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開放成為改革的重點之一。隨著中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需要通過開放引入更多的外資企業強化市場競爭,倒逼中國企業重視發展質量和效率,通過創新提升競爭能力,從而提升中國經濟的發展質量。

形成對外開放新體制新局面,也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的客觀要求。中國目前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貿易國,成為全球最重要的跨國投資目的地和主要對外投資大國。

黨的十九大要求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在過去兩年,中國的開放速度在加快,開放範圍在加大。此次全會提出,要在此基礎上,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全面開放,推動製造業、服務業、農業擴大開放,保護外資合法權益,促進內外資企業公平競爭,拓展對外貿易多元化,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首先是要在現有準入大幅開放的基礎上,繼續完善外商投資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實現從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到引入規則的制度型開放轉變,引進更嚴格的國際標準,同時,當我們的規則和標準與國際接軌之後,將大大有利於我們參與規則制定,輸出話語權。

其次,我們也要健全促進對外投資政策和服務體系。中國走出去戰略已經提出多年,“一帶一路”倡議也如火如荼地在全球落地,2018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1430.4億美元,成為第二大對外投資國。2018年末,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存量達1.98萬億美元。與此同時,面臨製造業產能過剩的中國企業也有動力增加對外投資。

其三,此次全會還提出,要拓展對外貿易多元化。中國對外貿易與對外投資結構都呈現集中的問題,雖然中國企業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改善了這種狀況,但是,仍然缺乏有關多元化目標的系統性戰略和佈局。我們應該優化國際市場佈局,綜合考慮市場規模、貿易潛力、消費結構、產業互補、國別風險等因素,引導企業開拓一批重點市場,在深耕發達經濟體市場基礎上,拓展亞洲、非洲、拉美等市場,逐步提高自貿夥伴、新型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與此同時,鼓勵大型製造業企業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推動中小企業聚焦主業、轉型升級,走“專精特新”國際化道路。

當然,我們還需要進一步健全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反壟斷審查、國家技術安全清單管理、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制度,全面加速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