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奇葩说》第六季第五期,被大家看好的黑马新奇葩许吉如,遭爆冷淘汰!从导师到辩手,都表现了自己的不可思议,尽管罗振宇奉献“在下不服卡”企图救下许吉如,最终仍然不能改变结果。他们这一期的辩题是“感兴趣的工作总是996,我要不要886?”,说实话,正反双方打得都不精彩,淘汰谁我都觉得正常,包括许吉如。

其实许吉如的淘汰早有先兆,她犯了一个职场大忌:讲道理!职场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在《奇葩说》的赛场上,也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可是从第一期开始,许吉如一直是说理式的密集观点输出,失了很多观众缘,要不是她长得挺好看,估计早就淘汰了!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连许吉如的导师薛兆丰教授都点评说:太讲道理了,观众不太能接受!韩寒的一句经典言论:懂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为什么?因为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这些道理,尤其在职场上,讲道理就是不成熟的表现。如果把《奇葩说》看成是一个小型职场,观众是投资商,许吉如要做的是说服这些投资商,而不是摆道理!

职场,从来不讲道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一、为什么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我们会很奇怪,不是古语有云,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吗?为什么职场就不能讲道理了呢?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下:

1.看主体——谁有权利讲道理

职场上,谁讲道理最多,是员工吗?不,是领导、是老板,是权利的掌控者!有时候正确的不是道理本身,而是握有权利的决定者需要它正确!我们仔细回想一下,写文章的时候为什么一定要引用名人名言,来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权威性?因为道理是站在名人那边的!同样一句话“员工辞职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心委屈了,二是钱没给到位”,马云说就被奉为至理名言,被一篇又一篇的媒体文章传播,但如果这句话只是你说的呢?恐怕会淹没在世界的尘埃里,至今不为人知。

所以你看,道理是站在权利那边的,谁有权,谁就有理,归结起来就是,职场不讲理!

古时候有指鹿为马的故事,那鹿真的是马吗?掌权者需要它是马,它就只能是马!我的老板,常说的一句话是“谁有道理我就听谁的”,看似很民主,但最后,老板都会说一句“我是老板听我的,不要再说了”!老板想听的是员工讲道理吗?不,他们只是为了证明,你的道理在权利面前,都会变成服从!职场是老板的地盘,“我的地盘听我的”!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职场上,老板为什么喜欢讲道理,其实是为了一种掌控感,但每个人都不喜欢被掌控,就像长大了我们不希望被父母掌控,我们宣誓自己的独立和人权,在职场,我们也不希望被掌控。在掌控和被掌控间,就会产生一个博弈,甚至是战争,这个时候的“道理”不过是一个由头,讲的,仍旧不是道理!

2.看受众——谁在被动听道理

我有一个前东家说过这么一句话“创业十年悟出的最大经验,就是不要在职场和员工讲道理,他们什么都听不进去”!员工从学校步入职场,十多年的学业听了太多的道理,就像你那首不断循环的歌曲,早就腻了、烦了,只想逃离。我们经常说,步入职场要抛弃学生思维,在这一点上,员工抛弃的最彻底,不听道理!没有人听,又怎么会有讲呢?

孟轲在《孟子·离娄上》里说:“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在职场讲道理,就是好为人师,就是一种祸患。钱钟书在《写在人生边上》一书中,也指出,世上最无效的努力,就是对年轻人掏心掏肺的讲道理中关村才女”梁宁说,“反思我当年创业的时候,管人的能力很差,因为我只会一招——讲道理。这就是情商低啊情商低”。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讲道理是太容易的事情,但讲道理是管理者最失职的事情,也是员工最厌恶的事情。你看,做知识服务的那几位,都是在强调情绪、贩卖焦虑,道理只是其中的调剂品欧美知名企业顾问路易斯·卡夫曼出了一本书——《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把身边的庸才变干将》,在全书开篇就指出了企业管理者如今面临的一个共同难题:“别再给员工讲道理了,没人听!”

所以,别在职场讲道理,员工不愿意听,他们的思维是接受不到的,职场从来不讲理!

3.看联系——主体和受众颠倒的后果

职场告诉我们:世界上其实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因为道理没有标准!当你想通过讲道理来解决问题时,基本上就是已经处于弱势和下风了。你想和客户讲道理,也许生意就没了;你想和同事讲道理,也许合作就难了;你想和老板讲道理,也许工作就黄了……身在职场,讲啥也别讲道理!

领导想讲道理,他有权讲,但没有受众;员工想讲道理,他没权讲,又反感被动接受,这是职场的现状,一个不讲道理的现状!员工想做讲道理的主体,可以,结果是什么?有一次,因为同事工作上的一次疏忽,造成了公司一点麻烦,领导决定用罚钱的方式作为处罚,却把无辜的我连累进去,我当然不服,就急着去讲道理,结果呢?被看成是狡辩,你和老板讲道理,老板和你讲制度,讲权威,你只有服从!

领导的道理在员工的眼里是洗脑、是画饼、是浪费时间;员工的道理

在领导眼里,是推卸、是借口、是没有担当!这是主体和受众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在《资治通鉴》第224卷里记录了一个颜真卿被贬的故事,讲的是颜真卿长篇大论的反对奏章先有宰相批阅的层级汇报问题,从理论到案例,从正面的案例,到反面的案例,多角度论证了这个控制言论政策的错误性,有理有据,讲的很有道理,可是皇帝听了吗?没有!最后的结局就是:

从刑部尚书的中央级高官,到了省级二把手。

这是主体和受众颠倒的典型案例,当权者不需要道理,他们才是道理的决策者!

二、职场不讲道理,讲什么?

职场不讲道理?很多人开始迷茫,一个不讲道理的职场,就是一个野蛮人的世界,员工该怎么办?职场不讲道理,但有硬道理!

1.解决问题是硬道理

公司招聘员工是为了什么?为了学雷锋做好事,有钱没处花,大家来共享吗?不!公司招员工,是来解决问题的,再多的道理,都不如解决问题来得硬道理!路易斯·卡夫曼《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把身边的庸才变干将》一书中提到,传统管理模式都是从问题着手的。可以说,一个制造问题的职场人永远没有出路,只有解决问题的职场人,才是大势所趋!

如何解决问题?路易斯·卡夫曼提到了“聚焦答案模式”这一模式遵循著名的“奥卡姆剃刀”法则——简单是最有效的。这个法则可再分解为四项原则:

  • 如果东西没有坏,那就不要去修补它;
  • 多做有效的事情;
  • 如果一个方法没用,那就不要继续,尝试其他的方法;
  • 如果你发现一个方法有效,那就把它教给别人,或者从别人身上学习它。

即先调查问题的由来,试图描述问题;然后则探索问题的根源,努力弄清楚问题的产生原因、相关的人、为什么出现;接下来

提出解决方案;最后才开始探索将解决方案转化为实施步骤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在曾任职于波士顿顾问集团的森秀明所著的《高效人士的问题解决术》一书中提出,要从“整理”、“分解”、“比较”三个步骤入手,解决日常工作中的难题。

  • 整理是正确掌握每一件事实:依据“差异”、“时间”、“类别”、“脉络”来整理,可根据情况任选其一或者相互结合。
  • 分解是把大事实划分成小事实,我们可以借鉴各种管理、营销模型进行,比如想执行业绩改善计划时的PDCA(计划、执行、评鉴、改善)就是其中一种。
  • 比较是把大小一样的资讯放在一起比较,制作图表就是最好的方式,可以看出隐藏在比较对象之间的主张,发现差异,进行趋势分析,制定规划。

所以要记住,在职场,解决问题是硬道理!

2.提升议价权是硬道理

在《奇葩说》第六季第五期里,薛兆丰面对“感兴趣的工作总是996,要不要886”的辩题里,提出了自己很诚恳的观点:

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是自己简历的服务者,员工的竞争者是员工,而不是老板,我们在拒绝996的时候,要思考清楚,自己有没有议价权

什么是议价权,原本的解释是在自由竞争或垄断市场上一个或几个企业具有议定价格的权力(决定价格的权力)。拼多多为什么受下沉用户群体欢迎?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被尊重。用户主导,跟商家议价,用户拉的人头越多,议价能力越强。这就是拼多多用户快感背后的本质:建构用户话语权、把议价权交给用户。预先取之必先予之,这是拼多多的成功之处。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在职场,议价权是指员工在别处的机会。你在别处的机会越多,选择权越多,就越有话语权!你在职场说“不”的权利取决于议价权,你在职场讲道理的权利,也取决于议价权,没有议价权,你什么都不是!

一旦在职场有了议价权,无论是哪一方,都会有掌控感,会有快乐感!关于如何提升议价权,我们在下面会继续阐述。

3.不讲道理是硬道理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世界上本没有道理,讲的人多了也就成了道理!关于这一点,我在开篇就已经论述过了!道理要适应职场,而不是职场去适应道理!

所以,不讲道理才是职场硬道理!

三、职场不能讲道理,我们如何做好硬道理?

职场不能讲道理,又要提升硬道理,作为员工,我们要怎么做?

1.保持“感兴趣”

在《奇葩说》的辩题里,有一个前提,叫“感兴趣的工作”,兴趣是最好的催化剂、是最好的推动剂,兴趣也是一种希望。马丁·路德说过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播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籽;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小孩;商人或手艺人不会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据调查,全世界只有13%的员工表示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那剩下的87%要怎么办?

  • 了解你“为什么”要工作,这是你认识兴趣的起点! 在《start with why》
    这本书中,作者提出,做事之前先问为什么WHY?我的信念、目的是什么?然后再问HOW,应该怎么做?先有个通盘的考虑,最后才是着手去做WHAT。比如我们写新媒体文章,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 需要有什么样的痛点、内容,才能让用户满足他们的需求?然后再开始写!
  • 设定数字目标才能让兴趣落地,知道为什么要做之后,你需要建立短期和长期的目标。拿破仑·希尔的成功定律里提到,有了目标,内心的力量才会找到方向,茫无目标的飘荡终归会迷路,而你心中那一座无价的金矿,也将不为之开采而于平凡的尘土无弄。没有目标,兴趣就是无根之木,终将消散。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2.保持执行力

篮球比赛上,詹姆斯说,无论对手如何调整,我们都要保持执行力!在《亮剑》里有这么个故事,李云龙和政委商量挑选会功夫的战士,搞一个特别小队出来。政委说,这主意不错,这事你尽快去办!李云龙桌子一拍,不用尽快,我现在就去办。

说干就干就是执行力!

一个公司,一个项目,三分靠战略,七分靠执行。一群老鼠开会研究怎样应对猫的袭击,商量的结果是给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铛,听到铃声的老鼠不就可以及时跑掉了吗?可是,由谁去给猫挂铃铛呢?怎样才能挂得上呢?这些问题一提出,老鼠都哑口无言了。你瞧,没有执行力,一切办法都是空谈!那么如何保持执行力呢?

  • 利用承诺与一致,来保持执行力!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一书中揭示的:因为在我们的认知里,大多数情况下,保持一致都是一种最具适应性、最受尊重的行为。向自己承诺、向老板承诺,在公司公开承诺。
  • 说干就干,不拖延。接到任务不要找各种理由,给自己做心理预设,而是马上去做,不要迟疑,不要耽搁!
  • 干就有结果,反馈要及时。执行之后,要马上出结果,将结果汇报给上级,没有结果的执行,是无效的。

做到这三点,保持你的执行力就不太会有问题。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3.保持竞争力

竞争力是一个人议价权的最大保障,是创造机会的有力武器。以前我们羡慕铁饭碗,现在我们羡慕金饭碗,在罗中华所著的《做完美的自己:如何提高个人竞争力》一书中提到,看似简单的工作,却不是人人都可以胜任;看似明了的事情,却总有人做的复杂;看似平凡的岗位,却也能造就未来之星!其中的奥秘就在于你个人是否具备竞争力,提高个人竞争力就是打造自己的“金饭碗”。那么,如何保持竞争力呢?

  • 保持差异化,至少练就一项不同于别人的技能。比如你可以在写文案上面特别棒,你也可以在想法上特别有创意……让老板或者领导,在想起一个技能标签的时候,第一个就能想到你,这才是差异化!你要不就把一个技能做深做透,要不就学会一个新技能,两者都是保持差异化的有效办法。
  • 保持学习力。职业规划师古典说:未来的职业发展大概以3-5年为一个阶段,每个阶段之间需要系统地学习新的领域。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是一个终身学习的典型,从20岁到90多岁,70多年的时间里他咨询、教书、写作,90多岁仍然出版作品。学习是保持差异化的前提,是适应各种职场的万能药,一个会学习的人,竞争力都不会差到哪里去!
  • 保持沟通力。戴尔.卡耐基经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功,15%是个人的专业知识,85%是靠人际关系和处事能力”。职场上不会沟通,竞争力就会削弱。就像许吉如,喜欢讲道理,不懂得和观众沟通,最终就是被淘汰,无论她的个人能力有多强,都没办法再发挥作用!
《奇葩说》许吉如爆冷淘汰,别忘了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许吉如被淘汰了,罗振宇说她可惜,我却不这么认为,她明明可以做好硬道理,却偏偏要去讲道理,输只是运气和时间问题罢了!

最后再重复一下重点:职场从来不讲道理,老板有权讲,但没人听的道理都不适合讲,展示掌控感的道理都不必讲;员工没权讲,讲得再好的道理都是一种借口。职场拒绝说教,拒绝讲道理,而是要做好硬道理,能够解决问题,能够通过保持差异化、学习力和竞争力来提升议价权。道理过不好这一生,也过不好职场,记住,职场从来不讲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