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德陽市羅江區引導人才往鄉村走

【視野】德陽市羅江區引導人才往鄉村走

鄢家鎮星光村打造的星光裡咖啡屋。

【視野】德陽市羅江區引導人才往鄉村走

德陽市羅江區鄢家鎮星光村利用閒置農房打造的職業農民培訓學校。

  11月10日,德陽市羅江區新盛鎮月亮村“詩一草堂”:腳下是蔥鬱的草坪,周邊被紅楓、紅梅層層包圍,一幅美麗宜居的鄉村圖景。“看到家鄉很多土地就那麼荒著太可惜,總覺得自己應該回村上做點啥……”幾年前,在外創業的羅江人申慶學流轉月亮村1000餘畝土地,創辦集旅遊觀光於一體的“詩一草堂”,吸引村民就近務工。

  “詩一草堂”只是羅江區吸引人才回鄉創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羅江區聚焦“引導人才往鄉村走”這個出發點,創新實施能人回鄉、幹部下鄉、村組興鄉“三鄉工程”,做優環境聚人才、做實平臺育人才、創新舉措用人才,激勵人才在鄉村大施所能、大展才華、大顯身手,為鄉村振興注入了蓬勃向上的動力。


整合資源 提升鄉村“內功”

  “現在農村環境越來越好,政府還出臺了系列扶持政策,我們能放開手腳幹,特別有激情。”白馬關鎮創業青年張印森說,幾年前,他大學畢業後,被家鄉的發展藍圖和創業條件吸引,便邀約兩位朋友一起在白馬關景區內開辦了滑草場,幾年發展下來,人氣越來越旺。

  吸引人才迴流,鄉村規劃是關鍵。羅江區實行“一鎮一鄉村規劃師”,全區劃定1264個新村聚居點,打造出白馬關萬佛民俗村、鄢家星光村等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村落,吸引人才回鄉創業置業。

  “始終堅持‘發展引人’這個理念,將鄉村經濟發展好、生活環境維護好、政策環境打造好。”羅江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汪旭說,近年來,羅江區制定了農業產業發展“黃金十條”,落實4項鄉村人才資金政策,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高標準建成了面積10萬餘畝的貴妃棗、優質梨、柑橘、蔬菜等“七大萬畝產業園”。

  配合人才返鄉創業,羅江區還整合資源成立了職業農民學院,運用實踐教學、專家下鄉等方式培育了一批“農民頭雁”。截至目前,羅江已累計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00餘人,新增“鄉村工匠”190人,輻射培訓幫帶482人,“能工巧匠”隊伍不斷壯大。


聚集要素 引導“能人”回鄉

  今年暑期,羅江區鄢家鎮星光村“思跑俱樂部”成了歡樂的海洋,體能訓練、農事體驗、戶外探險……數百名小朋友在這裡度過了新奇而有意義的假期。

  “為什麼到農村來創業?”面對家長們的疑問,俱樂部負責人朱淇淇說,“現在農村環境變好了,交通也方便,相較於市區而言,這裡的創業成本不高,政府還提供1萬元的創業補貼。”

  羅江創新實施鄉村人才振興“三鄉工程”,引導本土能人回鄉發展,吸引更多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要素流向農村,形成“能人在鄉、市民下鄉、企業興鄉”的幹事創業格局。“三鄉工程”實施以來,羅江區已吸引662名企業家、青年創業者等參與,盤活閒置農房600餘套,促進100餘戶農戶增收180餘萬元。

  通過示範帶動,羅江區務工農民、大學畢業生等返鄉創業人員從2017年底不足百人增加到373人,引進企業30餘家、投資3000餘萬元,提供了700多個就業崗位。

  此外,羅江區還以“兩新聯百村·黨建促振興”活動為契機,鼓勵引導企業租用農村閒置農房和農地資源投資興業、包村包項目,目前,已打造出“龍隱居”等近10個業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