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驻村扶贫阵地 忠诚奉献助力脱贫

四川新闻网广元11月18日讯(杨爱萍)“在工作岗位上应该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决不能时时刻刻只计较个人得失,人活得都没意义了!”这是剑阁县公安局驻龙源镇青杆村第一书记赵天伟的口头禅。他不仅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8年5月初,组织上决定让他到龙源镇青杆村任第一书记,他深知道妻子在剑阁县扶贫移民局上班,脱贫攻坚工作头绪多非常繁忙,家里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儿子无人照料,但他还是坚决服从组织安排,“狠心”抛家别子,冲锋陷阵在脱贫攻坚的前沿阵地上......

坚守驻村扶贫阵地 忠诚奉献助力脱贫

抓实调查 问诊把脉 做脱贫攻坚的“实在人”

赵天伟今年36岁,现任剑阁县公安局法安大队副大队长。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做到“精准实”,他认真按照党委政府和县公安局党委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他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带领工作队员深入村组、农户深入调查在脱贫攻坚上存在的问题:一是一些村组干部站位不高、履职不力,带领村民发展经济的热情不高,全村经济发展滞后,全村贫困户达79户216人,占全村人口的26%;二是干部组织纪律作风涣散,遇事不愿管,习惯“和稀泥”,存在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三是村民法律意识淡薄、道德意识较差,时常为一些“鸡毛蒜皮”之事打建骂架;四是村组道路年久失修,“晴天一身灰,遇雨一身泥”,群众怨声载道,青杆村成了全镇有名的“落后村”。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他迅速向龙源镇党委政府、县局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专题汇报,积极争取支持,听取工作意见,全力协调解决。一是对一些不愿也不善于管理的村组干部,按照组织原则,提请镇党委进行了撤换和调查,把愿干实事、善于干事的村民提拔上来,增添了新鲜血液,纯洁了干部队伍,提升了村组干部履职干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组织村组干部认真学习传达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精神,教育引导村组干部惊醒思、认清形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有效强化了村组干部的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确保了政令畅通;三是利用村支部会、村委会、村民大会、农民夜校和调查走访等契机,大力宣讲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等政策精神,开展摸底排查、矛盾纠纷化解和个别谈话,切实把不安定、不稳定、不确定苗头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引导广大村民遵守守法、依法办事。随着系列工作措施落实到实处,全村村民的法律意识明显增强,治安状况明显好转,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务实工作 强力推进 做脱攻坚的“实干人”

他结合该村脱贫攻坚工作实际,与工作队员和青杆村“两委”一道,跑项目、找资金,筹措资金近百万元,新建和重建了 “青杆村党政共公服务中心”,同时硬化村组道路6.5公里,2019年正在实施的9.7公里,彻底改变了青杆村过去晴天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落后面貌。

同时结合该村产业发展实际,在提升特色产业,以及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养殖业、林草、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上做文章,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产品。他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县公安局及相关部门的资金帮助支持,全村种植猕猴桃324亩,并在猕猴桃中套种丹参120亩、大蒜80亩,在每个环境和节点上,他与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及村民一道,不管是猕猴桃嫁接、除草施肥、防治病虫、防旱防涝、打桩拉线,还是丹参、大蒜的种植,以及收购上车,他都是与村民一道同劳动,亲力亲为。在猕猴桃、丹参、大蒜的生产和管理中,他认真组织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到产业园内打工创收,既确保了村民在生产和管理中得到了实惠,又壮大和发展了集体经济,全村贫困户人平集体经济比例达到了脱贫攻坚的要求。

他严守贫困户住房建设面积和自筹资金底线,统筹各项扶贫和保障措施,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的原则,对全58户需易地搬迁,对全村53户土地增减挂进行了搬迁。在此过程中他都深入村组、农户摸底调查了解,动员村民进行整体设置、整体规划,有时候为动员村民按照以岗定搬、以业定迁的原则,大都不愿集中安置建设,多数时候为此磨破了嘴皮,晒破了皮,也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终于建起了4个村民集中安置点,现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达80%,高质量完成易地搬迁和土地增减挂的搬迁任务,消除村民土坯房达80%以上,基本上改善了村民的生活和住宿环境。

坚守驻村扶贫阵地 忠诚奉献助力脱贫

忠实为民 无私奉献 做脱贫攻坚的“实心人”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洒下一路晶莹汗水,留下了许多感人故事,也收到了人民群众的感恩爱戴和领导的好评。

2018年7月初,青杆村四、五组的村民供水站水泵损坏,致使103户217名村民无生活生产用水,村民只有到处找水担水、苦不堪言,一村民因夜间担水时被毒蛇咬伤住院治疗。他得知情况后,对此高度重视,带领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多方奔走,积极争取,筹集资金5000元购买了水泵。5000元供货方只答应供货不包安装,为了让村民尽快解决生活生产用水,他带领工作队员和本村水性较好的村民亲自安装,水泵必须要安装到水库的船上,由于不慎将水泵掉在了水库中,由于水库水深,为尽快捞起水泵,他与水性较好的村民一起在水库中“战斗”了4、5个小时,才终于安装好,解决了村民生活生产用水的燃眉之急,受到了群众的拍手称赞。

他妻子的孕产期预计是4月25日左右,由于第一胎是剖腹产,第二胎也必须是剖腹产,定点医院是广元市妇幼保健院。4月16日下午4点50分,他带领工作队员正在七组解决组道路硬化遗留问题,他的妻子打来电话说她身体不适,有可能快生了,可是事又不凑巧,二组居民集中安置点,村民与村民之间、村民与项目建设之间因房后排水相互扯皮,互不相让,有可能发生打架斗殴,于是他一边叮嘱岳母和亲友带妻子暂到附近的医院检查,上小学的儿子无人照顾该怎么办?他又一边打电话要求在公兴中学当教师的哥哥用车把母亲送到龙源,等处理完纠纷后就带她上老人家回家照顾上学的儿子,他又迅速带领工作队员奔赴到二组解决居民集中点解决排水纠纷,工作队员们都几次劝他尽快回家照顾妻子,他只是淡淡一笑,他一边悄悄与妻子的电话沟通,并了解实情,妻子告诉他医生说今晚必须入院,等把事情处理完毕后尽快回家。他又一边经过实地勘察,了解情况,听取各方意见后,通过苦口婆心的劝解,6点左右终于把问题彻底解决了,他才匆匆带领母亲踏上回家的路......4月17日凌晨1时55分,妻子在广元市妇幼保健院剖腹产下了6斤重的小儿子。

由于前段时间准备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现场会,“大走访”工作落后于别的村,也拖了龙源镇“大走访”的“后腿”,由于刚更换不久驻青杆村的两位工作队员都是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一是年龄较大,加之刚到不久工作又太不熟悉,二是青杆村地域辽阔,居住分散,下村也极不方便,于是他说服妻子、母亲、岳母,要求她们理解脱贫攻坚的重要性,4月22日,他毅然放弃了照顾妻子和小儿子的机会,踏上了工作岗位,带领工作队员走家串户......4月23日16时,龙源镇扶贫办通报:青杆村“大走访”完成100%。

得知他抛家别子的情况后,有的人说他不照顾妻子和儿子,舍小家顾大家图的是啥?有的人说他挣表现想当官当先进,甚至有的人说他充“尖脑壳”......讥讽他的话不堪入耳,他总是淡淡一笑,走自己的路,让他们去评说罢了!

了解民情 无微不至 做脱贫攻坚的“贴心人”

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他总是把民情社情放在工作的首位,经常带领工作队员走村串户了解民情社情,对青杆村的村情民情社情了如指掌,无论是发生什么事情,他都第一时间了解,对发生了的事,他都冲锋陷阵在第一线,做到无微不至、体贴入微。

2019年3月27,青杆村廉勤委主任兼四组组长张志良组织项目办加班加点硬化四组组道,本是早已收回集体所有的屋基地,村民张志贵无理取闹,他硬说是占了他家的老屋基地,大吵大闹,阻碍组道硬化建设,并推搡辱骂村廉勤委主任兼四组组长张志良,致使张志良受伤,3月28日凌晨2时分,他接到村民张国生说村廉勤委主任兼四组组长张志良被村民张志贵打伤的电话后,他迅速带领工作队员赶赴现场,经过简单了解情况后,又庚即亲自驾车将受伤的张志良送龙源镇中心卫生院检查治疗,安排好检查就医后回到住地已是3月28日凌晨4时分,他又及时向龙源镇党委政府领导和县公安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做了具体汇报,县公安局主要领导立即安排普安派出所进行了查处,打击了村民张志贵的嚣张气焰,也狠刹了青杆村的歪风邪气。

2018年9月中旬,贫困户蒲彦美驾两轮摩托车不慎掉在沟里,由于抢救不及时死亡,得知情况后他迅速带领工作队员到家慰问安抚,并送去慰问金300元。在青杆村只要得知那一家有困难,或红白喜事,他都要带领工作队员到家上门解决问题或慰问祝贺,受到了广大村民的一致好评和称赞。(剑阁警方供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