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气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久久为功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近年来,清水县把全域无垃圾治理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增进人民福祉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推行精细管理,全县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有力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大气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久久为功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靠实责任 形成齐抓共管格局

下大气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久久为功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健全机制,靠实责任,是促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去年以来,清水县制定了《创建全域无垃圾县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住建、卫计、环保等25个部门组成的全域无垃圾县创建领导小组,落实了专职人员,形成了县级领导包抓、县直部门分类主抓、乡镇负责组织、村组具体实施、村保洁员专职负责的五级联动运行机制。同时制定了《全域无垃圾定期考核标准》《全县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问责办法》等6项制度,细化了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奖惩措施,实行旬抽查、月考核、季评比、年奖惩,促进了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今年以来,县上对5个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滞后的乡镇悬挂黄牌并进行集体约谈。

宣传引导 提升群众环保意识

在清水县黄门镇小河新村村民杨春科家的院门口,摆放着三个颜色不同的垃圾筐,垃圾筐上分别标注着“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字样。垃圾筐上面的墙上还贴着一张“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指导”的宣传画。指着门口的垃圾筐和宣传画,杨春科对记者说:“通过镇、村干部的宣传,使我们对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有了充分了解,也增强了行动自觉,村上干净整洁了,我们大家都感到舒心”。

下大气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久久为功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做好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居民群众环保意识的提升是一个重要因素。记者了解到,为提升居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各镇、村采取广播会、群众会、党员会,印发《环境卫生整治倡议书》《致广大群众一封信》以及音频、微信群等丰富多样的形式进行宣传动员。同时还依托学校、卫生院组织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引导居民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及卫生习惯,提升了全域无垃圾治理的知晓率、参与率。

强化措施 促进工作任务落实

下大气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久久为功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垃圾的收集、处理是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的重点。以健全完善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处理、利用”体系为抓手,高位推进全域无垃圾治理。围绕垃圾分类收集,为农户配备“三筐一桶”,按“不可回收、可回收、有害垃圾和可腐烂垃圾”进行户内分类收集,农村垃圾源头减量50%左右。以自然村为单位建设不可回收垃圾存放点和可腐烂垃圾沤肥点,有效解决了大量垃圾中转和处理难题。围绕垃圾无害化处理,对不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农户或保洁员投放到村级存放点后,由第三方企业运往垃圾焚烧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对可回收垃圾,采取“收购人员回收+小卖部兑换生活用品”等模式进行再利用;对可腐烂垃圾,由农户自行清运至垃圾沤肥点,熟化后还田;对建筑垃圾,由农户运送至建筑垃圾场直接填埋处理,实现了所有垃圾分类收集、清运处理和综合利用的目的。推行“巷长制”“十户轮流值班”和“日扫日清”等农村环卫保洁制度,依托村级服务性岗位组建乡村组保洁队伍2922人,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设“两点三场”,在每个自然村建设了不可回收垃圾存放点、可腐烂垃圾沤肥点和柴草堆放场、建筑垃圾填埋场、建筑材料杂物存放场,使柴草杂物整齐归场、摆放有序,极大减少了村庄巷道、房前屋后乱堆乱放现象。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星级文明户、幸福家庭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走出了一条共治共建共享的全域无垃圾治理之路。

下大气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久久为功建设美丽宜居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