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我的一次葱乡之行

又到章丘大葱收获季节了,几日来心里一直牵挂着今年章丘大葱生长情况,葱农们收获的怎样,销售的怎样。

为了了却心中的牵挂,昨天下午我从办公室带上相机,自驾车沿着潘王公路由南往北朝着章丘大葱盛产乡宁埠、绣惠驶去。章丘初冬的天真像孩儿面那样说变就变,上午还阳光明媚吃罢午饭后则雾霾漫天,空中还飘着零星的雨丝,让人感觉冷飕飕的。恶劣的天气并没有丝毫动摇我葱乡行的计划。

初冬时节,我的一次葱乡之行

当我驾车穿越横贯章丘东西的济王公路国道之后,透过公路两旁密密的树林,不时发现在大片的麦田中种植着小片绿油油的章丘大葱。我并没有停下车,继续朝着宁埠、绣惠驶去,因为那儿才是正宗章丘大葱盛产乡,那儿形成了章丘大葱栽培规模,看了葱乡便可窥探到今年章丘大葱的长势。

当我快到宁埠马东村时,便看到公路东侧有大片大片的章丘大葱,我把车停靠在公路左侧,拿上相机,穿过泥泞的田埂,来到了一片长势茂盛的章丘大葱田地。当我拿起架势拍摄时,突然“一千元!”的一声喊声吓了我一跳。

这时,一位壮实的汉子从葱田二十几米远的地方向我走来。他边走边说:“先生,拍照要付费的,1000元。”远处的一位中年妇女也站了起来应声到:“不能白拍啊!”我有点恐慌,边哈哈边戏虐的说:“付费就付费呗。”

壮实汉子走到我跟前说:“付什么费啊,俺两口子和您开玩笑呢,您尽情的拍吧,最好上大报上中央台。”他接着说:“先生是不是买葱先来探军情的?”我说不是的,我是来看今年咱章丘大葱生长的怎样。他有点失望的对我说:“今年虽然天旱但我们这儿是水浇地,影响不是很大。”

初冬时节,我的一次葱乡之行

壮实汉子看到我只是摄影爱好者,便面对面的和我聊了起来。从与壮实汉子聊天中得知,他姓吕是附近的村民,家里种植了十几亩的大葱,种植大葱是他们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今天他和夫人是趁着地湿来刨葱的。吕先生说,趁你来歇一会聊聊天。接着俩人面对面的聊起了章丘大葱,聊起了章丘大葱生产、销售的事情来。

让我没想到的是,吕先生还是章丘大葱全面通呢,他喋喋不休的向我介绍起章丘大葱来。他告诉我说,大葱是章丘知名土特产,章丘大葱已经形成知名品牌。

章丘具有悠久的栽培大葱的历史,具有“高、白、脆、甜”四大特点。“高”,一般都在一米之上,最高可达两米多,有“葱王”的称号;“白”,章丘大葱葱白又长又直,一般有六七十公分,最长达一点一米;“脆”,葱白脆而葱丝少,掉在地上容易摔断;“甜”,少辛辣,适合生吃。

当我问起章丘大葱销售时,他告诉我说:基本没有问题,我们这儿成立了章丘大葱合作社,确保了收获后的销路。他指着不远处公路上一辆辆装满章丘大葱的车说,你看,那些都是来拉葱的,每天都有全国各地来拉葱的车辆,何况联社也帮着葱农联系客户。

初冬时节,我的一次葱乡之行

当我问起在蔬菜安全成为问题的今天,如何确保章丘大葱食用安全时,吕先生向我介绍说:当地政府和葱农们可重视这个问题了,上上下下采取了多种措施才使章丘大葱成为“大明星”,畅销国内外。

他说,章丘大葱从播种到收获,均按照无公害、有机、绿色食品的省、市、地方标准,实现良种选育、育苗移栽、生长收获、包装销售的全程质量控制;上市的大葱安全可追溯,推出带有章丘大葱产地身份证明的二维码标本,只有本地生长的、经章丘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检测安全的大葱,才有资格获得这个“身份证”,消费者只要拿出手机一扫二维码,大葱产地负责人、收货日期、农残检测结果等基本信息便可一目了然。

吕先生边说边顺手拿起一棵刚刚刨出来的大葱,你看我说的没吹吧?还没等我回话,吕先生掰下一段葱白、扒了皮让我品尝。我品尝着刚刚出土的葱白,真像吕先生说的那样甜中带有微辣,清脆而又没有葱丝,就像吃新鲜的水果那么喜人。

告别了吕先生,我继续沿着潘王公路往北行驶。大约行驶了三公里左右,发现前面公路两旁房子面前停有几辆装满大葱的货车,车子的周围挤满了人。

我停下车来看个究竟,原来这满载大葱的货车是葱农们从地里刚刚刨出运到这儿来售卖的,而围在周围的人们则是一些买卖人在与葱农们讨价还价。正当我看个究竟时,又来了一辆装满大葱的汽车,一伙人又围了上来。

初冬时节,我的一次葱乡之行

原来,这儿是个小小的章丘大葱批发市场。葱农们把刚刚出土的大葱拉到这儿来销售,围上来的人有的是做深加工或精加工买卖的,有的是专门做批发生意的。运葱车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