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办法新机制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禁烧背后的“堵”与“疏”

探索新办法新机制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秸秆禁烧背后的“堵”与“疏”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魏伟制图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李晓霞特约记者康敏

“以前,为了图方便,村民就将农作物秸秆在地头直接焚烧,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如今,我们直接从田间以每吨600元的价格收购秸秆,处理后变成了肉驴的饲料。”永登龙泉寺镇大涝池村村支书唐立栋说,秸秆综合利用是“多赢”之路,防止焚烧污染环境,解决了养殖的饲草问题,还增加了农民收入。

永登秸秆年产生量占到兰州全市的近一半,作为秸秆产出“大户”,永登在解决秸秆问题工作推进中,全面“禁烧”的同时,更注重在“变废为宝”上做文章。

实际上,要“堵”更要“疏”,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是兰州市冬防秸秆焚烧工作的成功经验,也是多年来一直努力的方向。正如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元清所说,秸秆禁烧是治标之举,综合利用才是治本之策。在加大秸秆禁烧巡查督导的同时,采取近期与远期治理相结合的策略,疏堵结合,以疏为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堵”:兰州市已取得明显成效

“相比多年以前,如今田间地头浓烟弥漫的现象没了,真的是天朗气清。”这是榆中茂源土豆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继德的心声,也是广大群众的共同感受,更是对秸秆“禁烧”工作的认可。

今年,在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中,兰州市在总结往年工作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织密防控网格,为全市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持续发力。

近年来,我市大力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迈入新的阶段。兰州市建立了市县乡三级责任体系和网格包抓机制,农业农村部门实行了冬季大气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巡查制度,形成了上下联动、全民动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盘点成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成效明显,为我市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市农村农业局有关负责人坦言,由于秸秆资源化利用投入不足、农民对秸秆焚烧危害性认识不到位等原因,秸秆禁烧工作还面临不小压力。

◆疏:正在探索实践一系列新办法新机制

变压力为动力,以问题为导向,近年来,在秸秆“禁烧”的同时,我市更注重其综合利用,在“疏”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系列成功经验。

以永登县为例,为防治群众焚烧灭茬,永登县安排县农机服务站负责,组织永登县子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7个有存贮场地、有秸杆捡拾打包机械的企业在苦水、红城、龙泉寺等重点乡镇建立了秸秆收购站点,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对留田秸秆进行机械粉碎、捡拾、打包,加速秸秆离田。同时还鼓励动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引进使用秸秆收贮加工机械,开展秸秆还田技术推广,最大程度实现秸秆有效利用。

据永登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世云介绍,该县2019年耕地种植面积114万亩,产生农作物秸秆27万吨。目前,已经收贮秸秆20.3万吨,回收率达到75%,预计到11月底,秸秆收贮量达到22.5万吨,回收率达到83%以上。”

不仅仅是永登县,在市农业农村局“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思路指导下,榆中、皋兰等县区也在秸秆综合利用上积极探索新办法、新机制,取得了一系列实践成果。

榆中县是农业大县,2019年全县农作物秸秆总量约为14.5万吨(干秸秆),主要以玉米、小麦秸秆为主。通过饲料化、秸秆还田等方式,榆中县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约13万吨,利用率90%左右。

榆中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蒲占珍介绍说,今年以来,榆中县通过实施“粮改饲”项目,引导40家规模养殖场实施粮改饲面积2.2万亩,青贮全株玉米、燕麦等优质饲草料6.6万吨。积极实施秸秆饲料化综合利用项目,对全县9家养殖场户及2家秸秆收储企业,采取以奖代补政策,鼓励其收储农作物秸秆,财政每吨补助120元,共补贴资金50万元。榆中县肉羊、肉牛年利用农作物秸秆11万吨,利用率达到75%以上,有效降低了田间秸秆存量。除饲料化利用外,榆中县积极推进秸秆资源化利用,每年约1.7万吨农作物秸秆被农户作为燃料使用,约0.3万吨进行秸秆还田,发展循环农业。

农作物秸秆“饲料化”,节约了大量饲料用粮,降低了养殖成本,而且秸秆“过腹还田”后进一步降低了农业成本,取得了增加农民收入与改善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

◆调整种植结构,逐步推进秸秆“减量化”

“解决秸秆问题,必须从源头上做好种植结构调整文章,逐步推进秸秆‘减量化’。”张元清表示,下一步,通过加快种植结构调整,扩大蔬菜、百合、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抢抓国家支持“粮改饲”的机遇,兰州市将大力发展优质饲草种植,解决粮食作物面积过大、秸秆产量过多问题。同时加快养殖业的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草食畜,促进秸秆循环利用。

“明年,我们计划要在玉米集中种植和规模养殖草食畜的重点乡村,支持开展‘粮改饲’和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工作。”张元清说。

按照市农业农村局总体部署,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能源化等资源化利用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主攻方向。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兰州市农业农村局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培训和加工技术创新引进;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产业,特别是将对全市秸秆利用企业进行一次摸排,核实企业能够消化的秸秆量,帮助提高收储能力,建立完善秸秆收储运体系,打通秸秆从田间到工厂的“最后一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