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補胎李沅坤:技術可以讓人吃飽飯,唯格局才能讓人走得遠

小李補胎李沅坤:技術可以讓人吃飽飯,唯格局才能讓人走得遠

前言:“技術可以讓人吃飽飯,而格局和境界可以讓人取得更高成就。”

作者 | 謝很好

來源 | 汽車服務世界(ID:asworld168)

當我們在補胎的時候,我們在補什麼?

這個問題乍一看有些莫名其妙,補胎當然就是把破損的輪胎修補好,讓車能重新上路,不然呢?但是對於李沅坤而言,補胎絕不僅僅這麼簡單。

01


18歲的李沅坤,當時還是小李,在一個補胎店當學徒,常常工作到深夜兩點,第二天四五點就要起床,生活節奏非常快,每天能有5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對他而言都是奢侈的。然而小李從未叫苦喊累,反而覺得這樣的日子十分充實。

小李能吃苦的特質,是他草根的出身所賦予的;而他願意吃苦的心態,則是做學徒之前,在印刷廠打工的經歷帶給他的。

印刷廠的工作非常安逸,按部就班地面對著流水線,朝九晚六,日復一日。一段日子下來小李感到十分空虛,這份空虛來自於小李內心深處對沒有目標的工作、沒有方向的人生的一種排斥與厭惡。

小李決定逃離印刷廠。這一逃離,讓小李與補胎結下了不解之緣。

02

小李經歷過三任補胎店老闆,第一任老闆十分嚴苛,情急時對學徒打罵也時有發生。到了第二任老闆這裡,雖然旁人也提醒過小李這位老闆脾氣不好,在他之前攆走過好幾位學徒,但老闆對小李卻意外平和。因為彼時的小李已經能夠超預期地完成學徒的工作了。

這個時候,小李感覺到了成長腳步的停滯,才恍悟第一任老闆的嚴厲,是對自己加速成長的積極鞭策。也正是兩次學徒經歷的反差,讓小李明白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道理。後來,又經歷了第三任老闆,因這家店不僅有補胎,還有洗車、保養和美容業務,這讓小李的技術更加全面,同時小李開始帶徒弟了,對管理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見解。

2000年,小李告別平穩的打工生涯,靠借錢開起了第一家小李補胎。

小李補胎創始人李沅坤在接受汽車服務世界採訪時說道:“我喜歡那種實實在在、每天不停工作、很充實的快節奏生活,成立小李補胎以來,我可以說是十九年如一日地生活在這種充實裡。”

小李補胎目前已經開設直營門店69家,除了洛陽的4家,其餘65家皆位於鄭州。在鄭州三環之內,每3公里就有一家小李補胎。在補胎這樣一個細分領域,小李補胎的覆蓋面及知名度可謂獨佔鰲頭。

正如小李補胎其名,務實且直白,李沅坤認為促使小李補胎一直以來良性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腳踏實地。“小李補胎十九年的發展歷程當中,幾乎沒有走過什麼彎路、岔路,而是腳踏實地、一心一意地修煉內功。” 經歷了從無到有的創業過程,李沅坤分外珍惜現在的成績。

03

店面形象標準化、補胎流程標準化、員工管理這些門店最基礎的內功,小李補胎已經做得可圈可點,但李沅坤認為不能止步於此。目前,小李補胎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內部改革,包括內部架構的梳理、管理體系的重新優化、人才的孵化、信息化建設、產品線及營銷策略的優化等,預計在2019年年底調整到位。

“當小李補胎的門店覆蓋率越來越高的時候,我們發現原有的架構體系、組織能力以及相關的運營配置,其實是會有所滯後的。所以今年我們的工作重心之一,是放在內部調整上面的。希望通過這一系列的調整,讓小李補胎能夠實現今年門店數量突破100家的目標。”李沅坤錶示。

除此之外,小李補胎今年的另一個工作重心,是繼續深耕鄭州市場。

“我們的戰略主要是聚焦於鄭州這樣一箇中原的中心城市,圍繞中心城區往四周擴張。這麼做的好處在於便於管理,無論是交通方面、交流方面、員工的管理管控方面,還是品牌的知名度方面,聚焦鄭州都是目前的最佳路徑”李沅坤說道。

至於跨區域連鎖,李沅坤錶示:“近兩年還是想要沉澱下來,等到小李補胎在鄭州區域佈局到一定程度,掌控能力、服務能力乃至客戶滿意度都上升到一定水準,我們才會考慮走出鄭州。”

04

沉澱,有多少正在上升期的企業能真正做到這一點呢?小李補胎正在不懈努力中。2016年小李補胎在上海股權交易中心掛牌,並於2018年年會上表示,要在三年內完成主板上市前的準備工作。

很多人把這一舉措解讀成,小李補胎3年內要在主板上市,李沅坤說:“我們是希望通過掛牌這件事,用三年時間來倒逼小李補胎具備上市的條件。無論是從法律、財務、組織架構還是管理運營各個層面,通過為上市做準備而推動小李補胎向規範化去靠攏,倒逼小李補胎的自我修正。”

掛牌這個動作,其實是一舉多得,上市並不是唯一目的。對內,除了上述作用,通過掛牌還可以讓小李補胎的團隊更加堅定把小李補胎這個事業做大做強的決心;對外,上升到整個汽車後市場,小李補胎的掛牌亦能起到一個表率作用。

“小李補胎作為後市場一個以輪胎為切入點的細分領域連鎖企業,術業有專攻的堅持、深耕區域市場的戰略、不斷往規範化發展的路線,在後市場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此外,小李補胎掛牌還能鼓勵更多後市場有夢想的創業者和從業人員,樹立更強大的自信,“補胎其實是一個產值很低的領域,小李補胎能把它做起來,無論是對後市場還是對整個社會,都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李沅坤補充道。

如果越來越多的企業接收到小李補胎所傳遞出來的這種正能量,就能催生更多好的品牌,促進後市場的良性競爭,對後市場來說,可能是一次洗禮。

05

小李補胎的正能量,不僅體現在掛牌這一舉措,甚或可以說,正是這些正能量,成就了小李補胎。

李沅坤告訴我們:“補胎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傳統行業,從業者年齡普遍都不大。這些年輕人對於中國傳統的孝道文化,理解沒有那麼深刻。但我們認為,孝道是這一代年輕人不能丟的。”

小李補胎提倡的孝道文化,其實很多企業都提過,而小李補胎一直在踐行,這一做就是8年。不同於單方面要求員工去向父母盡孝,小李補胎的優秀員工家訪制度,每季度由公司高層帶領家訪團到優秀員工家中,向優秀員工家人頒發錦旗、行感恩三拜禮、給優秀員工父母洗腳。

這是優秀員工對父母養育教誨的感恩,也是企業對於優秀員工父母為公司、為社會培養了優秀人才的感恩。“在家訪過程中,很多員工的父母是拉著我們高層的手含淚說,孩子自從進了小李補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懂事多了,也知道替父母幹活、為家裡分憂了。”

通過家訪,小李補胎的團隊凝聚力更強了。員工對於整個團隊的歸屬感、認同感,也在不斷加深。更重要的是,員工認識到了自己的價值,也讓外界改變了對補胎行業髒亂差的認知。

06

除了孝道文化,小李補胎的會議文化也頗有特色。小李補胎的會議非常多,但不侷限於工作彙報、項目討論等,反而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價值觀的塑造上。“我們的會議更多地是在教員工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如何運用利他的思維,去幫助同事成長,去服務客戶,帶給客戶更好的體驗。”李沅坤說。

在李沅坤看來,一個學徒只要肯努力,通過四、五年時間也能成為高級技工,這是一種很常規的發展路徑。“技術這種東西通過不斷地學習每個人都能掌握,而一個人的格局,需要通過時間、事件、空間、引導、思考等才能形成或改變,這是一個耳濡目染的過程。”

“技術可以讓人吃飽飯,而格局和境界可以讓人取得更高成就。”這句話在採訪中令人印象頗深。

問及團隊裡會否再成長出一位像李沅坤這樣的人物,李沅坤認為並非不可能,且尚在物色和培養當中。李沅坤也想藉由汽車服務世界的平臺,對小李補胎的團隊說:我們無論何時都應該不忘初心,不要忘記當初選擇來小李補胎時,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對將來可期的職業生涯的規劃,我們共同努力、並肩前行,我們所有的願望都可以實現。

07

在競爭壓力與日俱增、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當今社會,人人追求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哪怕閱讀一篇文章,都不免思索這篇文章能給我帶來什麼實際的好處,有沒有可以直接運用的方法論。正因如此,李沅坤認為浮躁不可取。

接下來,小李補胎仍然堅持在鄭州區域開拓直營店,加大小李補胎在區域市場的影響力。李沅坤對補胎行業的前景十分看好,即便未來新能源汽車出現,輪胎市場依然是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的。

“無論外界怎麼變,行業怎麼變,消費者所追求的客戶體驗永遠不會變,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也不會變。”李沅坤錶示,小李補胎無論發展到哪一步,都不會忘記“在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幸福的同時,用匠心維護,讓每輛車行駛更安全”的使命。

回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小李補胎補的是什麼?除了補胎本身,小李補胎通過專注輪胎事業這件事,傳遞的更是一種精神力量,更大程度地擔負起社會責任,並且給員工以強烈的安全感、給客戶以足夠的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