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沃特瑪”是誰?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自“暴雷”以來,儘管沃特瑪一直在尋找各種方法積極自救,但依然逃不過沒落的命運。在負債近200億的壓力下,破產清算或成為沃特瑪最合適的出路。

日前,堅瑞沃能(300116)發佈公告稱,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於2019年11月7日裁定受理黃子廷申請深圳市沃特瑪電池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

經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初步查明,深圳沃特瑪目前尚在經營,現有員工 800 餘人,對外負債約197 億元,其中拖欠 559 家供應商債權約 54 億餘元。公司現有資產為位於深圳市坪山區坑梓街道的建設用地(59030.15 平方米)以及對外股權投資、車輛、存貨、機器設備、應收賬款等。

堅瑞沃能表示,法院已裁定公司進入重整程序,如果公司順利實施重整並執行完畢重整計劃,將有利於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

若重整失敗,公司將存在被宣告破產的風險。公司已進入破產重整程序,將對公司的恢復生產事項、引入戰略投資者事項乃至債務危機的化解均產生積極的影響。

堅瑞沃能發佈三季度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收4.3億元,同比下滑87.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10.44%。

隨著補貼加速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加速,在行業寒冬來臨之際,沃特瑪的倒下正是當前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的真實寫照。

2017年,在鉅額補貼的助推作用下,沃特瑪以及沃特瑪產業聯盟飛速發展,產業快速擴張,沃特瑪登上動力電池裝機電量行業第三的寶座,一時之間風光無限。

然而,進入2018年,大批供應商圍堵沃特瑪大門討債,沃特瑪給供應商開具的商業承兌匯票無法承兌,刺破了沃特瑪的虛假繁榮泡沫,進而產生連鎖反應。

沃特瑪從“江湖盟主”轉眼間陷入了停工減產、變相裁員、鉅債壓身的發展困境,從淨利潤暴增轉為鉅虧。

堅瑞沃能披露業績快報修正公告稱,公司2017年的淨利潤由盈利5.22億元修正為虧損36.89億元,同比下滑967.18%。

堅瑞沃能表示,受國家新能源產業政策補貼調整、子公司沃特瑪業務擴張增速過快、應收賬款回款較慢,資金鍊緊張等因素的影響,沃特瑪利潤未達預期。

公司對收購沃特瑪時所形成的商譽計提了全額減值,對沃特瑪計原未計提壞賬準備的應收票據、長期應收款等補充計提了壞賬準備,調增了壞賬準備的計提金額。

對沃特瑪一次性計提全額商譽減值,意味著堅瑞沃能此前收購沃特瑪產生的逾46億元的商譽減值化為烏有。

2018年堅瑞沃能進一步虧損,2018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虧損39.25億元,同比降低6.54%。

進入2019年,新能源補貼進一步退坡、市場競爭加劇、動力電池產品價格和毛利率持續下滑,電池企業盈利能力減弱。

在此壓力之下,當前已有大批電池企業退出動力市場,轉戰電動工具、電動自行車、儲能、船舶、電子煙等其它不依賴補貼的細分市場積極自救。

而沃特瑪雖然積極開拓儲能市場和引入戰略投資者自救,但依然無法扭轉企業敗退局勢,最終進入破產清算階段謝幕收場。

回顧沃特瑪近兩年的發展歷程,沃特瑪倒下既有其自身冒進的原因,也是行業競爭激烈的必然結果。

一方面,沃特瑪專注於磷酸鐵鋰技術和圓柱電池,市場主要聚焦新能源客車和專用車領域。2018年之前,新能源補貼金額較高,對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要求較低,這使得沃特瑪的磷酸鐵鋰電池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擁有一定的競爭優勢。

2018年,新補貼政策調整將補貼金額與能量密度直接掛鉤,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門檻大幅提升。主機廠為獲得更多補貼紛紛將旗下的車型從磷酸鐵鋰切換至三元電池,或要求大幅提升系統能量密度,而沃特瑪在上述領域都不具備競爭優勢,進而被主機廠拋棄。

與此同時,沃特瑪產業聯盟的瘋狂擴張以及其不合理的商業模式也成為了壓垮沃特瑪的一根重要“稻草”。

另一方面,隨著補貼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動力電池行業洗牌加速,在技術、品質、資金、規模和客戶群體等方面不具備競爭優勢的電池企業被淘汰出局。而沃特瑪在上述領域的競爭力與當前一二線優秀電池企業相比也處於劣勢。

總體來看,沃特瑪不是動力電池行業倒下的第一家企業,也不會是最後一家。隨著行業漸入寒冬,將會有更多動力電池企業陷入發展困境,最後被市場淘汰出局。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2019年動力電池行業屢次傳出動力電池企業經營困難的消息,“欠薪門”事件頻出,折射出電池行業愈發艱難的發展趨勢。

今年5月,北方一家軟包電池巨頭被曝因資金問題即將倒閉、破產清算。隨後該電池企業發佈澄清公告,表示經營正常。但最後也承認因12億元應收賬款尚未收回而拖欠員工薪水和供應商貨款,目前正在積極解決問題。

11月,南方一家知名圓柱電池企業被其曝拖欠其正極、電解液、設備等多家供應商合計7億多元貨款或匯票到期無法兌付。

隨後該電池企業發佈聲明致歉,承認公司目前面臨較大的資金壓力,未能如約付清供應商貨款,主要原因是受其兩家主機廠客戶未付合計近10億元貨款拖累。

作為軟包電池和圓柱電池領域的領先企業,上述兩家電池企業都是國內動力電池裝機電量排名前10的企業,在產品技術和市場等方面擁有較強的競爭優勢。

然而,這兩家優秀的動力電池企業在2019年也面臨著現金流緊張、市場份額下滑的壓力和挑戰,而其它二三線動力電池企業面臨的壓力更甚。

客觀來看,上述電池企業的危機,同時也在國內其它電池企業中上演。在補貼退坡和市場競爭加劇的壓力下,此前慣用的低首付甚至零首付發貨的商業模式和鬆散的內部管理,已經成為了當前動力電池企業生存發展的致命威脅。

隨著2020年補貼退出,日韓電池巨頭髮力中國市場,國內動力電池的日子將愈發艱難,屆時或將有更多電池企業被淘汰出局。

沃特瑪的倒下給國內動力電池企業提供了一個警醒,而誰會是下一個“沃特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