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建国(二):犹太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全世界近半犹太人回归

犹太人自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后,就流散于世界各地,巴勒斯坦地区仅存极其少量的犹太人社区。19世纪70年代末,犹太教的圣城耶路撒冷,仅有2.7万犹太人生活。

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全世界只有6%的犹太人生活在以色列,约为80.6万人左右。

但是,到了2015年,以色列人口已经达到845多万人,全世界近乎一半的犹太人都生活在以色列。

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一个人口如此少的国家成功接收如此多移民的先例。

保持以色列犹太人口占绝大多数,这对以色列保证“犹太国的犹太性”,至关重要。这也事关以色列国家安全。

那么,以色列是如何帮助犹太人翻山越岭,重回应许之地的?

丹尼尔·戈迪斯撰写的《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这部以色列通史巨著,在宏大叙事中,清晰展现了一出以色列的现代版“出埃及记”。

以色列建国(二):犹太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全世界近半犹太人回归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原著出版于2016年,以色列通史巨作。


因欧洲反犹主义而兴起的“阿利亚运动”

“犹太人,去巴勒斯坦!”

阿利亚(Aliyah),希伯来语动词“上升”的动名词形式,专指犹太人前往巴勒斯坦的移民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从1882年至1936年,共有五次较大规模的“阿利亚运动”,几乎都是由于欧洲反犹主义兴起,而迫使欧洲犹太人离开家园,前往巴勒斯坦。

19世纪末期,东欧的反犹运动发展得轰轰烈烈。东欧的反犹主义主要来源于“犹太人杀死了耶稣”这一神学观点,被记录在《马太福音》中。

因此,大约从1882年开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15年间,大约有250万名犹太人离开东欧。其中的大部分犹太人去往美国,不到3万人前往巴勒斯坦,这是第一次阿利亚

1903年,俄国基希涅夫发生了集体迫害犹太人事件,第二次阿利亚开始,从1904年至1914年,大约有4万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

第二次阿利亚对以色列至关重要,以色列建国早期许多重要的政界和军界人物都是在这一时期移民来到巴勒斯坦的。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反犹主义重新抬头,且愈演愈烈。仅在俄国的一次武装冲突中就有10-20万犹太人被杀害。

第三次阿利亚由此而起,从1919年至1923年,2.3万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

20世纪30年代,随着欧洲局势的恶化,巴勒斯坦成为犹太移民最主要的目的地。第四次阿利亚从1924年至1929年,主要是波兰中产阶级犹太移民。

与此同时,在德国社会的各个行业,尤其是金融圈和政治圈,不到总人口1%的犹太人已经成为了位高权重者和精英,却仍然无法摆脱欧洲人对他们的仇恨。

从1932年至1936年,希特拉愈加严厉的反犹政策给这些家境富裕、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德国犹太人带来了巨大恐慌,他们纷纷急于逃离欧洲,使得这次移民人数大幅增长。

第五次阿利亚期间,巴勒斯坦犹太人口增长了15万,犹太人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从1/5升至1/3。

以色列建国(二):犹太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全世界近半犹太人回归

通过五次阿利亚来到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

五次移民潮为未来将建立的犹太国以色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早期来到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发展了一大批犹太社区和犹太定居点、成立了第一个犹太自卫组织;还组织了农业复垦工程,改造土地、兴修水利;甚至复活了希伯来语。

阿利亚中诞生出了一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标志性制度,“基布兹运动”,类似于中国的人民公社制度。

基布兹运动受早期俄国移民的集体主义原则影响,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色彩,强调集体责任和共同劳动,人人平等,所有责任和产出都由集体成员共享、共担。

许多以色列建国一代的领导们就成长于基布兹社区。基布兹的集体主义后来逐渐与爱国主义融为一体。建于边境地区的基布兹还在以色列后来与阿拉伯世界的四次战争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以色列建国(二):犹太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全世界近半犹太人回归

在基布兹跳犹太传统民间舞蹈霍拉舞的人们。


二战后犹太人开始大批移民以色列

“只要你的犹太性足以招致纳粹分子的杀害,你就能得到以色列国的保护。”

最讽刺且最令人痛心的是,二战之前犹太移民已开始大量涌向巴勒斯坦。

但二战期间,在犹太人惨遭纳粹屠杀、最需要庇护的时候,仅有1.6万犹太移民非法进入巴勒斯坦。

这是因为,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由英国进行委任统治。而阿拉伯人已对犹太人重回巴勒斯坦心生警觉,爆发了大量的起义和抗议事件。

为了安抚阿拉伯人,英国政府于1939年要求,未来5年进入巴勒斯坦的犹太移民不超过7.5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在这一年爆发。

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大约600万犹太人被屠杀,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犹太人遇害。

发生在欧洲的恐怖场景使得犹太世界从未有过得团结起来,共同拯救幸存者。

1945年至1948年期间,巴勒斯坦犹太人仍在为争取犹太建国而努力奋斗时,他们就已冒着极大的风险开始大量接收移民,帮助欧洲幸存犹太人非法进入巴勒斯坦。

以色列建国(二):犹太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全世界近半犹太人回归

犹太幸存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抵达以色列。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正式建国。一年后,以色列议会通过了最能代表犹太国内核的《回归法》,赋予所有犹太人回归以色列的权利,取消了犹太人移民以色列的所有限制。

传统犹太教律法规定,只将母亲是犹太人或完成改宗程序的人定义为犹太人。

但《回归法》对犹太人的定义并不是根据传统犹太教律法,反而遵从纳粹政府臭名昭著的《纽伦堡法案》,只要祖父母中有一人为犹太人的人,即被视为犹太人。

这是也色列对《纽伦堡法案》的推翻!也是犹太国所给予犹太人的最大程度的保护。

以色列决心接收每一个想要来到以色列的犹太人。从此,犹太人不再无家可归。

此后,在北非和中东阿拉伯国家生活的犹太人大量移民至以色列,这为刚刚建国的以色列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

从1948年至1949年底,70个国家共计68万犹太人移民以色列,成为20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移民潮。

正是靠着从海外流散地回归的犹太移民,以色列打赢了四次中东战争,建设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教育、科技、经济与文化事业。

以色列建国(二):犹太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全世界近半犹太人回归

以色列建国后大量涌入北非犹太人移民。

而与欧洲、北非犹太人不同的是,早期很少有美国和苏联的犹太人选择移民以色列。但苏联解体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从1990年至2000年,大约有100万苏联犹太人来到犹太国。

苏联犹太人大多数是拥有高度专业技能的移民。据估计,苏联犹太人只占苏联总人口的2%,但却占到该国20%的工程师和30%的医生人口包括。他们的到来为以色列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犹太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终于站起来了。


正如今天中国的各大城市纷纷开展“抢人大战”一样,以色列领导人从始自终都清醒地认识到,犹太人是以色列最大的财富。

建国71年,以色列人口增长十倍有余,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数百万犹太人跨越万水千山,终于重回应许之地。

以色列一直在思考的重大议题这一,就是如何持续吸引犹太人回归犹太国。尤其考虑到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的生育率差异,这项工作更显紧迫。

为了长久的民主犹太国,如何继续保证犹太人口占绝对优势?保证犹太国鲜明的犹太性?又如何保证非犹太人的权利?将是以色列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需要继续思考的重要问题。

以色列建国(二):犹太人是最宝贵的财富,全世界近半犹太人回归

以色列国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