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国学大师之女,传道受业60年,如今83岁仍躬耕讲台,女神先生

“先生”一词,在现代语境中用于对男士的尊称。其实,这个词最早诞生时,适用范围非常广,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账务工作者、曲艺类工作者等都可以被冠以“先生”的称谓,属于一种尊敬的称呼。另外,对拥有较高学识和地位的女性,也会以“先生”来称呼,表达恭敬之情,譬如钱钟书的夫人杨绛,人们就常以“先生”称之。今天本文介绍的也是一位女神级的先生,她是国学大师之女,从事教师岗位60年,如今83岁仍然躬耕在三尺讲台,

身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却不喜欢人们称呼她为“院士”,而要大家叫她“老师”,她就是钱易。

她是国学大师之女,传道受业60年,如今83岁仍躬耕讲台,女神先生

钱易的家庭来历不凡,父亲是著名的国学大师钱穆,堂兄是“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母亲来自苏州的中产阶级家庭。因此,她从小就受到了良好家庭熏陶。唯一遗憾的是:幼年时,她和父亲的相处聚少离多,因为,父亲要么辗转于全国各地大学教书,西南国立大学、武汉大学、齐鲁大学等都有他的身影,要么待在家中读书、研究学问。后来,父亲又去了香港,自此双方断绝联系几十年。

她是国学大师之女,传道受业60年,如今83岁仍躬耕讲台,女神先生

1988年 钱易赴台探望父亲钱穆

因为父亲不在身边,钱易兄妹的成长只能靠着做小学老师的母亲支撑。也正是这个时期,“教师”的光辉形象给少年时期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邻居家知道母亲是老师,经常会把孩子带过来上晚自习,母亲都是平等对待,关心每一个孩子。后来,抗美援朝时期,有伤员住在她家附近,母亲也会经常过去教授文化知识。后来,士兵们看到她,有的喊“老师”,还有的甚至喊“妈妈”。正是发生在母亲身上的点点滴滴,让钱易对“教师”心生向往。

她是国学大师之女,传道受业60年,如今83岁仍躬耕讲台,女神先生

钱易兄妹与母亲

钱易高中时代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上海同济大学,选择了后来她致力一生的“卫生工程”专业。大学四年,光阴如梭,而她则抓紧每一寸光阴认真学习,期待着毕业后去大西北建设国家。因此,当她的大学老师胡家俊告诉她:“清华的陶葆楷先生有一个研究生名额,希望她去报考!”她居然以“去兰州建设大西北”的理由直接拒绝了。要知道陶葆楷先生可是我国卫生和环境工程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知名校友。他想收徒弟,门口可以排成一条长龙。

她是国学大师之女,传道受业60年,如今83岁仍躬耕讲台,女神先生

陶葆楷

不过,胡家俊没有放弃,多次找钱易谈话,最终还是让这个“倔强”的小姑娘回心转意了。钱易在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便留校任教,从起初的助教一直做到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为了更好地传授知识,也是提升自己,钱易从没有停止过学习。70年代,她悄悄摸摸的自学英语;80年代,她成为访问学者去了美国康奈尔大学,见识到了计算机,她又学习起来;90年代,因为偶然的机会,旁听了半天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被西方先进的环保理念冲击,她便开始研究废水污染处理问题,成为了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中仅有的7位女性之一。

她是国学大师之女,传道受业60年,如今83岁仍躬耕讲台,女神先生

但是,这些经历对钱易来说都不值得一提,她最喜欢的话题是“老师”。人们常说“钱家一门六院士”,她却顶爱说:“钱家十人,九个半是老师!”从曾经青春激昂的少女时代到现在白发苍苍的耄耋之龄,她最多的时间都花在了三尺讲台之上。在学生眼里,她是一个人亲切和蔼有活力的老师,同时,又是一个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老师。论文中哪怕是一个标点符号错误,钱易都会给学生一一纠正过来。出现的公式,钱易也会一个个也重新推导验证一遍。现在,83岁的她依然还在清华大学的讲堂中为学生上课,她说:“我的一生,谈不上任何的成绩,够不上大师的帽子。但有一点,我觉得非常有收获感,我当了一辈子教师,60年了,我觉得很享受。”

她是国学大师之女,传道受业60年,如今83岁仍躬耕讲台,女神先生

看完钱易先生的故事,联想近段时间发生在国内高校一些老师身上的事情,着实让人感慨。他们不认认真真地做好教学工作,反而利用自己身为“教师”的身份,使用不合规甚至违法的手段为自己获利,让人唏嘘。钱易先生不在乎名利,一生60年全心全意扑在讲台上,令人敬佩。你觉得钱易能不能被称为“女神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