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在東吳的武將官制中,大將軍的職位僅次於上大將軍。據不完全統計,從東吳立國至覆滅期間,先後有五位將領被晉升為大將軍。不過,這五人之中,只有三位是通過努力建立功勳,由吳國皇帝親自晉升的,而另外的兩人,則是擅權篡政自封的大將軍。本文按照任職時間,對東吳的五位大將軍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第一位大將軍:諸葛瑾,在職時間為黃龍元年(公元229年)至赤烏四年(公元241年),在職歷時十二年。諸葛瑾是被孫權直接任命的東吳首位大將軍,同時也是五人當中在職時間最長、唯一得以善終的一位。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諸葛瑾是孫權執掌江東初期禮聘的名士,是東吳前中期一位非常有影響力的重臣。諸葛瑾相對於他的弟弟諸葛亮來說,在東吳的表現並沒有特別突出之處,甚至不如他兒子諸葛恪的名氣響亮。但是,諸葛瑾卻因超凡的才略與獨特的勸諫方式,而備受孫權的信任和重用,在仕途上一路攀升。黃龍元年(公元229年)孫權登基後,晉升諸葛瑾為大將軍。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第二位大將軍:諸葛恪,在職時間為赤烏八年(公元245年)至建興二年(公元253年),在職歷時八年。諸葛恪少有才名,是東吳中後期軍政舞臺上的一位重要人物,雖然他父親諸葛瑾、叔父諸葛亮對他都不看好,但是,唯獨孫權對他“見而奇之,深器異之”,為他在仕途上的發展提供了機會、鋪平了道路。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當然,孫權對諸葛恪極為欣賞,諸葛恪也同樣沒讓孫權失望。諸葛恪二十八歲時幹了出仕以來的第一件大事,用時三年平定了丹楊縱深地區的山越叛亂,這是當時東吳群臣都不看好的差事,諸葛恪竟然取得了全面的勝利,這讓孫權非常欣慰。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陸遜病逝後,諸葛恪被孫權晉升為大將軍,後又以大將軍領太子太傅成了當朝首輔,直到建興二年(公元253年)被權臣孫峻誅殺。更為悲慘的是,諸葛恪被殺後,其三族也被誅滅。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第三位大將軍:孫峻,在職時間為建興二年(公元253年)至太平元年(公元256年),在職歷時三年。孫峻是孫氏宗族中的一個奸佞之子,是孫氏宗室成員。孫權在世時,對孫峻非常信任及重用,給了他建功立業、平步青雲的機會。但是,孫權去世後,孫峻卻成了禍亂朝政、敗壞綱紀的東吳權臣。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建興二年(公元253年),諸葛恪發動了一場勞民傷財的北伐戰爭,最終惹得大臣離心、民怨沸騰。孫峻趁此機會,設計誅殺了諸葛恪一族,並擅權亂政,自封為丞相兼大將軍。孫峻在職期間,在軍政方面毫無建樹,卻在剷除異己、為非作歹方面堪稱一絕。不過,孫峻壞事做得太多,最終也遭到報應,只在任上待了三年就被一場噩夢給嚇死了。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第四位大將軍:孫綝,在職時間為太平元年(公元256年)至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在職歷時二年。孫綝是孫峻的堂弟,孫氏宗族中的又一奸佞之子,是孫峻病逝前上位的東吳大將軍。所以,孫綝這個大將軍跟他堂兄一樣來路不正。孫綝上位時只有二十六歲,是五人當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同時,也是在職時間最短的一個。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孫綝上位之初,為了鞏固地位迫害良將朱異等人,安插自己的親信接管兵權,隨後又廢舊擁新,扶孫休登基稱帝。孫綝在任期間獨攬軍政、惡事做盡,最終於太平二年(公元257年),被他親手扶植的孫休用計誅滅三族。孫綝被誅時才二十八歲,死後與他堂兄一起被移出了孫氏族譜。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第五位大將軍:丁奉,在職時間為太平三年(公元258年)至元興元年(公元264年),在職歷時六年。丁奉不僅是東吳十二虎臣中的最後一位,同時,也是史料中記載中東吳最後一位大將軍。丁奉是東吳著名猛將,一生經歷了東吳四位皇帝,戰功赫赫、威名遠揚,他的大將軍完全是依靠戰功換來的。

東吳有五位大將軍,四位不得善終,其中兩位被誅滅三族

孫休繼位後,不堪忍受權臣孫綝的欺辱,求救於丁奉。丁奉遵循君臣之義,因剷除孫綝及其黨羽立下了大功,太平三年(公元258年),丁奉被孫休晉升為大將軍。孫休病逝後,丁奉與丞相濮陽興等人於元興元年(公元264年)共同擁立孫皓繼位,隨後丁奉遷任右大司馬、左軍師。不過,丁奉最終的結局也不好.孫皓即位後,丁奉日益驕橫,遭到不少大臣的指責,鬱鬱而終。丁奉病逝後,其家屬、族人皆被流放。

參考書籍:《三國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