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齊國故都——山東淄博


1929年,臨淄城內石牌坊,滄桑中透露出古老的韻味。臨淄是著名的古城,西周建立後,封姜太公於營丘一帶,建立齊國。到齊獻公時期,為防備紀國入侵,他加固擴建營丘城。因擴建後的營丘城瀕臨淄水,所以齊獻公將營丘改名為臨淄。

1929年,山東臨淄,一個具有瞭望功能的穀倉。人們一般對臨淄的認識是它曾為春秋戰國時齊國的都城,事實上臨淄的歷史比齊國久遠的多。早在8000年前,這裡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夏朝之前,臨淄是爽鳩氏族部落居住地。夏朝時,臨淄又是季萴氏族部落居住地。商朝建立後,臨淄為逢國屬地。周滅商後,將逢國領地封給姜太公,並改名為齊國。

1929年,山東淄川附近龍口莊,從照片上看是一處繁華熱鬧的集市。相傳,春秋時期,齊魯兩國曾在此處會盟。

1929年,淄川的煤礦工廠。春秋戰國時期,淄川是齊國的一個邑。這裡煤礦資源豐富,到了清末民初時,這裡成為山東當時重要的工業城市。不過,這些煤礦資源多由外國人把持。

1929年,山東博山縣。博山古稱顏神,因孝婦顏文姜而得名。和淄川一樣,博山也擁有豐富的煤礦,此外還生產石灰、玻璃和陶瓷。清末,博山被稱為山東第一工業城市。

1929年,山東博山,陶土粉碎工作。博山是我國五大陶瓷產地之一,製陶歷史悠久。據考古論證,遠在新石器時期,博山地區就開始製造和使用陶瓷,距今已有6000年之久。圖中為把從山上挖掘的陶土放在粉碎溝中,用牛拉的石碾進行粉碎。

1929年,博山,孝婦河上的永濟橋。那時的孝婦河感覺沒什麼水啊。

1929年,博山附近的齊長城遺址。

1929年,博山附近,齊長城青石關。春秋時期,齊國修築長城,以御魯國和楚國,在此修建關隘。青石關古道建於春秋時期,為齊魯交通要道之咽喉。

1929年,臨淄境內,管鮑墓。管仲和鮑叔牙是好友。年輕的時候,管仲混的並不好。鮑叔牙比較富有經常接濟管仲,後來又推薦他為齊國國相。管、鮑二人彼此瞭解、相互信任,兩人之間深厚的友情,成為中國代代相傳的佳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