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呂布翻案,我眼中的人中呂布

看三國時,一句“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使人對呂布是是念念不忘,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才能配的上這樣的美譽;燕人張翼德的“三姓家奴”卻讓呂布跌下神壇,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但這些都是後人在演義、戲曲的角度給呂布的定位,真實歷史上的呂布是怎樣的一個人,和《三國演義》中的呂布是是否有所出入。下面請看筆者從正史角度看到的呂布,為傳說中的“三姓家奴”翻案,為人中呂布正名。

我為呂布翻案,我眼中的人中呂布

溫侯呂布

呂布先以“驍武給幷州”,幷州刺史丁原以呂布為主簿,由此可見呂布其實是文武雙全,並不是一個只知武力的莽夫。至於《三國演義》稱丁原認呂布為義子,其實歷史上根本沒有呂布和丁原為父子的說法。所以“三姓家奴”這一說法也就不攻自破。

至於後來“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具體董卓給了呂布什麼樣的承諾,史書並沒有記載。但從“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來看,至少高官厚祿是給了的。董卓因救駕入京,在士林鐘這個時候的名聲是很好的,而且在吞併何進部後更是勢力大漲,可以說當時董卓是正義的一方,而丁原確實引發長安動亂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所以這個時候呂布誅丁原也說不上是助紂為虐,只是道義上說不過去,畢竟是弒舊主。

我為呂布翻案,我眼中的人中呂布

董卓

到董卓勢力穩定之時,其專擅朝政,致使天怒人怨,這個時候的董卓已然是國賊,人人得而誅之。朝廷上是司徒王允密謀誅董,在外的有十八路討董。此時呂布因為小事被董卓拔手戟差點殺掉、且呂布還與董卓的侍婢私通,與董卓之間產生了間隙,這就給王允有了可乘之機。王允策反呂布,以呂布為內應,刺殺董卓。呂布殺董卓說是“大義滅親”,還不如說是是假公濟私為了自保。

我為呂布翻案,我眼中的人中呂布

王允

在這其中是沒有貂蟬這個人的,也沒有王允設計“美人計”;同時溫侯也不是董卓封的,是王允封的。這個演義傳說故事只不過是羅貫中通過捕風捉影的演繹出來的。

王允等人對董卓舊部的處理不當,致使李傕、郭汜亂長安。呂布東出後投袁術,但因袁術不滿他自恃有功而十分驕恣、恣兵抄掠,所以拒而不納。於是呂布投靠袁紹。在袁紹處,與其聯手在常山會戰張燕,消滅張燕所部。呂布仗恃自己的戰功,再次向袁紹要求增加軍隊,袁紹不答應,而呂布手下的將士也時時搶劫、掠奪,引起袁紹猜忌。袁紹預殺呂布,呂布奔河內張揚。可以說此時的呂布就是一喪家之犬,各方流竄,但是各方猜忌,過的並不如意。  

正在這個時候兗州內亂,給了呂布東山再起的機會。

興平元年,曹操東擊陶謙,令張邈、陳宮屯東郡。陳宮趁機勸說張邈迎呂布為兗州牧,佔據濮陽,兗州所屬郡縣一同響應。曹操知道後率領軍隊攻打呂布,兩軍對陣,呂布大敗曹操的青州兵。此後,呂布和曹操幾次交鋒,敗出兗州,東奔劉備。

我為呂布翻案,我眼中的人中呂布

陳宮

劉備領徐州,居下邳,與袁術相拒。袁術勸說呂布趁此良機,奪取徐州,並許下豐厚的賄賂。《通鑑》又有“陶謙故將曹豹在下邳,張飛欲殺之。豹眾堅營自守,使人招呂布。布取下邳,張飛敗走。”一說,因此可以說呂布佔徐州一半是袁術的慫恿,一半是徐州兵將請呂布入城,而徐州兵將請呂布當自有其道理,至少是慕呂布之聲名,非是無由之舉,不然不會有“聞將軍來東,大小踴躍,如復更生”之語。

劉備被袁術敗後請降於布,呂布惱恨袁術事先許諾的好處沒有兌現,於是任命劉備為豫州刺史,遣屯小沛。布自號徐州牧。從這裡看,呂布還是頗有容人之量的。後來膾炙人口的“轅門射戟”故事也可以說明這點。

我為呂布翻案,我眼中的人中呂布

轅門射戟

呂布為人其實是有可取之處的,其頗得人心。在呂布兵敗命喪白門樓時,手下大將高順、謀士陳宮的慨然求死就說明了這一點。呂布在戰敗之前曾“令左右取其首詣操”,“左右不忍”也證明了呂布應該是頗得人心才對,不然何來不忍一說。可見呂布並不是怕死之人。

我為呂布翻案,我眼中的人中呂布

白門樓呂布殞命

呂布在白門樓對曹操說:“曹公得到我,由我率領騎兵,曹公率領步兵,可以統一天下了。”其實這個也說明呂布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所以在言辭間自有豪氣。

只可惜他有兩大致命的性格上的弱點,一個是舉動隨意性太強;二就是不好謀善斷。呂布覆滅的悲劇,實在是源自於他性格弱點,頗可為之一嘆。但觀其一生行無大惡,甚至可以說連大過都沒有,唯一的道德汙點在於弒舊主,其他諸如攻城略地之所為,在三國時期比比皆是,實在沒什麼可以大加指責的惡行。再者要是說起反覆小人,劉備更甚之,劉備一生前前後後都投奔過七個主子,最後才謀得荊蜀之地,成就三分天下的大業。因此如果比起劉備來,呂布的所做所為簡直是小兒科,根本就連和劉備評比誰更“反覆”的資格都沒有。

只是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呂布是爭霸天下的失敗者,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又是尊劉尊漢,張翼德的一句“三姓家奴”卻是使呂布成為了千古的罪人。在我看來,呂布其實是不失“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一美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