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期貨資管產品“局中局”:69名投資者2.25億投資款不翼而飛

大通期貨資管產品“局中局”:69名投資者2.25億投資款不翼而飛

69名投資者為了兩年前那筆合計2.25億元的投資款,正在四處奔走,這是一場“神秘”的融資故事,令人糾結的是,投資者甚至都不知道該去哪兒討個說法。69名投資者將2.25億元的投資款以結構性發債方式借給哈爾濱工業大學高新技術開發總公司(下稱“工大高總”),事實上,這種層層嵌套躲避監管的融資方式並不稀奇。

信託公司要錢難 多家上市公司信託貸款或股票質押式回購出問題

臨近年末,信託公司要錢有點兒難!近日,上市公司商贏環球公告,獲悉公司控股股東商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贏控股”)持有的公司部分股份3458.6325萬股被司法凍結。當代東方公告稱,新增銀行賬戶被凍結事項。當代東方銀行賬戶被凍結,主要系公司與五礦國際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礦信託”)信託貸款合同糾紛案所致;商贏控股所持部分股份被凍結,系商贏控股於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信託”)辦理的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出現違約所致。

年內9家信託公司增資 建信信託增近十億註冊資本

11月13日,銀保監會發布消息稱,建信信託有限責任公司(變更註冊資本的批覆已獲北京銀保監局的批覆。批覆信息顯示,建信信託的註冊資本由人民幣15.27億元(按保留兩位小數計算,以下同)增至人民幣24.67億元,增近十億。增加的註冊資本中,人民幣6.30億元由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資,人民幣3.10億元由合肥興泰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出資。

上週集合信託成立市場遇冷 資金端承壓

上週集合信託成立市場遇冷,成立規模在連續三週走高後回落。來自用益信託的最新統計顯示,上週共有150款集合信託產品成立,數量環比減少24.24%;募集資金80.52億元,環比減少24.94%。至此,集合信託成立市場結束了自10月以來的周募集規模走高的趨勢。在集合信託產品越來越受到信託公司的重視的大背景下,信託公司在資金端的開發力度正在逐步加強,但《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的發佈顯然預示著信託公司在資金端同樣面臨合規的挑戰。

股票私募倉位52%,已降至年內低點!減倉壓力下降等待抄底

受央行公開市場意外“降息”等積極因素影響,18日A股市場主要股指全線觸底回升,上證綜指再次收復2900點。18日發佈的國內股票私募倉位監測數據顯示,截至11月8日收盤時,國內所有規模的股票策略私募和百億股票策略私募的倉位水平分別為52.21%和68.87%,規模股票策略私募機構已經降至201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而百億級私募的整體倉位,也已接近年內低點。

“網紅直播概念股”來了:年平均漲幅超40% 機構年內調研超千次

今年“雙11”又產生了新流量,數據顯示,今年“雙11”期間,超10萬商家開通直播。開場1小時3分鐘,淘寶直播引導的成交額已超越去年全天;開場8小時55分,直播引導成交破100億元,超過50%的商家都通過直播獲得新增長。A股市場上,敏銳的機構已經盯上“網紅直播概念股”。據統計,年內共有12只“網紅直播概念股”接受機構調研,共計被調研1151次。而被機構“選中”的“網紅直播概念股”年內表現強勁,12只個股平均漲幅高達40.63%,超九成股價上漲,1只股價翻番。

“與狼共舞” 公募攜手銀行理財子公司奮戰權益市場

設立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消息曾讓不少公募人士憂心忡忡,更有人高呼“狼來了”。距離第一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開業已有近半年時間,事實上,公募基金更多的是“與狼共舞”。多家銀行理財子公司選擇通過基金公司專戶方式參與A股市場投資,同時,部分銀行理財產品則借道公募基金產品參與權益類投資。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基金公司而言,與銀行理財子公司的關係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將是合作大於競爭。

22億現金作“聘禮”華創證券謀求太平洋實控權

日前,華創陽安發佈公告稱,華創證券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以5.5元/股的價格現金收購北京嘉裕持有的太平洋4億股,交易金額為22億元。與太平洋證券上週五收盤價格3.04元/股相比,溢價80.92%。近期,證券行業重組併購掀起一股小浪潮,從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到天風證券聯手恆泰證券,在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後,後續行業併購整合的“大動作”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