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坻區落實四中全會精神:村裡咋幹事兒 “制度”說了算

寶坻區落實四中全會精神:村裡咋幹事兒 “制度”說了算

  寶坻區方家莊鎮小杜莊村內只有一條主路,其他都是環繞在民房間的“小道”。說“小道”小,是因為最長的也不過100米。然而,修復這些“小道”,讓村民們真真切切嚐到了“制度”的甜頭。

  時間撥回今年4月份自來水入戶施工,當時村裡的這些“小道”被弄得坑坑窪窪,給村民出行造成了諸多不便,也嚴重影響了村容村貌。“過去,遇到這樣的事兒,常常好心辦不成好事兒,還影響幹群關係。”村幹部楊成行深有感觸地說。

  6月初,村裡決定集中修復。“這次咱們一塊兒商量,定規矩,一定把路高標準修好,讓大夥兒滿意。”村民代表大會上,時任村黨支部副書記、主持村內全面工作的楊秋靜斬釘截鐵地說。

  說幹就幹,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村裡在原有村規民約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了招法、完善了“制度”。規定但凡村裡的大事小情,都要經過三道程序民主協商,才能實施。首先是兩委協商,而後向黨員大會彙報,通過後再經由村民代表大會研究做決定。嚴格按照決定執行。

  向全體黨員彙報施工方案,把施工細則和標準一一明確,對用材用料進行公開……協商通過後,啟動實施。短短兩個月,家家門口的路平了,村民心裡也敞亮了起來。

  “這回路修得有條不紊、按部就班,速度還快,這活幹得地道。”村民張大叔一邊說著,一邊豎起了大拇指。

  眼下,村裡正在實施汙水管網入戶工程,在施工現場,隨時可見村幹部的身影。已正式上任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的楊秋靜告訴記者,這是村裡出臺的又一項“新措施”。“只要村裡動工程,就要求村幹部必須走到主街、走到施工現場,就是要做到村民在施工過程中有任何問題都能隨時找到村幹部溝通解決。”

  村級組織直接面對群眾、關係群眾切身利益。小杜莊村在村級治理中不斷加強和完善制度建設,保障村民知情權、參與權、管理權、監督權,大幅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幹群心齊氣順,為促進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年6月份,村裡將每週三設定為“集中辦公日”,並利用這一天召開村情民情分析會,化解為民服務效率低、進展慢的現實難題。

  “村幹部的辦事效率真是太高了。”村民於桂茹喜不自禁地說。今年6月底,眼看女兒婚期快到了,家裡要辦喜事,可門口坑窪不平的路讓她和老伴兒看在眼裡、堵在心頭。於是,她在週三集中辦公日這天來到了村委會,跟村幹部楊超說出了自己的苦惱,讓她沒想到的是,當天就得到了答覆,轉天一早,村委會就安排了工人到她家門口平整路面。

  此外,村裡還實行了“2+1”雙包片責任制,將村內劃分為10個區域,由2名黨員加1名村民代表負責協調解決片區內環境衛生、政策宣傳、糾紛調解等所有大事小情。

  在小杜莊村,說“把權力關進籠子”,可能沒幾個人鬧得明白,可村民們都知道,“我們這裡是‘制度說了算’!”本報記者杜洋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