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企業是否達到峰值,2020年是否可以持續投資?

季大鴻


太白觀點:可以肯定的說,母嬰企業已經達到峰值,2020年是否可以持續投資取決於計劃投資定位方向。如果是中低端的話不可以持續投資,高端的話還是可以投資的。

為什麼說母嬰企業已經達到峰值,從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分析:

第一方面,需求方。新生兒數量是決定母嬰企業的的根本,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新生兒數量為1523萬人,人口出生率同比下滑11.99%,為10.94%,新生兒數量達到降至60年以來最低水平。在這種人口出生率下降的情況下,勢必會導致需求的降低。

第二方面,供給方。從目前已經的產能情況上來看,產能過剩的情況已經非常明顯。這裡就以上市公司貝因美來分析,在過去的2014年-2018年,企業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為50.49億元、45.34億元、27.64億元、26.60億元、24.91億元。企業的扣非淨利潤為5134萬元、3559萬元、-7.987億、-11.39億元、-2.167億元。從以上兩組數據可以很明顯的得出,產能過剩在母嬰行業非常嚴重。

貝因美利潤表數據

下面在來分析下為什麼說在2020年可以投資高端而不可以投資低端。

這裡同樣以知名乳企來進行分析。這裡以飛鶴乳業與貝因美作為對比來分析。

根據港交所數據,飛鶴乳業在2016-2018年的營業收入為37.24億元、58.87億元、103.92億元,淨利潤分別為4.06億元、11.60億元和22.42億元。與貝因美的財務數據截然不同(已經在以上有過數據分析),甚至於完全相反。

為什麼同樣為知名乳企,雙方業績會相差如此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佔比,根據公開資料顯示,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是飛鶴乳業的主要營收來源,且營收佔比逐年增加。同樣有數據為例,2016年的時候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佔比為42.6%,到了2019年上半年高端因幼兒配方奶粉佔比已經高達66.5%。這也是同行業中,飛鶴能夠大幅跑贏貝因美的關鍵原因。這也是為什麼說在2020年可以投資高端而不可以投資低端的理由。

綜上所述,由於新生兒出生數量降至60年來最低水平決定了母嬰企業目前已經達到了峰值;從主做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飛鶴乳業與貝因美對比可以得出,在2020年可以投資高端不可以投資低端。


章太白


我國人口的出生人數一直在1500萬以上,2016年達到了1786萬,而開放二胎後的2017年卻是1723萬,2018年才1523萬。今年的出生人數預計會跌破1500萬。

在未來時間裡,出生的人數還會持續下滑,甚至可以跌破1400萬、1200萬,最後會保持在1000萬左右的出生人數里。而死亡人數也會接近1000萬,得到了人數總量的平衡,甚至還會出現人口總量的下降,14.5億的人口總量預計在2030年前後達到了最高點!


嬰兒出生的人數在不斷下滑,可是母嬰的質量要求卻是在不斷提升,母嬰市場也會逐步提升,而且品種也會越來越多。

撇開保姆市場和嬰幼兒教育二大不斷提升的行業以外,因為這是服務業而不是產品製造業。其它的產業也是不斷推陳出新,蛋糕更是越做越大!

一個尿不溼估計都要嚇死人,按照1500萬出生人口的1/3使用,且3歲以前使用。按照平均6000元/人那就要達到900億以上,而且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這個數量還會得到提升。

其次,是玩具市場,現在的一些智能智力類玩具也是動輒上千元,按照平均每人2000元,總銷售額度也是會超過300億。這個市場還會隨著產品的不斷更新而價格上漲,促進嬰幼兒玩具的發展。

還有,服裝、推車、嬰兒床、洗護用品、奶粉等隨著人數的減少也會逐步的下滑,一些傳統性、非科技提升型的產品也是會影響較大。

總之,隨著出生嬰兒的數量減少,自然也會影響一些產業的發展。可是一些創新性、科技型、智能型、保健型、智力型、改善型的產品也會越來越引起重視,銷售量和總價的上升也是必然的。只是企業在進入這個行業中一定要選擇好市場的細分,並且生產具有一定的獨創性的要素在其中,一味跟著別人的屁股後面走,做什麼行業都是不會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