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測基因?陳潤生院士提醒:97%可測,但不可分析

要不要測自己的遺傳基因?鑑於它可以預防疾病,或者是其他原因——基因檢測公司可以把這個“原因清單”拉得很長。

11月17日,在江蘇南京舉辦的首屆藍星球科幻電影週上,中國較早從事理論生物學、生物信息學以及非編碼RNA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的建議是:“要測也不要測”。

“為什麼要測?一個人這輩子遺傳密碼都不會變,測一次終身可用。那為什麼‘不要測’?因為測完了以後,現在不管是美國,還是歐洲、日本等,哪怕它們加在一起,我們真能夠分析的遺傳密碼只能分析3%,也就是說,97%可測,但不可分析。”陳潤生說。

2001年人類基因組圖譜公佈帶來的最大發現就是,人類只有2萬個基因,並不如想象中絕對比動物多出許多。可橫亙在解碼之路的最大困惑是,大部分遺傳密碼還都是完全未知的“暗信息”,還不知道它對健康和疾病的影響幾何。

陳潤生對於基因編輯技術同樣保持審慎,儘管他肯定了基因編輯技術的進展和普及對於疾病預防和治療的前景巨大,但“這項技術的精度還不是百分之百,它有錯誤率”。

“如果疾病沒有嚴重到那種程度,那麼不建議使用。你的目的是更改某個疾病相關的基因位點,但也有可能把別的地方也改了。”陳潤生不無擔憂地說。

需要注意的是,目前科學家對基因編輯技術的同意僅限於患者個體,傳給下一代絕對不允許。“不得更改生殖細胞,這是一個紅線。”陳潤生說。

“如果你改變生殖細胞,你的更改就會一代一代傳下去。我們現在可能知道它對個體的影響,但是不能把握和確認多少代以後它能帶來的影響到底有多大。”陳潤生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