民起義繪圖

1847—1849年,雷再浩、李源發先後領導的湘桂邊境漢、壯、瑤、苗、侗等族人民起義的隊伍,轉戰於桂北各州縣,並深入到大瑤山一帶。1848—1950年,桂西、桂南等地各族人民的起義隊伍有十多支,其中壯族陳亞貴領導的武宣一帶的各族人民起義軍,活躍於黔江、潯江等地,聲勢浩大。遍佈全省的天地會起義隊伍攻佔城池,樹旗稱王,劫富濟貧,殺官留民。有的還與鄰省的起義隊伍互相聯絡,共同打擊帝國主義的入侵和清朝政府的反動統治。

當時的廣西是因為什麼,才成為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策源地的?

太平天國革命繪圖

揭開了近代壯、漢等族人民反帝反封建鬥爭的序幕,為“拜上帝會”在廣西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廣西各族人民的革命鬥爭,是全國人民革命鬥爭的一個重要部分。馬克思在談到太平天國革命時指出:“中國的連綿不斷的起義已延續了十年之久,現在已經匯合成一個強大的革命。”對當時的農民反抗統治階級的起義鬥爭,馬克思作出了高度評價。聲勢浩大的太平天國革命,是漢、壯、瑤等族人民共同發動的。這次革命,漢族人民是主體,而壯族人民在革命的鬥爭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當時的廣西是因為什麼,才成為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策源地的?

反封建反壓迫鬥爭繪圖

壯族人民和各族人民患難相關,休慼與共,共同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鴉片戰爭後,潯州地區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進一步激化。西方列強的鴉片大量傾銷,棉紗棉布充斥市場,白銀外流,銀荒嚴重。封建地主加重對各族人民的榨取,土地和財富高度集中。桂平縣金田村漢、壯地主霸佔全村耕地的88.2%,貧僱農只佔有0.8%的耕地。潯州府屬的桂平、平南、貴縣(今廣西貴港,下同)和武宣,每年收租1000擔以上的地主就有19戶。廣大壯、漢等族人民遭受重重壓迫剝削,過著“半年糠菜半年糧”的悲慘生活。

當時的廣西是因為什麼,才成為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策源地的?

鴉片戰爭繪圖

1849年發生饑荒,哀鴻遍野,餓殍載道。這時,桂平、貴縣等地發生的“來土鬥爭”,表面上帶有民族鬥爭的色彩,實際上是“來人溫姓富豪欺人,與土人爭鬥”,即外來客家漢族地主壓迫和掠奪當地壯、漢等族人民。清朝統治者挑撥民族關係,製造民族隔閡,所以“貴縣知縣準土人與來人相殺起釁”。他們蓄意利用這一時機,擴大和加劇來土鬥爭,妄圖分化瓦解各族人民的革命力量,加強對各族人民的統治。但是,居住在這裡的壯、漢、瑤等族人民之間,並沒有根本的利害衝突,共同的階級仇、民族恨把他們聯結在一起。

當時的廣西是因為什麼,才成為了太平天國革命運動的策源地的?

人民革命戰爭繪圖

各族人民具有聯合反抗階級壓迫和民族壓迫的革命傳統,持續二百多年的明代大藤峽起義,就是瑤、壯、漢各族人民聯合鬥爭的光榮歷史。到了清代,特別是到了鴉片戰爭以後,這種鬥爭更是一浪高過一浪。洪秀全、馮雲山深入桂平地區發動革命,提出“天父為王事事公,客家本地總相同”的平等團結的口號,反映了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要求,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熱烈歡迎和擁護,出現了聯合鬥爭的新高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