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水河上的“腸梗阻”明年動手術

涼水河將豐臺、海淀分隔南北,往來通行的跨河橋中因“堵”成名的是青塔橋和岳家樓橋。

過去一年,12345熱線針對橋上堵點的投訴居高不下。隨著市疏整促專項辦對治理類街鄉鎮開展督導,這個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相關負責人透露,兩橋的改造方案和規劃正在研究中,計劃明年開工。

跨區橋樑成治理盲點

早8時,涼水河嶽家樓橋被喇叭聲淹沒。橋雙向只有兩車道,但南北兩端道路至少也是四車道,車就卡在橋頭。車堵著,行人、自行車、摩托車都在縫隙中穿插遊走。“別看橋才幾十米,經常堵你半小時。”住旁邊京鐵家園的市民朱先生說。

西邊的青塔橋,同樣橫跨涼水河,雙向加起來只有三條車道,但由於是方圓幾公里進出必經之路,擁堵更為嚴重。小區居民形容:高峰時能從橋上堵到小區門口,有時候出小區都得花20分鐘。

有意思的是,多年來,海淀、豐臺兩區把橋兩頭的路越修越寬,交界處的跨河橋卻依舊很窄,成為監管治理的盲點。“按照道路規劃等級,兩座橋的寬度都得達到三四十米。要解決這個堵點,勢必要將橋樑拓寬。”豐臺區交通委相關負責人解釋。

擁堵的常態讓老百姓頻頻向12345投訴。街道雖急在心上,卻也統籌乏策。“兩座橋跨豐臺、海淀兩區,又在鐵路紅線範圍內,跨河關係到水務,線杆挪移得找電力、通信部門,協調難度太大。”盧溝橋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橋樑拓寬問題成堆:繁忙的京廣線上每隔幾分鐘就得跑一趟火車,施工還不能影響蓮石路高架通行,涼水河河道在兩橋下方也格外狹窄。

兩橋有望明年開工拓寬

治理類街鄉鎮的督導成為契機——這些棘手難題迎來市區多個部門的“向前一步”:豐臺區是實施主體,海淀區積極配合;市發改委搭平臺,會同市水務局、市交通委、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商議具體方案。

如今,兩橋拓寬都邁出了第一步。青塔橋經歷了5次現場調研、協調,拓寬方案基本確定;岳家樓橋在決定拓寬的同時,還先啟動了西翠路的改造施工。

按計劃,青塔橋和岳家樓橋將在明年完成立項和審批,有望在明年底正式開工拓寬。隨著兩橋拓寬,老百姓心頭的“堵點”也將被打通。

“橫跨多區解決不了的難題,根源就是單方治理與協同治理不同步。”市疏整促專項辦相關負責人說。記者獲悉,跨區頑疾正一點點被攻克。去年本市列入的91處跨區治理點位,已解決了89處;今年新列入35處,已治理29處,其餘點位正加大協調力度推動問題解決。

本報記者 曹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