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半箱油耐燒,後半箱像抽水機”,為啥車友有這種感覺?

宮崟鑾 文

何翔任 統籌

投稿郵箱 cheyoubao@126.com

前兩天,有人在微信後臺向小編抱怨,說油箱裡的油前半箱耐燒,後半箱像抽水機。估計很多常開車的老司機都有這樣的體會,為啥呢?難不成前半箱還有什麼“省油神器”?

油箱形狀不規則

首先,各位可以放寬心,油箱裡的油就那麼多,肯定不會發生莫名消失的情況。而想知道油箱為啥前後油量不一,得先從車上的油量表說起。目前車上的油量表主要分為電子式和指針式兩種,但原理都差不多。兩種都是通過浮漂測量油箱內汽油液麵高低,進而反映在油量表上。

“前半箱油耐烧,后半箱像抽水机”,为啥车友有这种感觉?

知道了油量表的原理,咱們先來說說第一個理由,那就是油箱的形狀不規則。普通的家用轎車油箱不像咱們經常看到的外掛卡車油箱那樣方方正正,它一般在車輛尾部下方,上面直連油箱加油口,而下面是懸掛和排氣口,為了給這兩樣東西留下空間,也為了讓油箱能更加穩當地停在汽車底盤上,油箱下部一般是凹進去的。這就造成油箱上大下小,而油量表又只能測量油箱液麵高度,油箱滿時,油箱上部大,自然液麵下降得慢,而隨著油越來越少,浮漂沉到油箱容積較小的下半部,自然下降得就快些。

“前半箱油耐烧,后半箱像抽水机”,为啥车友有这种感觉?

油箱測量有侷限

而除了油箱上大下小,油量表本身其實也不是那麼準。上文說了,油量表其實就是一個浮漂漂在液麵上。但是當油箱非常滿的時候,浮漂又不可能從加油口飛出來,此時的浮漂實際上是淹沒在油中,直到液麵降到浮漂最大量程,油量表才會開始下降。這就是為什麼大家感覺加滿油之後的第一格油分外耐用。

“前半箱油耐烧,后半箱像抽水机”,为啥车友有这种感觉?

除了機械本身的限制,車企為了保證各位車友開車時不至於拋錨在路上,在油表上還動過另一個手腳,那就是將浮漂能到達的最低位置抬高几公分。這樣,各位在油量表到底之後,往往油箱內還剩不到10升油,能再跑個50公里到80公里左右,足夠各位找到下一個加油站了。一邊是第一格更耐用,另一邊卻是最後一格做手腳,自然液麵下降就會前緩後急。

心理等其他因素

而除了上面兩個影響最大的因素,其實還有各種其他可能有影響,可能沒影響的小原因。比如心理作用,剛加完油人都比較有底,放心大膽的跑,不會太過關注油量表。而油一少了,大家就會對剩餘油量比較關心,就會感覺油用的快。

“前半箱油耐烧,后半箱像抽水机”,为啥车友有这种感觉?

另外,如果是一直開車,熱脹冷縮也會有影響,除了油箱裡的油受熱膨脹,密度減小,變的更不耐燒之外,汽車的油量表上的電阻也會因溫度變化而變化,造成測量的油量變少。不過溫度的影響一般非常微小,不是大油箱的車很難感覺出來。

“前半箱油耐烧,后半箱像抽水机”,为啥车友有这种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