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有一首五律诗,你认为此诗写得怎么样?

夏夜流萤伴虫鸣


此问答全题为:最近看到有一首五律诗,你认为此诗写得怎么样?

附诗(无题)

遥汉酬佳客,玲珑月一轮。

兴观尽馀事,平仄说红尘。

细品人生味,闲看要路津。

个中有美景,不必藉良辰。

格律

因为题主标称五律,自然先看平仄格律。

起句“遥汉酬佳客”,平仄为“平仄平平仄”,就是首字不拘的“仄起仄收”格式。我们列出这种格式,对应检验一下。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可以看到,第三句“兴观尽馀事”的平仄为“平平仄平仄”,不过这不是出律,这种平仄格式叫做“鲤鱼翻波”,在格律诗中是一种大量存在的变格。

然后就是第七句“个中有美景”平仄为“仄平仄仄仄”,关键位置虽然没有失替,但是整句诗只有一个平音,念起来感觉并不好,如果“有美景”作为三仄尾不想改变,其实首字最好是不要使用仄音。

注意一点,“遥看要路津”的“看”读第一声,是平。

韵脚二四六八句尾字同押平水韵“十一真”部,没有出韵。

颔联“兴观尽馀事,平仄说红尘”和颈联“细品人生味,闲看要路津”虽然对仗有不工整,但还说得过去,更何况如今律诗放宽了颔联对仗的规则。所以整诗对仗方面也没问题。

总的来说,格律没什么问题。不过可以更好,吟诵起来更通顺。

内容

这首诗用典颇多,如果不了解的话读起来有些费力。

首联:“遥汉酬佳客,玲珑月一轮。”“遥汉”出自文徵明 《夜坐》诗:“遥汉三星度,空庭万籟沉。”大抵是遥远的河汉,在这里就是指“星河”。夜深待友无好酒,星河璀璨一冰轮。大概就这意思,邀请朋友一起夜观星河,同赏明月。

颔联:“兴观尽馀事,平仄说红尘。”颔联承接首联,看星星的时候做什么呢?咱们来写诗吧。“兴观”应该是取自孔子《论语·阳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就是观察、联想的意思。我们一起赏月,一起畅想,用平仄格律来吟诗作对,清心悦耳。

颈联:“细品人生味,闲看要路津。”这里宕开一笔,写人生思考。虽然转得不明显,但还是算转了。“要路津”出自《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是重要的路口、渡口的意思,代指官职、高位。这就很明显了,细细品味人生过往,淡看了仕途高薪。

尾联:“个中有美景,不必藉良辰。”尾联承颈联,同时合回首联。淡看了仕途风云就是好,这月色星河,时时都是美景,不用挑日子了。

修改意见

从整首诗的“起承转合”来看,这算得上是一首成熟的律诗。

平仄也没什么问题,深意也有。

但是,在遣词用句方面可以更好,同时让音律更协调。

比如首联的出句和对句,出句用典深,而对句太直白。“玲珑月一轮”句中“玲珑”、“轮”作为同声母字,念起来有些打嘴。颔联的“平仄说红尘”也稍显俗白,和诗人整体静心营造的古味(用典多)有些不搭。改成“平仄写红尘”就稍好些,平仄也和。

再加上“个中有美景”的平仄用字修改,能让这首五律能更好的就是小改这三个地方。

当然了,这只是个人看法。

欢迎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梧桐树边羽


格律诗的写作确实不容易,对于这首诗我只能就形式上,也就是格律上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在品鉴时作个参考。

一,这首诗为“仄起仄收”式五律,其颔联出句应该的平仄原为“平平平仄仄”。从作者实际的诗句“兴观尽余事”来看,其实际的平仄就是“平平仄平仄”了。出于慎重,为此我查阅了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概要》一书,在该书的第219页上,王力先生把这“平平仄平仄”这样的句型表述为“特定的变格”。此变格的运用按照王力先生的意见,那就是第一字必须用平声。大家知道,“兴观尽余事”的第一个字“兴”,是个有两种读音的字,按照《平水韵》讲,此字如果用作“兴致”和“情趣”来解,那就应该属“二十五径”部,为去声,也就是属“仄”声。如果作者没有充足的理由排除此字作为“兴致”和“情趣”意思来解的话,那这句诗的实际平仄就是“仄平仄平仄”。为了考证此格式正确的用法,我翻阅了手头王力先生的《汉语诗律学(上下册)》上册的相关部分。在该著作的上册第102页,王力先生明确写道:“把那本该用“平平平仄仄”的五言句子改为“平平仄平仄”,……换句话说,就是腹节的两个字平仄互换;本是“平仄”,现在改为“仄平”。在这种情形之下,头节上字以避免仄声为原则(若不避仄声,则以用普通形式为宜)”。(此说法的照片截图,我同样发在后面,以供大家参考)。从王力先生的这段文字里,我们就可以看到王力先生是排除了用“仄平仄平仄”这样的句型的,所以,这就意味着此句已经不是“特定的变格”,而是出律了。

二,此诗尾联的原平仄应该是“平平平仄仄”,这里作者写的诗句为“个中有美景”。大家可以看到,此句实际的平仄就是“仄平仄仄仄”——也就是三仄尾了。大家知道,“三仄尾”句在王力先生的著作里只有一种格式,那就是“平平平仄仄”这正格仄仄脚句型的变格——平平仄仄仄,这里的第一字平仄不再是可平可仄的了,而只能用平声字。可见,王力先生的著作里是绝不赞成用“仄平仄仄仄”这样的句型的,所以,我认为此句同样属于“出律”了。

另外,就是此诗的颔联和颈联都没有做到“对仗”,而对仗则是律诗写作在中间两联必须做到的“铁指标”,是继押韵、平仄后第三项考核指标,但遗憾的是——本诗对仗也没有做好。

我这里谈的意见只是个人意见,相信《头条》上高手不少,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咱们可以进一步探讨和求证,如果我的意见确实有错误,也愿意向大家继续学习,谢谢大家!

随帖子附上此诗相关的软件截图,以供大家参考。




疏影401


写诗者,呼应为要。


韵律,说白了也是为了音节上,自带呼应感,像音乐的和弦。只要呼应感到位,传统的所谓严格韵律就是搞笑。现代能达到呼应的技巧很多,不一定要靠韵律里的东西。我们是站在现代,站在不止唐宋,还有明清多个朝代的文化熏陶上看唐诗。如果我们还没有发展出更多的呼应技巧,就是非常的不负责任。至少从音乐的角度来说,韵律都是为了填词方便服务的,不是狱卒一般逼着非此不可的角色。如果是为了绑腿绑脚,趁早踢掉。



这是从韵律必须有的限制来看。还需要从能够让韵律不那么僵硬死板的其它技巧来看。字里行间是否本来也带有呼应。如果字本身带有呼应,那我认为平仄即使有一百个兄弟凹凸XXXX的,也能写出好诗。


具体来看:

1,一字用得不好。这种属于特殊用字,第四句的平仄二字如果离一的位置近一些,都能调和一部分。

2,中间四句用字太差,再加上韵律不好,两个错误一起犯。我的观点看,对仗和平仄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服务,甚至对仗的意义大于平仄。

3,收句的用字一定要相当的考究。主要是因为位置特殊,中间的平仄真的可以忽略,因为位置无关紧要,如果有其它的对仗呼应,只要没有破坏美感的词,都是可以忽略平仄的。收句的平仄占古诗用律的八成。余下两成无关紧要。很多喜欢古诗的人,在中间两成的平仄上花费太多时间。


诗歌就是文字的音乐,这一点不假。考虑到今天的乐器百变而且融合大成,今天的诗歌也要赶上这一点。从编排一曲好歌的角度来说,编好和不编好,是影响最终的寓意的。。。我认为该诗的寓意还是有潜力的,不是那种附庸风雅无病呻吟的玩意。

喜欢我的评论,记得点赞关注,更多诗歌追求,共同进步。

十万首诗大挑战


遥汉酬佳客,

平仄平平仄

玲珑月一轮。​

平平仄仄平

兴观尽馀事,​

平平仄平仄

​平仄说红尘‘。

平仄仄平平

​细品人生味,

仄仄平平仄

闲看要路津​。

平平仄仄平

个中有美景,

仄平仄仄仄

不必​藉良辰。

仄仄仄平平

作者未标注相应的声韵系统,且“馀”不在平水韵韵表中,故且以中华新韵为平仄押韵标准作分析。

经检测显示:“尽”、“有”应平,“馀”应仄。第七句明显孤平、三仄尾。

“平仄”是并列结构名词,“兴观”是偏正结构动词,词性不对仗。

因此,是押韵的古体诗,标示为“五律”则名不副其实。

至于主旨意境,因不知诗题与写作背景,且属于主观标准,受三观左右,在下不敢臆断!





格律常识分享


这首五律,有部分出律,与《头条》众多不知所谓的“诗”相比,可以算作初学者的涂鸦,总体还算过得去吧。

“遥汉”,遥远的星汉。月明,所以星稀,稀则显得遥远。佳客,应是指来访问作者的某位诗友。这句是说,有诗友来访,作者安排疏星明月以尽地主之谊,呵呵,无酒无肉,无抖音无美女……君子之交淡若那啥。遥汉,应该算是作者生造的词语,容易产生歧义——遥远的汉子?呵呵,不提倡这样的遣词造句。

“兴观”,兴,平声。《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作者这里用这二字借指诗词创作。但我认为兴观群怨这四个字其实是个整体,作者单拈二字出来,不是很妥当。尽余事,可理解为业余爱好,这句说作者及其友人明白学诗吟诗只是为了修身养性、记录人生而非其它(题外话,诗穷人,一直是这样,永远是这样,不能安贫乐道的人轻易莫言诗。)

“细品”一联,可看作是上一联的引申。通过吟诗填词感悟人生,作者俨然已达到了淡薄功名的境界,“闲看”(看字平声),就有点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意思了。要路津,见于《古诗十九首·今日良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可解释为显要的职位。

尾联,关于诗生活的总结陈词——只要你热爱生活,留心观察,真善美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呀!“个中有美景”严格讲算出律了,把有字斟酌修改一下即可。

整首诗,还算是表达出了作者对诗、对生活的一些见解,不足的是太缺乏烘托,以至诗味平淡。

一孔之见,不当或无可免,各位轻喷。


大江容我杯酌


这首诗出句就不伦不类,哪有拿银汉皓月待客之礼?若拿美酒佳馔待客赏星汉明月并以诗酒话兴方为雅客,还什么"遥汉酬佳客",遥汉本为目之所视,遥不可及,怎么拿来酬客,再说明月星汉并非只有你们几人能得,世人皆可以观。

从整首诗看根本无主旨,赏景不是赏景,论世不是论世,抒怀不是抒怀,看到的只是堆词而已。

造了个不明就里的句子。


云鹤166082174


看了不少高手的评论,证明高手在民间!

关于格律诗,我认为王力先生的: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各四种格式为正格。王力先生对其余的拗体,破格也有详细论述。我看十讲深有体会的是:P52:全诗用拗句或大部分用拗句,叫拗体,杜甫,苏轼等诗人都写过拗体律诗。(但只各举一例,我认为言外之意:杜甫,苏轼名大诗人尚写无几首 这种非正格的诗,若非名家岂不是东施效颦。若认为能写出这种拗体,堪比杜甫,苏轼,何不偷称自己有几斤両?

十讲:P224:所谓葫芦格,辘轳格,进退格,只是巧立名目,让诗人们押韵时有较多的自由……诗人们不宗高岑李杜,而崇拜一个郑鹧鸪,那也未免大陋了。所以,我认为用这些与格律诗定义有沖突的歪门斜道,而显摆,炫酷,而说明自己知识渊博者,只是自欺欺人罢!


石湖老土


《🍁🍂秋叶🍂🍁》

🍁秋叶飞窗内,🍁🍁薄瘦似佳人。

🍁🍁🍁捧入手中问,🍁🍁🍁🍁可否女儿身。

〈汉子诗人~2019年8月26日*农历七月廿六日*6时22分于北京〉



汉子诗人


既言是律诗,便请遵守格律,对仗!既不遵守格律就別说是律!你可以说自己写的自度诗词,现代诗词,相信沒人吐槽也无由吐槽。

文法谋篇上,我也不说什么对比,排比,拟人,喻物的手法,就请问,这首诗的中心思想何在?!见景兴情,心中万千绪涌,兴起挥毫便三步成诗,如果不是新手,便妥妥是个诗油子,笔下诗万首,精品无一篇。

诗油子下边的话就别看了,因为对你无用,反是我讨骂了。

如果是新手,教你一个谋篇的窍门。別看不起初中学的知识!写文章树立中心思想最重要!!!映射浓缩到你写的诗词中,就是"诗眼"就是"警句"。很多人就是忘了这个中心思想,所以写的东西让人觉很不知所云,寡味,散乱。所谓"诗无警句不为诗"。另外别以为基础语文练习中的缩写,扩写练习沒用,这些练习是怎样精琢和引深手法的基础。不练"铁布衫"就练不了"金钟罩"不练"金钟罩"就练不了"金刚不坏"。再次,別忽略段落大意的练习。用在诗词写作上,就是具体到每一联,每一句怎样为中心思想服务,或加强,或明确,或引深。做到以上几点,你的作品绝对合格。绝不会"下笔万千言,诗中无一物,自己意兴豪,读者懵查查。"再往下就沒法教了,需要知识的积累和灵光一闪的天赋,只能自己琢磨。不过建议多看看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相信对诗词写作的提高大有邦助。切忌,少看《笠翁对韵》。这书只会扼杀你诗中的灵性,少和人玩什么对联啊,步韵啊,顶真啊,璇玑啊,回文啊,独木桥啊这些花活,这些杀灵!


负面情绪一


诗和文章一样,该有一个主题思想,主题一多,失之泛泛。舊时诗作,也有不少《无题》。细审之下,实则作者内心的想法不便宣明,或有所忌讳,故以“无题”掩饰。李商隐的《无题诗》比较有名,历来被认为寓意深曲,形若交响乐章,虽众解不一,但主要内含依然隠约可以触及。例如:

昨夜星辰昨夜风,

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

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

走马兰台类转蓬。

历来诗评人士认为,就诗所述意境看来,抒发作者恋情实为主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