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源頭,綴一顆璀璨綠明珠

秦淮源頭,綴一顆璀璨綠明珠

11月13日,生態環境部發布公告,命名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南京市溧水區榜上有名。

2013年,溧水成功通過國家生態區驗收,次年即編制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4-2020年),開始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再獲國字號綠色榮譽,是對溧水堅守綠色發展底色最好的回饋。

溧水是百里秦淮源頭、南京新副城之一,自然稟賦優良,人稱“天然氧吧”“南京後花園”“城市綠肺”,具有水鄉風韻、田園風光、山地風貌,全區79座大小湖泊星羅棋佈,擁有無想山國家森林公園、東屏湖省級溼地公園等,丘陵面積佔比達73%,林木覆蓋率達35%。

近年來,溧水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確立以人為本、生態優先、創新驅動、高效集約的發展導向,改革創新,精準發力,高標準、嚴要求統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溧水已成為秦淮河源頭上一顆璀璨的綠明珠。

秦淮源頭,綴一顆璀璨綠明珠

制度先行 堅守生態好底色

穿城而過的中山河,水面波光瀲灩,兩岸綠意盎然;秦淮河、一干河如飄帶穿城而過,流波潺潺,水汽氤氳……藍天、碧水、淨土、綠意,讓溧水成為人們幸福生活的生態宜居地。

溧水生態本底基礎優良,先後榮獲國家園林城、國家衛生城、國家生態區等稱號。

在2013年創成國家生態區的基礎上,溧水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於2018年創成首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8個鎮街全部創成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鎮街。

2015年,溧水在南京市率先研究實施生態補償實施試行意見,整合各類補償資源,每年由區級財政新增配套生態紅線區域補償資金897.39萬元。2015年以來,共落實生態補償資金5.8億元,其中,2017年生態補償考核成績排名南京市第一,2018年生態補償考核成績排名南京市第二。

“多規合一”省級試點信息應用系統上線運行,溧水劃定“三大空間、五條控制線”,“基本農田、生態紅線、保護林地、保護水域”等限制性要素落到“一張底圖”。先後頒佈實施生態文明建設規劃(2014-2020年)、生態文明建設規劃修編(2018-2020年),將全區四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作為開發建設區,將四分之三的面積作為生態涵養區,其中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300.55平方公里)劃定為生態紅線區域。2016年、2017年連續兩年在省級監督考核中排名南京市第一、全省前列。

加快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三年(2015-2017年)行動計劃、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規定(試行)、2019年生態文明建設實施方案……生態文明建設被納入溧水重難點工作,一項項制度、一個個方案、一條條計劃如此密集推出,為的就是擘畫出生態溧水的最美畫卷。持續實施優化生態空間、產業綠色轉型、生態環境改善、生態生活全民、生態文化傳播、綠色科技支撐、生態制度創新等七大行動計劃,2014年以來,實際投入資金約為897億元。

秦淮源頭,綴一顆璀璨綠明珠

項目集聚 力繪發展“綠色”

手握“好生態”這張牌,一批批對“綠色發展”心嚮往之的項目紛至沓來。

今年8月,南京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式獲批設立,成為南京市現有的唯一一家保稅物流中心(B型)。中心正式封關運營後,將充分發揮祿口機場作為全省唯一高等級對外開放口岸的功能,推動樞紐型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對進一步增強江蘇開放發展能力和副省級城市核心競爭力、提升城市首位度具有重大意義。

除了空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之外,溧水還擁有一批重量級開放平臺。全國最大的空港會展小鎮——南京空港國際博覽中心,正聚力打造長三角有影響力的會展名城;白馬農業國際博覽中心——白馬農業特色展覽中心是全國最大的專業性農業展覽中心,可舉辦農技科普培訓,農業新品種、專利產品、農機裝備展覽以及國際性學術交流研討會等,將於近期正式對外開館營業。

10月10日,《南京市溧水區副城中心區(NJLSb030)控制性詳細規劃》NJLSb030-09規劃管理單元圖則公示,徵詢公眾意見。江蘇省康復醫院、南京市級養老公寓選址溧水S7群力地鐵站旁。

除了國內頂級的江蘇省康復醫院,溧水引入了世界十大品牌意大利佈雷博、全球細分行業冠軍美國康邁、美國上市企業A.O.史密斯、世界500強德國西門子等一批頂尖企業,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賽道、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極限運動館也紛紛落戶溧水。

溧水全面踐行省委提出的“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工作部署,明確“現代化南京新副城、寧杭生態經濟帶先行示範區”的總體定位,加快建立健全以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為主體的生態經濟體系,高端項目不斷集聚,溧水的製造業已經成為長三角的一匹黑馬。健康江蘇示範區、會展名城、教育名城、賽事名城、音樂名城正如火如荼建設,溧水已成為投資網紅地以及走向全國甚至世界的新地標。

秦淮源頭,綴一顆璀璨綠明珠

生態惠民 “蝶變”魅力新城

“水的成色決定著溧水的發展底色!”溧水是全省首個提出創建全域三類水質的縣區。今年10月12日,“健康溧水·活力新城”——誓創高質量全域III類水推進會舉行,三年“投入50多億”“誓創”“不留退路”成為會上的關鍵詞。作為全省唯一“健康江蘇”實踐示範區,溧水發佈了《健康溧水2030規劃綱要》,60個核心指標體系中,水成為關鍵的一項。

截至2018年底,溧水區235個規劃布點村已建成汙水處理設施及其配套截汙管網235個,非規劃布點村建成41個,並通過市場化招標委託第三方專業公司對村級汙水處理設施進行運行維護管理。2019年以來,全區地表水環境質量全面達標,省、市控斷面水質達標率100%。

治水是溧水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溧水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完成2013-2017年度覆蓋拉網式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任務,通過省市考核驗收,成績均為優秀。全力推進“廁所革命”全覆蓋,2017年以來新改建公共衛生間251座。

溧水垃圾分類工作在南京市排名第一、全省第六。目前城區134個居民小區垃圾分類實現全覆蓋;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中小學校等215個單位垃圾實現強制分類全覆蓋;全區915個自然村垃圾分類全覆蓋。

深秋的溧水,使人沉醉。

行走於無想山梧桐飄落的彎道上,抑或是楓葉散落的公園小道,都會有讓人怦然心動的感覺。

溧水正以全域旅遊的理念打造全域美麗鄉村。截至目前,共創建各類美麗鄉村132個,佔規劃布點村的56.2%。傅家邊村被住建部評為全國美麗宜居示範村莊, 洪藍街道傅家邊村澗東在“魅力南京最美鄉村”評選中被評選為“十大最美鄉村”,石湫街道東泉村焦贊石、晶橋鎮芮家村石山下被評為“十大特色鄉村”。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溧水區委負責人表示,溧水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將以此次成功創成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為契機,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著力打造“健康中國”溧水樣本,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為溧水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環境支撐。

朱 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