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扬帆驶向新航程

10月26日, 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基础设施综合提升、 新奥泛能网、 新东方油墨、 华怡外贸服装加工、 山东雄狮建筑高档幕墙生产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近百亿元, 将为我市打造特色优势特色产业注入新动能。 这是我市大力加快产业振兴步伐, 狠抓“六稳” 工作促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精彩剪影。

今年以来, 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先把经济搞上去”的总基调,聚焦产业振兴,以项目为抓手,千方百计上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有效实现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六稳”目标,全市经济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前三季度,滕州实现生产总值994.3亿元, 增长5.5%,高于枣庄2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26.54亿元,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8.51亿元,增长1.6%;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02.21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3.58亿元,增长11.2%。

稳中求进,扬帆驶向新航程

鲁南机床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稳中求进,扬帆驶向新航程

北玻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工人们在进行生产作业

稳中求进,扬帆驶向新航程

益康药业的员工在进行科学实验

稳中求进,扬帆驶向新航程

市民在大数据产业园参观

聚焦项目建设夯实发展“硬实力

10月12日,2019枣庄智能制造暨创投发展大会在滕州举行。 在大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滕州共有7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318.9亿元, 其中世界五百强正威国际将在滕州投资建设正威华能军民融合新材料产业基地, 该项目总投资达到了120亿元。这是迄今我市投资额最大的一个项目。

推动产业振兴, 实现高质量发展, 最终都要靠实实在在的项目来支撑。 今年年初, 全市确定实施重点项目 233 个, 总投资 1315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 251 亿元, 其中, 建设项目 199 个 (含技改)、 前期推进项目 34 个。 截至 10 月底, 170个建设项 目 开 工 , 开 工 率 达 到85%, 累计完成投资约 150 亿元,63 个项目已竣工; 22 个项目列入枣庄市重点, 其中 21 个建设项目全部开工, 并完成月度投资计划,累计完成投资 55 亿元;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全年实施投资过千万元服务业重点项目 71 个, 已完工25 个, 装饰大世界升级改造、 鲁华冷链物流等 20 个项目纳入枣庄服务业重点项目库, 2 个项目纳入省服务业重大项目库。

“对标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 滕州确立了高端装备、 高端化工、 新能源新材料等八大优势特色产业, 通过 3 年努力, 力争全市生产总值突破 1500 亿元。” 市发改局局长翟传虎说, 我市围绕八大优势特色产业, 重点谋划上下游关联度高、 互补性强、 科技含量高、 绿色环保的产业链项目, 按照竣工一批、 开工一批、 储备一批、 谋划一批的原则, 做大做强产业规模, 向前有序推进项目建设, 全力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滕州加速度”。

聚焦科技创新让“动力源”强起来

航空发动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就在我市的墨子科创园精密机床研发孵化制造基地,航空发动机叶片实现从单纯研发到量产的转变 ,这既是我市机床产业基础雄厚带来 产 业 集 聚 吸 引 力 的 表现,也是墨子故里的高端装备孵化出的成果。

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建设北航机床创新研究院落户墨子科创园, 研制出我国首台航空发动机叶片磨削阵列机床, 可年产阵列机床200 台,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 100 万个,实现销售收入 42 亿元。 产业振兴离不开科技创新, 抓住了科技创新这个核心, 就抓住了牵动产业的“牛鼻子”。今年以来,我市全面精准对标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围绕“高端装备、高端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高效农业、医养健康、文创旅游、现代服务业”八大特色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资本链,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创新模式,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构建完善上下游产业链配套体系。

我市还先后与中科院、清华、北大、 北理工、 北航等高等院所,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建成 12 家院士工作站、 102 家省级以上科研平台。 我市不断加快中科院化工新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联盟、 中国建材滕州膜材料研发孵化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 初步构筑起“政产学研金服用” 结合的创新体系, 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尽快实现产业化。 同时, 坚持引智与引资并举, 聚焦高端装备、 新材料等重点产业转型升级核心需求, 成功举办国外高层次人才高端装备专场等高规格交流活动, 促进人才、 项目、 资本等要素高效对接, 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带技术、 带项目落户滕州。 目前, 全市工业企业柔性引进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专家人才 90 人。

聚焦开放发展构建产业环境“强磁场”

“营商环境是我们腾龙精线集团前来滕州发展的重要原因。 园区一期工程正式投产运营, 其工程建设比原计划整整提前了一年, 速度之快, 令所有人意想不到。” 提起项目推进效率, 腾龙精线集团董事长办公室主任、 山东腾达紧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戚寅如是说。

腾龙精线不锈钢智能制造产业园从土地审批到开工建设, 只用了2 个月的时间, 成为我市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项目建设的有力例证。我市牢固树立“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 理念, 按照“五心” “五个一样” 的标准, 积极关爱企业、 善待企业、 培育企业, 让产业振兴的基础实起来。 着力推进“一网通办”,推行“不见面审批” ,“一次办好”改革实现全覆盖, 24 小时自助服务厅做法在央广网、 新华网推广。积极推行新办企业营业执照 10 分钟立等可取, 2 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办企业手续办理, 开发区入园工业项目“拿地即可开工”, 确保项目快落地、 快建设、 早见效, 进一步夯实了工业新旧动能转换主战场的地位。 自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以来, 已办理各类事项 12720 件, 群众满意度、 获得感大幅提升。

据市招商引资服务中心副主任张福彪介绍, 我市对标全国一流,积极推进营商环境便利化、 法治化、 国际化, 提升软硬环境水平,积极发扬“店小二” “挑山工” “工匠” “企业家” 精神, 大力推行项目帮包制, 一个项目一名市级领导干部“挂帅”, 一个责任单位, 一套班子, 从立项到投产, 一抓到底,构建高质量发展“强磁场”。 目前,全市 233 个项目全部一对一成立了服务“专班”, 在全市营造了亲商、安商、 富商的良好氛围。

优质的服务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滕州成为“双招双引”的“高地”。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招商引资项目开工87个,签约74个。本版摄影 周原 谢经岭 曹昌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