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著名钓鱼人:用美食家理论告诉你,钓大鱼,该用什么饵和窝

在我们野钓过程中,钓到大鱼是很不容易的,大鱼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作钓大鱼的经验是一点点积累的或者是学习人家经验,都是碎片化的知识,很难形成整体。这次我向大家系统性的阐述如何作钓大鱼与用怀疑的精神来改进我们的作钓方法。钓不到大鱼当然与资源、钓位、天气、水深等有关系,但是老怪这些因素是没有意义的,我们首先还是要从饵料和窝料上找问题。

一、大鱼对雾化商品饵不感兴趣,这是好多钓友都发现的问题。事实上不管大鱼还是小鱼,它都是鱼,鱼类本质没有变化,它们终究是要吃东西的,而且大鱼食量还更大,那为什么大鱼就不吃雾化饵,而小鱼就吃呢?第1、大鱼数量少,能钓到的大鱼都是大鱼中敢于尝鲜美食家;第2、因为小体型鱼数量大,而且它们迫切的进食,贸然的胆大,能钓到的小鱼也是美食家,因为小鱼基数大,所以它们当中的美食家就多。

我们所用的丰富味型的饵料满足了基数众多的美食家小鱼,和少部分本来就不多的美食家大鱼,所以美食家就被钓完了,剩下的就是老老实实吃自然食物的非美食家了。非美食家小鱼在成长过程中少了被钓走的一环,长大的可能性也就更大,这样长大的大鱼能吃最老的老玉米,能吃最硬的塑料珠珠等,但就是对商品饵不感兴趣。那么商品饵真的好吃吗?子非鱼,我们不能断定鱼是不是真爱吃商品饵,但是可以断定吃商品饵的都是敢于尝鲜的美食家,因为鱼类在自然界中数万年的进化当中是没有见过商品饵的,我国商品饵作钓满打满算也才30几年的历史,也许鱼类还没有被我们的饵料所驯化,但是人类终究是驯化不了大自然的,野钓大鱼的魅力就是和野性搏斗。用商品饵作钓的人多了,不管大鱼是不是爱吃,它们为了生存也只能是采取最保守的方法,远离人类,吃它们该吃的东西,才能保住自己得来不易的修行。我在作钓中发现老玉米钓到大体型鱼的概率更大,因为老玉、嫩玉米米更自然;但是商品饵有时候也能钓到,概率就不是那么大了,广大钓友们应该也有这样的体验,这样的饵料钓到的大鱼我分析有2种情况;一种是美食家大鱼,另一种鱼自己和摄食欲望作斗争后摄食欲望占上风的情况,它们被饥饿所打败,但是极其胆小的大鱼能被饥饿打败几次呢?

大鱼是什么时候变成非美食家的呢?有可能是小时候某次脱钩以后,它们不敢随便吃了,变得成熟了,变得警惕起来(大鱼在窝边转);或者是天生的,它们从小就是不敢尝鲜的非美食家,本来就不喜欢商品饵(有时候蚯蚓就疯咬而商品饵一口没有),所以他们顺利的长大了;美食家小鱼们没有长大的机会。

二、我们实际上是进行了物种筛选。是鱼就一定要吃东西的,就跟我们人类一样,但是敢于尝鲜的就一定是少数,只不过我们人类的机会更多,美食家们发现美食还可以推广,觉得没什么。而鱼则不同,它们则只有一次机会,所以我们用各种味型饵料钓鱼只是在进行着一轮又一轮的物种筛选,不断的把鱼类美食家筛走,筛选的结果只能是非美食家鱼越来越少,大鱼越来越难钓,甚至小鱼也会越来越难钓。

广大钓友们在饵料味型上积极探索,不断思考,甚至身体力行的去求一味型款好的饵料,精神是可嘉,但都是钻入了一个牛角尖,进行了物种筛选当中,无论你的味型多么丰富多么新颖你所钓到的终究是数量比例小的美食家鱼,只不过有时候鱼类基数大,美食家数量也就显得多。如此循环往复,陷入了恶性循环,我们离大鱼是越来越远了。

三、窝子真的会死会臭吗? 我们钓鱼经常会出现死窝的现象,一旦打多了就面临大鱼不进窝子,连续好久都没有正经口,这种死窝难道是窝子真的死了吗?或者是因为打的太多鱼没吃完,窝子臭了?绝对不可能,窝子在商店放一年都没事,特别是一些本来就发湿的窝子,在我们打下去之后一天甚至几天窝子就死了臭了?里面具体加了多少防腐剂,我们还用去分析吗?窝子是不会死的,死的只是味型太怪,死窝就不出鱼吗?当然出鱼,只不过变成了小杂鱼的盛宴。窝子是不会臭的,只不过是资源、天气、等原因还没发窝,也不能排除大鱼对这些味型就没兴趣。

四、如何打窝用饵。 到底该如何打窝如何用饵呢?首先钓打大鱼还是要把他们诱过来,这个时候不要关心哪种味型穿透力强那种味型扩散快,扩散快有什么用呢?我们要的是自然的味型,淡淡的薯味、淡淡的酵味淡淡的臭味甚至是淡淡的酒味(酒味具体到底适不适应野钓待考)都是不二选择,窝料淡要淡到一定程度,鱼的嗅觉之发达不是我们可以理解的,一定不要用人工合成的味,用大自然的味道。诱过来以后该用什么饵呢?第一种是用与窝料同味型的饵,它们寻迹而来,就让它们得所,味道稍微比窝料浓一些,起到窝饵分家的效果。第二种分家是颜色分家,比如黄玉米打窝红用红玉米钓,老玉米打窝嫩玉米钓;或者干脆用同味型的商品饵,多加粘粉让饵料停止雾化,并且打的圆圆的,也起到窝饵分家的效果。最后一用饵方法种是唤起它们的摄食的记忆,用没有任何味道的饵料来钓,可以是硬硬的粮食可以是珠珠或者是其它们常见的食物,总之要的是自然,要的是鱼平时的记忆,我们不要进入对美食家鱼的筛选当中,钓筛选之外的鱼。

五、钓大鱼具体的打窝方法。大鱼又少又警惕,用手竿作钓,我们还是应该采取打大窝蹲守的方法,首次打窝打大点,具体根据自己的作钓时长来控制量,如果作钓一白天的话就不建议打的特别大了。其次是没上鱼不要补窝,上鱼以后也不要着急的补,看窝子里还有没有鱼,感觉到有鱼或者是怀疑有鱼就不要补,冒然补窝的哗哗声很容易把大鱼惊走,我们等到中午大鱼停口的时候或者是别的停口时间再补,多补一点。如果鱼口很热烈,也不停,有把窝料吃完的可能,那么我们就补窝边,多补,原来的窝子就让它们吃,我们变成钓窝边就对了,没有问题的,我们精准打的窝子实践久了业是会散成一片的,小杂鱼虽然吃不下,但它们是粮食的搬运工。还有一种情况是有口的情况下为了不惊鱼勤补、少补,3、5颗,7、8颗的补,频率要高,量要少,为的是不惊鱼又持续不断的留鱼。以上三种打窝方法首先都要多打窝,三种不同的补窝方法不能说哪种就真的有效,钓无定律,各水域的鱼情、鱼的习惯也不一样,大家酌情选择。

六、要树立怀疑精神。我们花钱买的饵料在野钓过程中真的好用吗?各种搭配下的味型鱼类就认可吗?看到大师花里胡哨的开饵你内心有没有一丝复杂的情绪?看到村头的二狗子牛哄哄的开饵你心里没有一丝不屑?有没有遇到过蚯蚓就有口商品饵就没口的情况呢?牛×的雾化效果和频繁抽竿真的就形成窝子越钓越多了吗?我该有的鱼呢?腥味就是腥香味就是香吗?难道有某条鱼出来发言说自己认可某种腥或者某种香吗?一两次、三五次没有上鱼可以怪自己,怪天气,怪钓位等等各种怪都行,次数多了我们就要怀疑,人之常情,连续几年都不上大鱼的大有人在,这就要引起我们的思考,在有些情况下我们的用饵用窝是不是需要改变了。

七、适应不断变化的水域。饵无定律、窝无定律,但是本质是有的,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认真分析,没有钓不起的鱼,要找到最合适的窝与饵。钓法也有很多,我们不说哪种就是好哪种就是坏,我们要找到最合适的,哪种好用用哪种,都学会,技不压身。有鱼获回家也能坦然面对。

谢谢大家的阅读,我是非著名钓鱼人叶孤城与西门吹雪,喜欢的还请大家关注,有不同意见的只要不涉及玄学问题欢迎来辩,我会回复,共同交流。我会向大家系统的传达钓鱼知识,拒绝碎片化。

非著名钓鱼人:用美食家理论告诉你,钓大鱼,该用什么饵和窝

非著名钓鱼人:用美食家理论告诉你,钓大鱼,该用什么饵和窝

非著名钓鱼人:用美食家理论告诉你,钓大鱼,该用什么饵和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