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西畴精神》形象片 点击上图观看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我们来到杨秀珠老人家里,一套70平米的老房子,显得有些陈旧,甚至没有像样的家具。没多会儿,杨秀珠的老伴带回一些水果让我们品尝,杨秀珠说,老伴平时没事就在楼下摆摊卖水果,补贴家用。看得出杨秀珠老人家经济并不宽裕,然而,他却十分爱好科研,20多年研究玉米,虽然富宁县老科协支持一部资金,但杨秀珠自己还得贴上一些钱。

杨秀珠这辈子没有用过电脑,所以在他的科研领域更没有先进的科研仪器设备,全靠经验和一些简单的工具,因此估计不准就会造成一个实验反复数次。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从2000年开始,杨秀珠把1989年从上海引进的白甜糯作为母本,将多个糯玉米作为副本进行杂交实验。他所用的科研工具是钢卷尺、放大镜、笔记本,在实验过程中,随着年岁增高,一把用了近40年的钢卷尺上的数字他已看不清,于是他找来一根木棍,在上面刻上数字,科研工作继续前行。对他来说更难的是,由于玉米种植具有季节性,做实验的时间非常短暂,每年仅有一次机会,而杨秀珠已是耄耋之年,他等不起,所以每到科研时节,他都不分白天黑夜泡在实验室里,观察、目测、测量、授粉,一样一样认真记录。老伴知道他痴迷科研,所以从来不反对,但也担心他从家里到楼顶出现意外,白天还好,夜晚看不清,如果一脚踩塌就要出大事。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到2003年,杨秀珠感觉自己体能下降,为了缩短科研时间,他又研究了适合玉米生长的温度湿度,将原来一年仅有一次实验的机会变为三次。这样一来,杨秀珠更是整天泡在实验室里,老伴担心也就更加多了,时不时也会埋怨杨秀珠几句,但老伴只有两个要求:一是按时下楼吃饭;二是晚上不准去楼顶。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一晃8年过去,杨秀珠感觉自己推敲能力不够、加上年岁已高,眼睛又不太好,导致目测误差,因此,同一个实验经常出现反复多次。尽管如此,杨秀珠老人却依然执着坚持着……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终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老人的努力下,他先后培育出了双四820、仙甜糯、紫丰、乐宝四个新品种。通过进一步实验,杨秀珠发现双四820最为优质,2018年实验种植观测,穗长16公分,穗粗4.1公分12行,每行27粒,籽粒乳白色,干粒重160克,亩产湖果穗1023斤,干籽粒417斤,与文山本地糯玉米相比,产量高出一倍多。同时,外形口感极佳,分别有白、紫、黄以及同穗中三种色泽共存的果穗,籽粒均呈透明状态,嫩食甜糯兼备,晒干用油炸香、甜、脆。该实验成果杨秀珠于2018年底已交由文山州农科院。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今年,杨秀珠身体越来越差,上半年已住院四次,他只好交代老伴把楼顶实验室拆除。采访结束时,我们问杨老,是什么让他又贴辛苦又贴钱一直坚持着搞科研?他说科研就像探宝,每往前走一步,都会有惊喜,所以才停不了脚步。在这里,感谢杨秀珠老人为文山农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希望他尽快养好身体,安享晚年!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本台:罗佳贵 罗明磊

制作:冯明兰 陆军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三七之乡 钟秀文山》形象片 点击上图观看

富宁耄耋老人痴迷农业科研20余载 成果上交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