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上海理工大學

第十六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

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

經過現場展示、公開答辯等環節的激烈角逐

我校獲得了

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和三等獎兩項

實現了“挑戰杯”一等獎的新突破!

“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第十六屆“挑戰杯”秉承“挑戰築夢、科創報國”的理念,經過校級、省級的層層選拔,來自553所高校的1518件作品獲得國賽參賽資格。經過全國初評和複審,來自204所高校的426件作品入圍終審決賽。最終, 共評出特等獎35項,一等獎105項,二等獎286件。

“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比賽期間,上海市團市委副書記戴冰、學校部部長徐豪參觀決賽作品,與我校參賽團隊親切交流,並對我校創新創業工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我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盛春也專程前往比賽現場慰問參賽學生及指導教師,詳細瞭解項目內容,對各支隊伍的準備情況表示高度的認可,校團委書記曲德強陪同參加了相關賽事活動。

本屆“挑戰杯”競賽取得的優異成績得益於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和各職能部門、各學院的大力支持。在備賽期間,學校有關領導多次聽取挑戰杯工作彙報,教務處、學生處等職能部門和學院與校團委通力合作,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參賽環境。學校及早謀劃,提前兩年啟動挑戰杯項目的孵化培育工作。校團委走訪學院,與專業教師進行賽事政策交流,挖掘學生科創作品。校團委積極聯繫校外資源,組建專家庫,為項目完善優化提供了堅實的保障,並在國賽前夕舉辦了多次模擬答辯,使同學們熟悉並適應比賽現場流程環節,反覆優化項目內容,提高項目質量。


一等獎團隊

《便攜式太赫茲危險液體檢測儀》(光電學院

指導老師:彭灩

參賽學生:範鑫怡、宋瑞昕、左王格、姜怡欣、幹敏霞、劉志佳、唐心雨、劉可盈


“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本設備由上海理工大學“小小稽查隊”團隊自主研發,創新採用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以全光纖結構,再搭配上自主設計集成高速鎖放板與SVM算法實現超高速信號掃描處理。本設備檢測效率高、操作便捷,穩定性好,可應用於各類公共場合入口,如地鐵口等,快速準確甄別安全液體與危險液體,有望成為適應時代發展潮流的安檢裝置,滿足國家社會安全保障的迫切需求。


“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二等獎團隊

《如何破解減稅政策“落地難”?——基於上海市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研究》(管理學院

指導老師:劉婷、吉黎

參賽學生:谷岱南、曾思佳、江嘉宇、張璟、郝夢月

“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本項目基於小微企業減稅政策落地難的問題,選取科技型小微企業為研究對象,通過對上海五個主要城區的科技園區進行調研走訪,與稅務局的交流結果,總結了制約減稅政策落地的三個主要原因,從簡化稅制,宣傳引導,宣傳服務,藉助社會力量四個方面給出政策建議。

“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基於THz精密光譜的血液/尿液中同型半胱氨酸定量檢測》(光電學院

指導老師:彭灩

參賽學生:王瑩瑩、嚴俊

“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種與人體代謝有關的氨基酸,與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骨折、糖尿病併發症等疾病密切相關。目前醫學上常用的方法主要用高效液相色譜法等化學方法,這些方法都存在檢測耗時且成本高的缺點。由此,我們提出了使用太赫茲技術結合我們團隊獨立自主提出的“濃縮富集再烘乾”的樣品處理方法,利用太赫茲本身具有的可整體識別不同物質官能團、分子結構的特點,來實現了同型半胱氨酸的低成本、低耗時的檢測。


“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三等獎團隊

《基於雲端數據管理的智能筆式萬用表》(機械學院

指導老師:夏鯤、袁慶慶

參賽學生:蘇華、王政、李鶴遠、邢逸琦、宋文斌、倪嘉文、葉豔紅、劉邦正

項目簡介:

本作品為基於雲端數據管理的智能筆式萬表,作品結合筆式結構、按鍵控制、遠程操作、數據管理等給出了萬用表智能化的解決方案。智能筆式萬用表採用流線型設計,體積小巧輕便,具有較好的握持體驗。智能筆式萬用配備的按鍵控制,操作簡單,換擋方便,同時配有云端數據管理功能,與小程序進行數據交互,將數據有效地進行存儲。

作品應用場景廣泛,小巧的體積使其更便於外出攜帶,螺旋線設計解決了傳統數字萬用表線束較長易纏繞等不足。本作品配備雲數據管理功能,使得測試人員在進行高空作業或一些極端條件下測試時,無需人工記錄,更好的得到數據。

作品利用微信小程序進行數據傳輸與遠程操控,同時在小程序端和表筆OLED端能夠同時顯示當前測量數據,並具有語言播報、數據圖表記錄等功能。


《脂/聚合物芯鞘結構的電紡製備與藥物緩釋應用研究》(材料學院

指導老師:餘燈廣、施冰心

參賽學生:海濤、萬熙、侯媛、羅敏藝、馮張賓、石昭容

項目簡介:

傳統載藥納米纖維中藥物普遍存在初期爆釋效應和拖尾無效釋放,為提供更好的緩釋效果,項目研究一種新型同軸紡絲頭,開發新型同軸電紡技術,製備出脂類物質包裹藥物/聚合物的芯鞘結構納米纖維。由於空白脂質鞘層改善了藥物在纖維中的空間分佈特點和自身的疏水作用,能夠消除藥物的初期爆釋效應,提供更好的抗癌藥物緩釋效果,實現納米層次的構效關係。

“挑戰杯”歷史突破!上海理工大學首奪全國一等獎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由共青團中央、中國科協、教育部和全國學聯共同主辦,被譽為當代大學生科技創新的“奧林匹克”盛會,自1989年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現已成為全國2000多所高校(含港澳高校),200多萬大學生參與的競技場。

來源丨校團委

排版丨潘嘉敏 宇文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