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娘子关——民俗【跑马排】

娘子关地势依山傍水 居高临下

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自2000年前的中山国始建设长城

作为军事重要地位的娘子关

在战火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传统

今天就带你领略传统民俗

【跑马排】

“漫”游娘子关——民俗【跑马排】

跑马排 是古代镇守娘子关的唐军传递公文、呈报军情演变而来的骑术表演活动。其独特之处在于马背上无鞍韂,马腹部无马蹬,仅凭骑手坐稳马背,夹紧双腿,抖缰驱马驰骋。

起源

起源于东汉,兴盛于唐代,由唐军信史传递信息演变成一种春节民俗传统跑马排是平定娘子关下董寨村的春节习俗。

“漫”游娘子关——民俗【跑马排】

典故一

相传东汉末年,并州牧董卓,在平定娘子关下董寨用石块筑城屯兵,人称“董卓垒”。董卓垒与不远处闻名遐迩的“万里长城第九关——娘子关”相互依托,为历朝历代的军事家们所重视,也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几千年来,这里的人们依旧沿袭着北方民族的慓悍刚烈之风,男性多尚武。

典故二

相传古时曾有一队骑兵在这里驻防。一次打了胜仗回营庆祝时,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不料半夜被敌人包围,等他们从梦中惊醒,敌人已把整个村庄包围得水泄不通。所以人不及衣,马不及鞍,赤身上马,硬是从敌军的一个薄弱环节上杀出一条血路,冲了出去。好在这支队伍久经沙场,训练有素,一个个骑术精湛,又凭着月黑风高和地形熟悉,损失还不算大。从此,这支队伍便把骑赤马奔跑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军事训练项目,常抓不懈。兵换了几支,将变了几茬,也照练不辍。逢年过节表演一番,以增添节日的气氛。逐渐演化成了一项文化娱乐活动至今。

“漫”游娘子关——民俗【跑马排】

风俗

在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保留了关隘地区以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习俗文化,多以祭祀、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喜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每年自腊月廿三开始准备,到二月初二结束全部活动。主要表演有报灯官、过大年、接官印、跑马排、耍社火、元宵夜、唱尾声、演戏酬神等节目。

“漫”游娘子关——民俗【跑马排】

传承

每年的正月十六当天,在鸣锣喊话声中,下董寨村及邻村参加跑马排的村民,都会牵着自家饲养用以农耕的马、驴、骡子相聚在下董寨村。跑马前,先要持供献,在“骑士”和大批乡民们的簇拥下,浩浩荡荡,鸣锣开道,到村西神庙进行祭祀后,正式开始跑马排。

“漫”游娘子关——民俗【跑马排】

最先出现在街头的是载歌载舞的妇女秧歌队和青年男女表演的现代锣鼓队。这两项活动是近些年加入的新项目,它不仅可以活跃气氛,也在为跑马和社火做铺垫。旧时,这前期铺垫是由滑稽秧歌来完成的。涂猴脸,着戏装,扮演猴王的成人在一群装扮成小猴的男童簇拥下,由小锣小鼓开道,举着木制刀枪,猴王尽情地用鬼脸和动作撩逗众人,扮鬼脸,翻跟头,随锣鼓声的快慢节奏,猴王还要骑到一根由二人肩扛的抬杆或扁担上,俗称骑独龙杆,表演滑稽,十分可笑。这些表演,只能在马排或社火到来的空隙表演,马排或社火一来马上撤离。

“漫”游娘子关——民俗【跑马排】

要想骑马首先得抢马,早有许多人在官道口等着抢马夺缰。跑马的村民年长的接近七十岁,年少的只有十多岁,他们你争我夺,尘土飞扬地循环奔跑在这条古巷,唤醒了人们对古时征战场面氛围的历史记忆。有时也会有骑手从马上摔下来,轻者在众人的呼号声中仍会跃身上马,重者会昏迷。有人会速去三官会烧香讨药,说来也怪,服药后立刻见效,伤者甚至能继续骑马。

跑完一圈后,现代秧歌或猴群秧歌出来轮番表演。一旦马排回来,秧歌表演必须马上停止,让位,跑马便又是一个奔腾的高潮。

“漫”游娘子关——民俗【跑马排】

当马上骑手身披彩带,特别是马排头人反穿皮袄,背串铃出现在马上时,就预示着跑马即将结束。七匹马上端坐着七位骑手,各个头裹包巾,身扎短衣,为首的反穿皮袄,背着公文和木架。公文上写着“十万火急、速报警师”、“军情紧急、不得延误”等字样。木架上套着青铜串铃,跑起来一片叮当声响。据老人们讲,这种装束是为适应当时传递要件的公差形象。由于事急,公差常常日夜兼程,沿途驿站换马不换人。所以人不待餐、马不及鞍是常有的事。而头裹包巾,反穿皮袄是为了沿途防风防雨,御寒取暖。公文条昭示刻不容缓,串铃响动则为驱赶行人让路,以求畅通无阻。直到现在,跑马仍沿袭这种形式和装束,由此也对跑马的由来提供了很好的佐证。如果说开头的赛马表示演练,那么现在化了装的骑手亮相,才是正规行动的开场。此时,除这七人乘骑跑马三圈(跑三圈是要与秧歌、社火穿插进行表演)外,其他人不得插手。待三圈跑完,也就预示着马排活动将近尾声。

“漫”游娘子关——民俗【跑马排】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的祭祀和民俗逐渐消亡,亟需抢救、保护。可喜的是,通过平定县文化馆工作人员的挖掘、整理、申报,“春节(娘子关跑马排春节习俗)”已于2014年5月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